关灯
护眼
字体:

老莱子新传奇_楚木【完结】(74)

  所以,司马君在《史记》中记我老聃“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并非一定是指西向的函谷关,而实是南下楚国腹地的某个过境关口。

  这个关隘在何处,由于历史没有记载,后人可以凭地理状况去合理设想与推测。

  而我的印象是,我老家位于的宋、陈、楚三国边界,后由陈国边邑广乡南下过的关口就是设于这条南北通道上的一个战略重镇,即春秋史上有名的城父关卡。

  有资料记载——

  城父位于今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东南边陲,距现市区约33公里,南依漳河,北偎涡水。

  城父古称夷,又称城父寨,古为胡子国的名邑。春秋时期,一度属陈国。

  鲁僖公二十三年(公元前637年) ,楚伐陈取焦、夷,城父并入楚国。

  《左传》昭公九年(公元前533年),楚公子弃疾迁许于夷,实城父。许国系周武王所封的姜姓国,都许(今河南许昌市)。许迁城父邑后改为夷邑。

  鲁昭公十四年,楚平王筑谯城,改夷为城父,命太子建出镇城父,以奋扬为司马,伍奢还居城父辅佐太子建。

  昭公三十年六月,吴公子掩余、烛庸奔楚,楚取城父与胡田分给二公子。

  昭公三十年十二月,吴灭徐,徐子章禹奔楚,楚又割胡子乾溪田予章禹,并城夷以处徐子,又名夷邑。

  周敬王二十五年(公元前495年)二月十九日,楚灭胡,城父邑属楚。

  ......

  可见,城父是楚国东北边境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关口。我老子沿涡水南迁入楚,城父是必经之地,也是一条通向楚都的交通要塞。

  令人意外的是,在这里,我遇到了一个并不熟悉的守关老将的截拦。

  这是怎么回事呢?

  第廿五章 拙然成著 简语

  「道恒亡名。朴虽细微,天地不敢弗称臣。侯王如能守之,万物将自宾」

  ——荆门《郭店楚墓竹简》《老子甲》第18—19枚

  第廿五章拙然成著78关令尹喜

  历史总是迷雾重重。

  要弄清我的隐迁线路以及作五千言《道德经》真相,还应考证一下这个半路拦截我去路的人,也就是司马君在《史记.老子传》中所谓的“关令尹喜曰”何指?

  司马君记载:我“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

  正是这“关令尹喜”一称谓,古往今来,费尽人们的想象、猜测或不同解释。

  请看世人是如何破解的——

  其一,将“关令尹喜曰”解读为:关(边关)——令尹(楚官职)——喜(人名或高兴状)——曰(说),即守“关”之令尹非常高兴地说:“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

  但当时“令尹”之职为楚国最高官职,掌军政大权,相当于丞相,而这么高级的令尹怎会去镇守一个边关?此解似不可能;

  其二,将“关令尹喜曰”解读“为:关令(守关之将)——尹(人名)——喜(高兴状)——曰,或把“尹喜”作守关之将的姓名看,这样就可化解楚令尹为守关之将的困惑;

  其三,将“关令尹喜曰”解读为:关令尹(人名)——喜(高兴状)——曰,即把“关令尹”作人之姓名看待,但这样就有些牵强,过关碰见的熟人叫“关令尹”,难道名字有这么巧的?当然,还有研究者把“关令尹喜”整作一个人姓名看的,那就更牵强了。

  由此,史书上出现了一个有名的道家人物,或曰“关令尹”,或曰“关尹”,或曰“尹喜”,或曰“关令尹喜”,也出现一部书,名为《关尹子》,叫人真假难辨。

  不过,排除西汉时司马君可能之误写,历史上真有“关尹”其人,《庄子.天下》早就有言:“关尹、老聃闻其风而悦之,建之以常无有,主之以太一。”《吕氏春秋》在《不二》篇中说:“老聃贵柔,孔子贵仁,墨翟贵廉,关尹贵清,子列子贵虚。”

  ......

  但此关尹还真不是那个守关将领“关令尹喜”。

  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还是回到上述我南下过城父关时遇到的那位截住我们的守关武将那儿吧。

  原来,这位长官名叫陵尹喜,相信读过《左传》的人一定会记得起他。

  当年(公元前530年)陵尹喜随“楚子狩于州來,次于潁尾,始荡侯、潘子、司马督、囂尹午、陵尹喜,帅师为俆已懼吴。楚子次于乾谿,以为之援......”

  意即楚灵王在州来狩猎,在颖尾逗留,派遣荡侯、潘子、司马督、嚣尹午、陵尹喜率领军队包围徐国来吓唬吴国。楚国国王驻扎在乾溪——当时的谯国城父县南,楚东竟(今安徽亳州市利辛县张村铺一带,北邻涡阳),来作为一种声援。

  《左传》中所记的荡侯、潘子、司马督、嚣尹午、陵尹喜,都是楚大夫或武将。

  春秋时楚国的长官多称尹。陵尹似为楚国某官职,喜为其名。而司马君记“关令尹喜”可能是守关之将“陵(令)尹喜”的误闻或误记。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