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乱世土匪_沧海涛谰【完结】(142)

  

 

  

 

  

 

  

 

  

 

  

BAIDU_CLB_fillSlot("384094");

  第122章 雷达系统

  造船场内,各式各样的机器在不断轰鸣着,有用电的有用柴油的,不过更多的却还是用蒸汽机做内燃机的机器。 就这也已经让余飞很满意了,想象历史上内燃机也不过在这个时候,才刚开始在世界发展起来,而汽车也是在这一年才出现在中国的,但是现在自己的船厂里就已经有这么多的先进的设备了,其中很多东西,拿到世界上都会引起轩然大波。 简单的看了一下各种各样的机器,顺便给身边的设计人员讲解了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虽然只是简单的讲解了一番也用去了余飞两个多小时的时间。 等到觉得看的差不多了,余飞这才急匆匆的来到改造车间。 这也是余飞这次在危险时刻离开石化基地的主要目的,除了改装一下那艘潜水艇之外,就是把打捞出来的那两艘美**舰给改装一下。 由于时间的紧迫,余飞决定外观就不做更改了,只把美国的标志换成中国的就好,但是军舰内部却派了大量的人进行改装。 首先就是把蒸汽机整个拆除掉,换上了最新的大功率柴油发动机和蓄电池,这样轮船等于是拥有了两个动力系统。既可以靠船上的柴油发动机启动,没油的时候还可以通过蓄电池作为后备动力,虽然使用时间很短但是总好过没有。 余飞满意的看着那些技工在船上忙来忙去,巨大的噪音此时传到他耳中却好像仙乐。特别是那刺目的让人不能直视的白光,在余飞眼里也觉得分外眩目。 以前对于这种电弧焊所发出的白光余飞可是不怎么感兴趣。但是现在余飞的很多工艺可都要靠电弧焊来完成,特别是潜水艇,余飞准备就使用这种焊接技术来完成。 电弧焊接是把焊条作为电路的一个电极,焊件为另一电极,利用接触电阻的原理产生高温,并在两电极间形成电弧,将金属熔化进行焊接。焊接使用的主要设备是电焊机。 这种电焊机也是目前实验室刚刚研究出来没有多久的新产品,余飞准备尽快的把它投入到造船厂军工厂和以后的汽车制造厂里去。 余飞目前所制造的这种电焊机,可以说的上直流电焊机,由一个简单的电动机和专用的直流发电机组成,电焊时电弧温度可达3000—6000℃。可以说目前基本上大部分金属都可以焊接。 劈里啪啦的火花声在轮船上响个不停,最新式的火炮架和重机枪都开始在船上焊接,除此之外还有余飞最新式的鱼雷—内燃机鱼雷。 利用柴油在鱼雷内部生成能量,从而带动涡轮在水里运行,不但速度奇快,最重要的是他的速度已经达到了恐怖的五十节,可在距离八千码之外发射,不过唯一遗憾的就是如果敌人有防御的情况下,可以躲避从这么远的距离发射的鱼雷。 在船厂又待了一个小时,余飞对于自己最看重的那艘潜水艇更是关爱有佳,不断结合现代的一些优点来对潜水艇进行改进,当然,最主要的还是内部武器方面的改进。 想到武器,余飞觉得自己有必要去那个自己最秘密的研究实验室看看了。 训速的来到军工厂,即便是余飞也在经过外层的详细检查之后,这才来到通往地下实验室的入口,而这里才真正开始最严密的检查。 这里的士兵,除了余飞和师兄李三的命令之外,其他人的命令都不会听从,不过即便是余飞亲来,也要说对通行密码才能进去。 在经过了三道明岗的检查之后,余飞这才进入了位于地下二十米深的实验室。偌大的实验室被分成了十多个小实验室,最大的一个就是动力研究实验室。 这里正在研究的就是关于内燃机以及发动机等动力的研究,几十个研究人员正在紧张而忙碌的进行自己分内的实验。看见余飞进来了也只是点点头,然后就又继续投入到了自己的研究中。 这种风气正是余飞多方强调他们的,作为一个曾经的优秀科学家,余飞清楚的知道那种脑海中瞬间抓住一丝灵感的兴奋,所以,余飞是绝对不希望这些能给自己带来庞大利益的宝贝,却因为自己来的不是时候,而让那丝好不容易才抓住的灵感溜走。 因此,余飞规定,凡是在实验期间,任何人看见任何上级都可以不用回礼,用一句话解释就是:实验大过天。 也正是余飞这种异常尊敬人才的做法,使得他手下的科研人员越来越多,研究的领域也越来越广,在加上有余飞这个对科学知识了解的透彻的人存在,因此这个实验室好像每天都有新玩意问世。 “余飞!你快过来,来看看这个……”正在悄悄的观察实验的余飞,忽的听见一个苍老的声音在喊自己,回头一看,是一个以前修火车蒸汽机的老师傅,后来余飞发现他对蒸汽机有很深的研究,可以说什么蒸汽机到了他手里都能很快修好,而最让余飞的惊讶的是,当时他已经在摸索利用燃油进行内燃机的研究了,虽然他研究的核心同蒸汽机一样都是活塞推动,但也已经让余飞很是惊讶了。 后来,余飞就派人把他专门请到了实验室,给他出钱出设备以及人力物力让他进行研究,这次自己轮船上的柴油发动机,就是他在余飞的提醒下研究出来,而同时这个让余飞颇为尊敬的老师傅,也在进行飞机发动机的研究。 快步走了过去,顺着老师傅的目光,余飞看见两个发动机。其构造完全是按照自己的思路来设计的。 一个是活塞式发动机,一个是燃气涡轮发动机。 活塞式发动机正是余飞在船厂见过的,只不过这个是小型的是准备装在汽车上,而装在轮船船上的则是大型的。 另一个涡轮式发动机,是余飞按照后世飞机上的发动机所画的简单图纸,没想到这才几个月的时间,就研制出来了。 根据余飞的记忆,飞机的发展从最初的莱特兄弟制造的简陋木制飞机开始,然后很快的就发展出了活塞式发动机带动的金属机,还有后来在二战中常见的涡轮式飞机,在电视上余飞就经常见到过这个前面是几个大大的扇叶的飞机。 “这个就是最新型的涡轮式发动机,完全是按照你的思路设计的,转速达到每分钟钟五千次,功率是八百千瓦。你要现在看看么?” 余飞点点头,不过同时他心中已经对这种转速感到不满意了,转速达到一万转/分钟,功率在两千千瓦到三千千瓦之间才可以,不过虽然余飞并不认同这个发动机,却并不说出来,毕竟这是别人的科研成果,要尊重不是。 插上电之后,发动机立刻就疯了般的运转了起来,几秒钟后就达到了恐怖的五千转每分钟,不过看着在场的人那发自内心的喜悦,余飞又把想说的话咽了下去,夸奖了他们了一番后,余飞这才把那个研究发动机的赵师傅,给喊走了。派人先送他去太原郊外的飞机实验基地。 之后余飞又去了无线电实验室,这个实验室是早在余飞研究无线电实验的时候就建立的,无线电完成之后,余飞除了让他们继续研究无线电技术之外,还拨人让他们研究另外一项技术—雷达。 余飞曾在看历史人物传记的时候就知道,俄国的无线电之父在1897年夏天,无线电刚刚诞生不久,“无线电之父”**夫和他的助手雷布金分别在俄国海军两艘巡洋舰上进行无线电通信试验。 在试验中他们发现,当有其他巡洋舰从那两艘试验的巡洋舰之间驶过时,无线电信号就会中断,接收不到。 而且这种因果现象一再发生,这说明电磁波会被金属物体阻挡和反射。 随后美国物理学家和发明家特斯拉在1900年也做了同样试验,并通过试验得出“使用波长很短的无线电波可探测屋物体的踪迹”的结论,这实际就是现代雷达的原理。此后,又有许多科学家对如何应用电磁波探测物体进行了研究。直到发展出了后来的雷达。 余飞的优势就是可以少走弯路,虽然他起步的比别人晚,但是他不用走弯路,所以当美国的莱特兄弟还在埋头苦思如何才能使飞机上天时,余飞就在想办法如何能让飞机在天上飞的更快,飞的更远。 同样,当俄国和美国人还在研究无线电的时候,余飞的简易雷达已经做成了。 这也是余飞目前所能想到的,给自己的军舰增加安全系数的方法之一。 潜水艇被称为就是海里的幽灵,攻击、撤退可谓无影无综,但是现在的潜水艇也有一个最大的缺点,就是不能很好的发现的敌人,特别是当敌人行踪飘忽不定的时候,在海水下的潜水艇,很有可能一个疏忽就让到嘴的猎物逃逸了。 又或者是在敌人已经接近到了自己身后时,却还毫无知觉,所以当无线电研究出来之后,余飞就立刻写了自己的心得,以及对雷达研究方面的指导,这次余飞就是过来验收成果来了。 可以说,此次余飞对于那两艘军舰和一艘潜水艇装上雷达是下了决心的,他要首先让自己处在绝对不败的地位,这样他才放心让军舰出海。 “余主任来了。”一个研究员看着余飞兴奋的喊到,顿时实验室内所有的人都抬起了头,当看到余飞时都露出了惊喜的样子。 余主任这个称呼是余飞在着手研究无线电的时候,这些共同工作的人对余飞的称呼,虽然后来走了之后,余飞已经又安排了人接替主任这个位置,但是现在看样子自己还是一样受欢迎,余飞飘飘然的想道。 “大家继续忙,今天我过来就是想看看舰载雷达完成的怎么样了。”余飞说完,就找到了此时的无线电实验室主任老刘,向他详细的了解目前所遇到的情况。 原来自从上次余飞走后,无线电实验室就开始进行余飞所留下的任务,舰载雷达的研制。不过很可惜试验了好几次,成果都不是很理想,虽然已经可以测定出目标了,不过距离都很短,只能达到五海里,实在不能达到余飞的要求。 按照余飞的想法,探测半径怎么也要有个二十到四十海里才行,只有这样的距离才能在敌人还不知道的情况下,率先给敌人致命的一击。 “五海里?距离是短了点,不过没关系,我们还有时间进行研究。”余飞对于雷达的认识并不是很深,其中很多知识都是他在看书的时候看到的,可以说只会纸上谈兵,所以余飞所能做的就是给大家提建议,努力思考后世的雷达工作原理,他们的雷达为什么能探测那么远。 于是余飞在看了研究出的成品之后,把自己心中的想法说了出来让大家研究。 讨论的时候,时间总是过的特别快,一晃眼的时间,就到了晚上,余飞这才想起还要去太原南郊的那个飞机实验基地去同赵师傅一同研究改进飞机发动机的事。 离开了军工厂,余飞连饭都没有顾的上吃,就直奔了南郊的那个被自己划分为军事管制区的飞机实验基地。以后那个地方很可能就会成为余飞第一个军用飞机制造厂。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