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唐朝从来不淡定_豆子/南柯太守【完结】(468)

  连云堡形势险要,城南十五里有山栅,兵马八九千,而城堡中又有兵马千人。城下有婆勒川,水势汹涌,根本过不去。

  高仙芝大人宰了三头牲口,祭了河神,让诸将领选好人马,每人带三天的干粮,第二日清晨在河这边集合起来。将士们英姿焕发地认为高仙芝有神经病,正好是初秋,大河水涨,汹涌的波涛不容船过往,可高仙芝同志却在河前头吹牛。

  但第二天一大早,众人吃惊地发现,河水变浅了。

  【人人状态】

  牛仙客:昨天晚上我老婆给我生了个儿子,我很高兴,我姓牛,大家快给自己起个好听的名字!

  李隆基:牛屎!

  杨钊:牛蛋!

  李林甫:牛逼!

  第三十四章

  于是蜂拥而去,等到了对岸,人不湿旗,马不湿鞯,济而成列。

  高仙芝欢喜,对边令诚说:“以前他们打仗,都是走到一半敌兵就杀来,可今日我都过了河,摆好了阵列,他们还不来,真是天赐我也!”于是登山挑衅,吐蕃军出城大战,从早上七点打到早上十点,大破敌军。

  高仙芝下令歇息,一切安然,可到了夜里,他忽然又神经病似的让人杀去,唐兵若然碰见吐蕃兵,杀了个措手不及,死五千人,生擒千人,其余兵马全部走散。高仙芝得了马匹千余,军资器械不可胜数。但这也就意味着,吐蕃彻底被他惹毛了,以后的路,只能越来越难走。

  李隆基得到消息,首先想到让人去探视。

  于是,一个道人就来到了前线,他听边令诚诉说了目前的困境。道人的主要作用就是听,听完就发呆,然后跟着一群人抱怨。如今真是苦憋,大军已经行进到了这个地方,还能怎么办呢?高仙芝似乎没什么怕的,他让老弱病残3000人留下守住连云堡,自己则率大军继续前进。

  大军急行了三天三夜,杀到了达坦驹岭(克什米尔北部德尔果德山口)。

  这又是一处险要,海拔4700米,岭下为阿弩越城。

  冰川谷口,这根本就不是人能呆的地方,况且东西两边都有冰川,二三十里地都是冰疙瘩,万一搞不好,全军可就彻底去见阎王了。高仙芝知道士卒不敢下山口,于是,他想出了一个极度流氓的办法。

  他让自己的亲信二十余人(需要胡人)扮演阿弩越使者,等军队行进到了坦驹岭,他们就捧着好东西来迎接他的大驾。军队行进了一段时间,很快就到了谷口,众人不敢下去,纷纷抗议:“下头就是冰川,大将想让我们去哪里?”

  高仙芝哈哈大笑,忽然,远方点点出现了二十几位身穿异域服饰的人,是的,那就是阿弩越的使者。

  你瞧瞧,都有人上来了,咱还下不去,再说了,人家城主都派人来迎接咱们了,你们怕什么?

  听了此番话,士卒不好意思地笑了。

  使者大声宣布:“阿弩越城城主好心奉迎,如今娑夷河(就是传说中的弱水)的藤桥已经被砍断了!”

  万众欢呼,因为藤桥是这座城池和吐蕃唯一的通道,吐蕃想要援助他们,就必须从这条藤桥通过。桥是人家花了一年造好的,断了以后重新打造,也得一年。然而,所有的一切,都只不过是高仙芝用来鼓舞士气的把戏,骗人的。城外的藤桥还在,唐军在山口往下行进,吐蕃正紧急派出援军。

  阿弩越城守军为了争取时间,先假装投降。

  所以,高仙芝的部队顺利进入了城内,入城后,这家伙先让将军席元庆、贺娄余润领兵为大家修桥梁、铺道路。高仙芝认为在城里灭了对手,恐怕伤及无辜。次日,他让席元庆率1000多人去小勃律首府(孽多城),通告小勃律王:“我们此番前来只是向大勃律去,借道而已,希望行个方便!”

  不出所料,城内有几名将领一心归顺吐蕃,但高仙芝早就想到了这点,他让席元庆假装赐给首领们宝贝,将首领一网打尽。

  百姓都避难去了别处,高仙芝立刻率领主力杀进城池,让人砍断藤桥(这藤桥不好砍,花了席元庆先生足足一天的时间)。藤桥刚断不久,吐蕃援军就已经杀到了对岸,大家望洋兴叹地看着一脸坏笑的席元庆。

  小勃律王知道没希望了,于是投降。

  唐军没费劲就平了小勃律一国,军威浩荡,拂菻、大食等七十二国,纷纷慑服,归降大唐。

  天宝六年八月,高仙芝带着勃律王和勃律公主班师回朝。

  他让捷报的使者火速回京禀奏,等到了河西,高仙芝才想起来,他把夫蒙灵察给忘了。他干事都没给自己的上司任何信息,只想着赶紧通知长安方面。绕过上司给老总直接上奏,可是兵家大忌。所以,夫蒙灵察同志相当愤怒,脸色难看。见高仙芝进门,他破口大骂:“吃狗肠的高丽奴!吃狗屎的高丽棒子!于阗是谁让你得了?(啖狗肠高丽奴!啖狗屎高丽奴!于阗使谁与汝奏得?)”

  高仙芝恍然,诺诺地说:“中丞。”

  “焉耆镇守使谁边得?”

  “中丞。”

  “安西副都护使谁边得?”

  “中丞。”

  “安西都知兵马使谁边得?”

  “中丞。”

  夫蒙灵察继续愤怒:“都是我,都是我!你怎么不等我处分就私自上了捷报!你这高丽棒子,合该斩首,念你新立大功,不再处置!”他面对送捷报的刘单,霹雳一般呵斥:“我听说你会上捷报?”刘单大惧,磕头请罪。李隆基得了夫蒙灵察的奏报,本也想拿了高仙芝问罪,但边令诚写了一份事件起因经过表给李隆基看,这才免了灾难。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