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唐朝从来不淡定_豆子/南柯太守【完结】(637)

  李吉甫望着李纯,希望能从皇帝的行为中看出支持的态度。

  李纯忽然笑了,冲李绛点头说:“不错,卿言正合朕意!”想了几秒钟,“你们两个先退下吧。”

  等李吉甫和李绛出去后,李纯对侍奉左右的人道:“李吉甫专为谄媚,哪如李绛,这才是真宰相!”

  可见,马屁不能拍的太明显。

  此外,还需要注意其他方面的讯息,尤其不能有借他人讽刺领导之嫌疑,否则下场就和李吉甫一个样。

  话说又过了几日,李纯问宰相曰:“贞元年间,政事都分配下去了,可是怎么还是颓败?”

  李吉甫蹦蹦跳跳地出来,说了一句震古烁今的话:“德宗自以为圣明,不信宰相而信他人,所以才让奸臣弄威作福。政事颓败,就是这个原因!”和上回一模一样,当场抢答完毕,李吉甫光荣地发觉气氛依旧不对,得,又说错话了,讪讪地站在那里。

  对着孝子说祖父的不是,对着皇帝说先帝的不明,而且把所有责任一律推给了皇帝,这属于低级马屁,李吉甫顿悟,咽了一口苦水。李纯不满意了,把责任推皇帝身上,我以后岂不是也如此罪过:“朕觉得也不能全怪德宗,朕小时候在德宗身边听政,见事有得失,宰相也没有强谏多次的,一个个拿着俸禄偷安苟且,怎么可以把责任全推到德宗一个人身上?”

  意思就是说,宰相有责任对皇帝明显做错的事情拼死力谏,事情到了那地步,不能全怪皇帝,“卿等记住这个教训,事有是非,当力陈不已,不要因为朕发怒而害怕!”

  可见,拍马屁千万不能拍到马蹄子上。

  话说,又过几日,还是论事,问强谏的事。

  李绛曰:“强谏乃人臣为人主所谋!”当然了,这一回同样是为了打击报复李绛,李吉甫跳将出来:“人臣不应强谏,使君悦臣安,不亦美乎?”

  当时李绛就有种糊他熊脸的冲动,立即反驳:“人臣当犯颜苦口,指陈得失,如果陷君于恶,岂得为忠?”见李绛出来,李吉甫就知道自己又该遭遇训斥了。可您倒是看看对话啊,一般人用屁股墩子想,都能想出李纯的反应——他赞同李绛的看法。

  可是,这回不太一样,因为李纯的赞同,让李吉甫对李绛的恶心达到了极致。回到中书省,一屁股蹲在床上(省院都有这样的床),躺下,看着屋脊横梁,长吁短叹,如果有烟,他非吐出一团忧国忧民的圈儿来不可。想了半天,李吉甫想明白了。

  没错,马屁拍得太明显!

  于是,某日,李吉甫上奏了一个很有创设性的倡议:“赏罚,人主两柄,不可偏废。陛下践祚以来,惠泽很深。”

  由此可见,李吉甫已经基本掌握了奏事中和的秘诀,目前的话很是中肯。于是接着说道,“可是威刑未振,中外懈怠,愿陛下严加刑罚!”此举极有忠臣直言一般的煽动性,当年卢杞也是这么劝德宗的。

  却见李纯颇有欣赏意味地望了一眼李吉甫,扭头偏向李绛:“这事怎么看?”

  当场李吉甫的脸都绿了……李绛是你爹吗?

  李绛对曰:“王者为政,尚德不尚刑,岂可舍成、康、文、景而效秦始皇父子?”李纯忽然狠狠点头:“说的是啊!”

  李吉甫也微微点头,讪讪陪笑。皇帝不喜欢自己的言论,李吉甫该怎么办呢?

  退朝后,李吉甫找到了于由页(当过刺史,写得一手好文章),入宫劝皇上实行峻刑。于由页准备好了材料,入宫问答。政治主张不同,也只是不同而已,可李纯敏锐地觉察到了一切,于由页被臭骂一顿,急赤白咧回来了。

  几日后,开会,李纯忽然发话:“于由页是大奸臣,劝朕峻刑,卿可知他什么意思么?”

  李绛等人说不知,李吉甫也跟着说不知道,脸色却难看得要命。李纯扫视全场,盯着官员:“这是想让朕失人心啊!”

  李吉甫大惊失色,同样的,他大惊失色的表情还是太明显。正规资料记载,这回李吉甫先生被气傻了,退下后,回家的路上,都是四十五度仰望天空,不跟别人说话,表示自己很难受。(吉甫失色,退而抑首不言笑竟日。)

  我又怎么了?

  一定是有问题!

  李吉甫对自己拍马失误的分析,没错,可他忘记了一项重要内容。

  只有皇帝愿意让人拍马的时候,拍马才有机可乘。李纯人尤其聪明,真正的智者,必定以天下心为己心,而李纯正是这样认为的。李吉甫能干,却并不上谏,上谏要指望翰林院。

  有时候,李绛一连几天没找上门来上谏,李纯就很难受,主动找李绛责问:“卿如何不上谏了?你可别说是因为朕太明白,无事可谏!”盛夏,李纯在延英殿和宰相谈治国之道,从早到晚,汗水湿透龙袍,宰相怕李纯劳累过度,求退,李纯却硬要他们留下来:“朕回禁中,除了宫人就是宦官,所以愿意在这里跟诸位爱卿谈论,不知疲倦。”

  不眷恋富贵温柔乡,反倒愿意和大臣谈论国家,终于见到了好德如好色的人了。

  李纯锐意进取,那么,眼下最要紧的是什么呢?

  天下大事,莫过于削藩。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