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唐朝从来不淡定_豆子/南柯太守【完结】(737)

  重点并不在朱温兄安插了多少兵马来防止独眼龙入寇,因为李克用的确是够冤枉的,真正值得关注的,是孙揆这个人。孙揆此人,也算是名门,不过人都说名门不过三代而衰,孙揆却超脱了这一点,史书介绍,他是原刑部侍郎孙逖的五世从孙,但基本没给孙逖出场的机会。单从出镜率来看,孙揆已经胜过了他的高祖爷爷。

  孙揆的家世,是传统的儒家,高祖十五岁名震海内,与崔日用成忘年交,文笔卓越,张九龄曾亲自审阅、修改他的文章(当中书舍人时写的诏令),读罢,竟嗟叹不已,一字未动,连连称自己可以退休了。他曾帮助朝廷录用人才,虽然不太多,但已经足够了,主要人物有孙华,还有颜真卿。因此,孙揆对自己是孙逖的子孙感到很骄傲,曾经辉煌过的名门,永远都有着重新崛起的愿望,孙揆会证明自己的。

  这一天,孙揆终于如愿以偿。

  在对付沙陀的问题上,朝廷和朱温都有同样的意思,必须让朝廷的人去潞州坐镇。当然,他们的理由是不同的。朝廷自然是要派重臣去统领昭义的兵马,而朱温,也要在这个问题上惺惺作态。不过朝廷的愿望实现不了,朱温的却可以,因为朝廷把大军全都给了张浚,战争一触即发,短时间内根本不可能再募集那么多的人跟着孙揆一起去潞州。于是,孙揆最终还是一个人去上任,只是手底下全都是朱温的兵。

  在这一点上,朱老三算计得无比精明,朝廷也拿他没有任何办法。但朱温惊讶地听说,赶赴潞州的孙揆,并不是一个人,他身后还跟着两千精锐。这一定不是朝廷指派的,一定不是李晔指派的,一定不是孙揆现场招聘的,朱温把目光投向了那个习惯自夸的国相——张浚。没错,就是这个人,在攻击李克用的同时,还防备着自己。朱温心里咯噔一下,他隐约感觉到,在他的对面,并不是只有一个李克用,还有朝廷派出的一个高手。潞州迟早会是我的,朱温想,张浚,你等着。

  最终,张浚失望了,孙揆没有出现在潞州,那两千精兵也都消失在了半路上,而更令人疑惑的是,朱温也表示对此毫不知情。本人虽然很懒得为朱温同志当辩护人,但也不得不承认,这一次,还真不是朱老三干的,是独眼龙李克用在刀黄岭干了孙揆一票,把这个书香门第的带头人活捉去了,剩余人马,也被神一样武力的李克用统统收拾掉了。可以认为,李克用无意之间,费尽心机和武力地帮了朱温一把。

  李克用很欣赏孙揆,毕竟是国家的栋梁之才,祖先也曾和张九龄、颜真卿有交往,收起那一只虎虎的眼神,改成了闪闪的期待:“先生应该在庙堂呆着,为何亲自到这等危险的境地呢?”孙揆鄙视地看了一眼给他作揖的李克用,骂道:“狗杂奴,独眼的德行,活该被讨!”接着又大骂了几句,李克用本就是个暴躁的人,见这家伙竟然是这等给脸不要的,便让人拿来锯条,锯木头一样往孙揆腰上锯。

  很奇怪的是,行刑的锯了半天,愣是锯不动。孙揆观察着自己的腰部,发觉,之所以锯不动,是因为这个行刑的是个外行,于是又破口大骂:“死狗奴,锯解人得先用木板固定,笨成这样,死狗奴!”这大概很让李克用伤心吧,好好一个文人秀才,却这样没素质。

  孙揆被肢解了,一直骂到断气,他没完成李晔交代给的任务,但李晔很为他的行为感动,赠其为左仆射。这下,轮到朱温也感动了,他的计划已经在李克用的帮助下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从此,不必担心孙揆,更不必担心潞州最终会落入谁人之手。众人都被朱温玩弄于股掌之中,可如果真论打仗,似乎没人能玩儿得过沙陀。也就是说,如果潞州因为沙陀猛烈进攻的原因而失守了,再多的谋划和天意,那都是无用的。

  最终,天意还是败给了人力,朱温不仅失去了他宝贵的的棋子,更是被敌军逼得从潞州撤军,而且这一次,绝对属于被人秒杀。秒杀朱老三的,不是李克用本人,而是李克用的同盟李罕之。这里要隆重介绍一下这个名叫李罕之的家伙,李罕之父亲务农,祖父务农,曾祖务农,往上推,始祖也务农,总之,农民出身,由于种地的态度和技术太差,导致他的家庭条件非常差,要不他也不会穷得吃不上饭,出家去当和尚。

  然而,这家伙当和尚也是最差的。晚唐时,民不聊生,寺院也因为人满为患,而常常派人出去讨饭。少年时候的李罕之,就是这样,作为沙弥在河南滑州的酸枣县要饭。忘记介绍重要一点,李罕之天生神力,记载上说,这家伙一人顶牛能顶得过五人,与人斗殴,非要把对方打死才肯罢手。李罕之还有一个绝招,那就是,当他一拳打在你的左脸上时,流血的是你的右脸,也就是说,此人的内力是十分深厚的。

  偏偏此人无赖至极,就连讨饭的时候也很不招人喜欢。一开始,李罕之同学还能有点佛性:“施主气色温润,必定是大好人,可给点饭否?”对方厌恶地看着这个五大三粗的巨型沙弥,道:“否!”于是,李罕之就很生气地问:“你到底给不给?”“不给!”李罕之脾气也不好,腾地跳起来,一指头戳到施主面门上,暴躁道:“我日你娘,你给不给?”施主晕阙在地:“……人家只是过路的,哪里来的粮食?”此时,李罕之同学扭头就走,去问下一个人要饭。不过他不太敢欺负庄里头的户家,因为知道一村都是一家姓氏,搞不好联合起来群殴他,他就吃不消了,只好好声好气地问:“施主气色温润……”咣当一声,外门就扣上了,但听院落里传来谩骂:“又是讨饭的和尚,一看就知道好吃懒做,我给你吃,我吃什么?”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