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越之大民国_狂人阿Q【完结】(166)

  报纸的肆意报道,在民众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创伤,这是他们在被德军轰炸前,对飞机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也因此民众开始要求停战了,民心所向主和派上台了,他们主和是没错,但是如何‘和’是个问题,就这么到人家那里去说,我们是和平主义,我们是来求和平的,这得有多滑稽,大英帝国的脸面还要不要了。但是不合的话,打,怎么打?还派陆军去?开玩笑,那要能上岸才好,要知道对方这次可是消灭了一只小舰队,而且只用了不到两个小时,在派军舰去无异于投食饲虎。因此新上台的张伯伦先生也陷入了为难中,打也不是,也不符合他的主张,和也不好,失败事小面子事大。最后他被迫只能发表演说,表示英国是一个爱好和平的国度,但是对于任何非法的侵害大英帝国利益的个人和势力绝对不会妥协,他们将战斗到底。说是这么说,可是他们即没有做动员,也没有给军队下达任何具体的指令。这是这位先生做的第一件笑话,不过别急着笑,日后他搞笑的地方还多着呢。

  不过张伯伦倒是大肆挥舞起不用真刀真枪干架的便宜的外交手段,在英国整府的游说下,在这次天津事件中有损失的意大利和法国坚定的站在了英国人一方,被英国公使夸赞了几句的墨索里尼甚至扬言要进行一次古罗马式远征。

  张伯伦有没有动真格的打算,赵书礼还真的拿不准,虽然这个整治人物他略有所知,不是个强硬人物,当年以对德国妥协闻名。但是那是对德国,现在目标换了中国人家未必就玩绥靖了是不是。而且意大利法国这两个国家,赵书礼也不敢小瞧,虽然他这次敢跟英国人玩硬的,可是说实话塞北军打的也很辛苦,数万人的伤亡这可是建军以来从没有出现过的巨大伤亡啊,而且自从塞北的军事工业建立以来所积攒下来的弹药储备差不多有耗尽的样子。要知道塞北自赵书礼主掌绥西开始,就建立了一个步枪工厂,到现在七八年近十年的时间,他又没有作军火生意把军火卖给军阀们让他们自相残杀,因此库房中储存了步枪有三十万,子弹则有近十亿发。可这么庞大的弹药储备竟然消耗到了七八成之多,这让赵书礼第一次意识到,打一次现代化的高烈度战争的恐怖,那还真是打钱啊。可他跟英国人五万军队,打了不过几十天而已,而前世中国可是有八年抗战的,这也让他第一次认识到抗战的伟大和困难。

  打一个不以陆军见长的英国就让塞北军几乎是倾尽全力了,那么对付此时的欧陆霸主的法国恐怕就不现实了,虽然二战中法国军队的表现差强人意,但是那是面对希魔的军队,而且历史上法国人就对德国有一种天然的恐惧,一战后他们胜利了,却修起了一条马其诺防线,说要永久的仿制来自德国的攻击,就是这种情绪的反应。面对中国军队法国人不但没什么恐惧,估计还是跃跃欲试的心态吧,况且法国人的军队数量是英国的数倍,如果都是英军的素质,绝对够塞北军喝一壶的。而且赵书礼现在打不打得赢先不说,关键是打不起啊。因此他必须稳住法国,于是战事刚刚结束,他先是邀请法国驻中国武官参观了一场塞北的胜利阅兵,然后告诉他们不仅是塞北中国所有的军队因为经过了十几年军阀混战的洗礼,在军事素质上完全比肩欧洲军队,只要武器装备不差,比如达到塞北军的水平,那么是完全可以和世界一流军队一战的,而这样的军队在中有一百万。这次在法国军官面前的肌肉秀和威胁,有没有起到作用不知道,不过后来法国人没有叫嚣着要武力行动,在塞北军答应赔偿他们在天津的损失后,也就不了了之了,至于死亡的那些越南籍法国伪军,没人在乎他们的生命。

  至于叫嚣声音很大的意大利,赵书礼就没怎么关心了,交给了手下的外交人员处理就行了,他甚至懒得了解具体情况。毕竟就意大利在二战中的表现,要是赵书礼连他们都怕的话,那他赵书礼的胆子得有多么小,还怎么在民国混。

  ······

  除了意大利法国外,塞北的战争也引起了美国,这个世界上最大的经济国家的关注,因为至少上千的美国技术工人和工程师随着塞北采购的设备来到这里工作,报纸和各种组织呼吁战斗双方注意保护美国人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甚至美国政府也表示密切关注事态发展。但对于普通民众不过是深沉的危机中的一道舒缓剂而已,甚至有不少年轻人发出感慨,没有工作,没有补贴,没有妹子的日子还不如在打一场世界大战呢。

  美国人关注这场战争,但是作为一个中国人,身在美国的严裕棠却不怎么在意,他只在意能不能发财。此时他在美国已经呆了好长一段日子了,早在战前他就到了这里,此时他的生活过的可是有滋有味。挥舞着赵书礼的美元,他大肆游走在美国各个企业之间,不过他跟赵书礼同时派去的工业部副部长姜奎采取的正大光明上门进行收购谈判的方式完全不同。他到了美国后,先是注册了几家美国公司,当然都是皮包公司。然后雇佣了一些无业美国人,同时也雇佣了几个有能力的美国律师,对于昂贵的律师费他向来是不小气的。

  接着就开始派人上那些瞅准的快倒闭或者已经倒闭的企业去走穴,第一次去出一个价格,对方不满意,也不罗嗦立马走人,然后派第二拨再去,压价更低,几次三番美国工厂主就主动找他卖了。而姜奎则是上门,报价,然后谈判,最后成交。程序上是没什么瑕疵,但是最后的结果是,他的效率不但比严裕棠低,而且付出的价格也更高一些。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