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越之大民国_狂人阿Q【完结】(232)

  改善交通的同时,还鼓励塞北军工商界到这里去投资,给予十年的免税期,这个优惠比之塞北当年还要给力,相信随着交通的改善,商旅们会趋之若鹜的。该做的都已经做了,至于结果如何,一时间还看不出来,赵书礼的目光也就放到其他方面了。

  年底的时候,赵书礼要去参加一个重要的签约仪式。

  ——————————————

  感谢魔幻斗士朋友的打赏,这章漏掉了,补上

  一百三十九节 日本人搞鬼

  更新时间2012-7-16 23:29:23 字数:2957

  这个签约仪式是塞北和德国关于民用航空合作的协议仪式。

  起因是德国政府通过高星桥建议开通德国到塞北的欧亚航空航线,从德国出发经过苏联然后到新疆的塔城。高星桥历来是十分鼓励中国和德国合作的,尤其是这次的航空合作他更是感兴趣,原因是他每年要往返两国数次,相当时间都花费在了路途上,十分的苦恼。

  但是双方的谈判却不是一帆风顺的,德国人一开始是盛气凌人的,他们要求双方共同投资,但是采购飞机必须从德国采购。现在的赵书礼可不是当年的赵书礼了,治下人口数千万,土地面积更是广大占据了半个中国,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塞北的工业实力也大大提高,据统计上半年全球机床出口第一的竟然不是美德这些发达国家,而是区区塞北。

  而飞机制造厂塞北也有,虽然目前主要生产战斗机和轰炸机,生产能力也不高只有两百架,但是赵书礼是有意志发展航空工业的,在四年建设大纲中就要求国营的飞机制造厂必须扩建,扩建后将达到年产量一千架飞机的生产能力。而现在是和平时期,军队不可能无限制的采购飞机,要是能靠着民用市场养着这些飞机生产线,自然是再好不过的。大概德国人也是抱着这个想法,因此在这个问题上双方你来我往,差点都没有谈成。

  最后采取了一个折中的方案,又塞北和德国官方各出资三分之一,而高星桥出资另外三分之一,并且德国和塞北共同出技术人员成立一个新的合资飞机制造公司,分别在鄂尔多斯和斯图加特各成立一个飞机制造分厂,由这个公司独立为中德航线提供客机等。

  论起来经年的谈判协议达成后,大家应该高兴才对,可是今天的签字仪式气氛却有点凝重。因为就在一天前,英法两国联合对德国政府提出交涉,要他们撤出在塞北的所有军事顾问人员,其中包括德国在塞北军事工业中的技术人员。德国政府不愿意得罪两国,尤其是战后一直对德国比较友善的英国,因此他们打算屈从。

  于是眼前的签约仪式,似乎有种为已经进行了将近五年的塞北和德国的合作进行葬礼的感觉。于是匆匆在沉闷的气氛中签署了仪式,双方礼节性的握手拍照纪念后,没有办什么庆祝酒会之类的,就结束了。

  赵书礼心情沉重的返回总司令官邸,卫兵报告日本公使野村已经等着了。

  果然如此,赵书礼一直在怀疑,德国顾问离塞是有人搞鬼,日本人嫌疑最大。

  现在德国人还没撤离,他们就已经迫不及待的跳了出来。

  日本现在在塞北军校中有三十名教员,郑金声当年筹建军校的时候,日本人很热心表示能提供帮助,郑金声请示过赵书礼,赵书礼以为学校里有几个日本教官也不算什么坏事,尽管这让日本人了解了塞北的一部分军事实力,但同时学员也可以从日本人身上学到一些日本的军事思想。不怕他们故意藏拙不教授真正的技术,因为大家都是行家,要是如此大可以把他们都开了。至于日本人会不会有所保留,大概是一定的,但是这也无所谓了,反正军校中的主要教员还是中国籍军官。

  况且赵书礼始终认为军事公开透明是有好处的,在你的敌人面前表露你的实力,就像毒蛇让自己的身体鲜艳亮丽一样,是一种警告。但是赵书礼没考虑透彻的是,这些军事透明化的观念是后世的超级大国美国提出来的,他们足够强,亮亮肌肉别人没人敢惹,而像中国这样的弱国也亮肌肉,无疑强了会让别人想方设法削弱你,弱了摆明了是告诉人家说,来打哥们吧,哥们现在肱二头肌还没长起来。

  尽管战争不是那么容易爆发的,但是日本人削弱你却是没商量。

  这些日籍教官来到军校后,除了从事军事教育,其中数人还从事着间谍的活动。他们的活动情况,不止一次的有人上报给赵书礼,但是赵书礼没有在意。依然是透明化思想在作怪,现在吃亏了,日本人搜集到了足够的德国人帮助塞北搞军事的消息后,立马联系了刚刚在塞北吃过亏心中十分不满的英国,把详细的资料送到了英国人手里。

  英国人以此为依据,联系了法国,法国巴不得削弱德国了,以前一直都是英国人阻扰。现在好了,英国人自己也自食其果了,法国人于是非常积极的相应英国,向德国施压。他们不但要求德国撤出在塞北的军事顾问,而且还包括在苏联的。虽然德国人一直在进行秘密军事活动,但这瞒不过法国人,他们一直都知道,但不知道详细的情况。想限制德国一没有全面的证据,二来英国人不给力,三来法国人也没有太在意。

  这次塞北跟英国人打了个旗鼓相当的情况让世界震惊的同时,也让法国人重视了起来,法国人不相信塞北竟然能独立跟英国抗衡,他们坚持认为一定是因为德国人的支持太给力了,甚至他们怀疑指挥塞北军队的没准都是德国人。德国人这么做的目的自然是锻炼自己的军官,指挥中国的军队竟然都能打败英国军队,可见德国军官的水平已经提高到了何种地步,因此法国人开始担忧起来。因此法国人极为积极,有英国人做后盾的情况下,他们不惜陈兵边境威胁德国,最终德国人屈服了。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