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越之大民国_狂人阿Q【完结】(370)

  可是张学良忘记了,西北军从他的建立者冯玉祥开始,就是颠三倒四反戈无常的。因此他一离开中国,这些年攒下了不少家当的宋哲元开始发挥西北军的特色了,更有唯恐东北军不瓦解的蒋价石支持,宋哲元的军队很快就扩充到了十万人,虽然名义上还是东北军的编制,可华北的实权实际上落到了宋哲元的手里。

  不过宋哲元并没有宣布脱离东北军,因为宋哲元明白,凭借他的实力还无法自立。他东北方是东北军,西北方是强大的塞北军,而南方又是老战友韩复榘和蒋价石的势力。宋哲元聪明的选择了一个左右逢源的做法,一面继续向张学良表忠心,一面跟蒋价石暗中眉来眼去接受中央军的各种物资援助,一面跟自己的老战友韩复榘结成同盟,一面还跟塞北军联络频繁。

  此时的东北军是没有能力在对抗日本人的同时还在河北跟宋哲元开战,加上张学良不在内部也无法凝成一股绳,万福麟、荣臻在高层争权夺利,马占山则坐拥黑龙江军队滴水不漏,不团结的东北军也只能选择拉拢宋哲元的办法,让这只军队继续归属东北军的编制。甚至为此万福麟还不惜继续供应宋哲元粮草。而蒋价石自然是乐见东北军分裂的,因为他乐见一切势力瓦解。塞北军方面当时是自顾不暇,赵书礼在美国治病,宋远无法调和塞北各派力量。南方山东军阀韩复榘第一是因为交情,第二也是想联合宋哲元以稳固自己的地盘,机缘巧合之下一时间各方默认了宋哲元在河北的崛起。

  崛起后的宋哲元继续奉行左右逢源的政策,各方都不得罪,但是积极稳固自己的势力。河北原来张学良任命的官员慢慢被他清除替换成自己的亲信,积聚粮草训练军队,三年时间他又扩军到了二十万人。

  左右逢源没有错,但是错在他连日本人的拉拢也接受,军中允许日本顾问的存在,接受日本给与的军事贷款和武器装备的援助。同时在境内保护甚至扩大日本的利益。对于日本陆军在河北的挑衅行为,他从来都采取妥协的政策。

  因此这次在日本支持下的白坚武暴动,他默认了,没有积极镇压。而是私下联系,希望和平处理。日本则利用此机会,以维护日本利益为借口,再次在丰台大营驻军。这些驻军又成了白坚武攫取权力的资本,因此他一面对宋哲元虚以委蛇,一面开始积极的组织分裂势力。

  日本人的这一切塞北军都看的明白,赵书礼尤其明白,这是日本人的步步逼近之策。

  但是赵书礼并没有第一时间做出回应,此时他正忙着在塞北开会呢。

  二百三十五节 大会议北地之王

  白坚武闹事前,准确的说是七七事变前,赵书礼就开始组织这次会议了。

  很显然,他的目的是为了应对七七事变的,白坚武这种货色还没有在他眼里放。

  可是七七事变没有发生,白坚武却跳了出来,因此此次大会上就被提了出来。

  但是大会上,宋哲元的代表就不用说了,东北军的代表也是坚决反对,表示不希望塞北军来处理白坚武的事情。他们担心塞北军借机把手伸入北京,宋哲元就不用说了,东北军仍然认为京津及河北地区还是他们的地盘,只等张学良回来主持大局后,宋哲元还是东北军的一员。

  白坚武只是小角色,赵书礼可不想因为这种事情较真,他不过是日本发起的一次变相挑衅罢了,日本人的直接挑衅多了,只不过还没到兵戎相见的地步而已。而且在赵书礼看来,尽管七七事变没有发生,但是日本人的进攻恐怕也快了,迟早的事情。起码在德国人发动欧战后,他们肯定会按耐不住的。

  再说了,塞北发起这次会议的名义也不是讨论这些事情,而是打着发展经济的名义的。

  而对发展经济大家都没什么意见。

  塞北提出了改善西部交通的提议,增加中国各地区的经贸交易。杨虎城没问题,他很同意修建一条从包头到西安在到四川的铁路的提议。其实包西段铁路已经开始动工了,在去年杨虎城剿灭了陕北的游击队后,把地盘扩展到了榆林,跟塞北军以神木为界,双方之间再也没有其他势力后,以前商议的铁路计划自然要开工,更何况这条铁路已经准备了好多年,修建方案也已经成熟了。

  但是到四川的计划却被几个四川军阀拒绝了,四川现在最大的几个军阀还是那几个,虽然刘文辉最强大,但是却没办法吃掉其他几个。这些军阀都担心其他的势力渗透到了四川,毕竟四川的天险才是四川保护自己最大的屏障。

  这条建议暂时搁置起来,但是通往四川铁路的最难段,翻越秦岭的铁路和隧道段,却是在杨虎城的控制下,因此塞北决议开始筑路前的测量工作。

  另一条铁路,从山西南下河南的同蒲铁路延伸段却通过了,河南是中央军的地盘,他们可不用怕赵书礼,而且他们跟塞北接触的地方多了,也不会因为这条铁路而增加塞北军攻击他们的路线。

  之后是互相间的税收问题,一个国家内部的税收也叫做厘金,这是旧社会留下的遗留问题,本不应该存在的,因为现在国家毕竟名义上统一了。但是解决起来就太困难了,中央军首先就不同意,中央军的地盘遏控长江出海口的咽喉,很多地方军阀出口物资都要从这里经过。而其他军阀也是不同意,厘金在他们的收入中可占据了相当大的份额。经过反复的讨价还价,最后大家同意了降低百分之三十,并在两年后降低百分之五十的厘金,努力在十年内在中国消灭厘金制度。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