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越之吴三桂_天下任纵横1【完结】(92)

  常先生知道后也对我不解,为什么我不喜欢当时人都喜欢的这些人?我却觉得这些人不是有勇无谋,就是没有雄心壮志,聪明地太愚腐,文武双全的气量太小.我比较看好的刘备是因为他会收买人心,这人虽然虚伪,但每次都能征服对方.《三国》中每次写到刘备时都是说他有困难,可他都能利用自己的以退为进方式克服困难.

  特别是几次三番的哭,每哭一次都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可这人有能力但没有魄力,运气也不是太好.孙权还可以,就是为人太懦弱,事事都要听别人的,自己没有太多的主张.司马懿老奸巨滑,但发家太晚,没有给自己找一个早点起家的机会,不然的话三国就不会是三国,说不准是四国了.

  司马昭虽然够风光,但他和曹丕一样,仗着就是他老子的功劳和福气才有地位的,光靠自己的力量根本就不会有大的作为.

  只有曹操,曹阿瞒是一个真正的人物.他的胆略,勇气,智谋等等,都是一流的,他慧眼识人,能调和各方面的势力.虽然后来在赤壁打了败仗,可就连他的敌人都承认他是一个难对付的敌人,是一个当世的枭雄.

  我最喜欢他,他那句名言我记得很清楚“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我的理解是曹操宁可自己放弃地位和地盘.不要自己的老百姓推翻自己,也绝对不希望战乱夺走他的地盘和老百姓.

  有一点我和曹操更像,我们都不喜欢打没有把握的仗.在我来京城时,就交代在京城的人调查京城的势力范围.当我来到后,专人就把材料暗中交给了我的手下.我连忙看了送来的材料,仔细分析其中的问题.希望近早找出里面的党派派系,理清思路.

  当时的京城势力还真的有点复杂,各种势力很不平衡.作为皇帝崇祯皇帝朱由检绝对不会允许某一派系势力过于强大,也不会让党派与党派之间有任何相互联盟的机会.每一代皇帝都知道,大臣们越不和谐,皇帝坐得越安稳.大臣们越团结,皇帝将越辛苦.大臣们闹得太厉害,皇帝的帝位将不稳.所以历代皇帝都要煤事找事的给大臣们制造一些麻烦.从而让大家都知道最后的权力是在皇帝手上的.

  当时京城的六部和内阁关系并不和谐.各地方势力也对中央的命令阳奉阴违.边关又打了一次大的败仗,当时的大明真的可以用内忧外患来形容.

  礼部、兵部、吏部、户部、刑部和工部是当时明朝的最主要的部门,分别管理着科考、官员礼节培养、接待外宾和选拔后备力量的礼部;管理全国的将士和战备物资管理和调配的兵部;管理官员升降、职务调动、官员年度考核的吏部;管理国家财务、税收征收和粮食等储运的户部;管理全国案件审理。抓捕罪犯和最终审核的刑部;以及管理国家重大工程建设和验收的工部.

  是全国个主要项目的主要落实部门.每个部门都有两个尚书、四个侍郎领头.在明朝时,分南北直隶,所有每一个部门有两个尚书,虽然级别一样,但实际的权力大大不同.南京尚书只是有个空名称,没有实权,北京尚书才是掌握实权的一个.下面的左右两侍郎也是一样,南京的两个也只不过挂名而已.

  第二十三回 分歧和冲突

  更新时间2011-2-24 8:56:17 字数:1359

  内阁就是原来宋朝时的中书省,内阁阁老又叫大学士,相当于原来以前朝代中的丞相.但当皇帝权力大的时候,内阁大学士的权力就小了,他们不过是代皇帝先期整理下面送来给皇帝的奏章的文案秘书;当皇帝不想处理朝政或者皇帝年纪小或者病重时权力小的时候,他们就是直接帮皇帝拍板决定所有事务的权臣.内阁历来是和六部有冲突的部门,内阁想插手管理六部的事,六部的人当然不喜欢有人在自己的地盘对自己指手画脚.

  关于内阁还有这么一个传说,原来明朝初期也是有丞相的,当年的李善长就是大明第一任的丞相,许多的法律法规都是由他和他的手下决定的。可因为当时的皇帝,也就是大明开国皇帝洪武皇帝朱元璋多疑,找机会罢免了这个开国良相,换上了一个当时对朱元璋唯命是从的胡惟庸当丞相。不久胡惟庸就露出了他的狐狸尾巴,不但贪账枉法,而且还纵子行凶,企图谋朝篡位。洪武皇帝朱元璋生气之余,发现丞相的权力过于大,决定永远废除丞相这一职务。从此之后,明朝就没有了丞相这一个百官之首的职务。

  当我来到京城时,京城的官员刚好都清理了一遍.新任的礼部尚书张大人是原来礼部的老人,我家和他的关系一向很好,要不是因为吴襄的事太大了,他也不会这么绝情的拒绝我的礼物.光这几年我暗中给他的钱,买下他一家老小的命都够了。

  礼部两个侍郎,金大人是原来地方上的官员,也早就是商业联盟中的一个老会员.我虽然没有直接见过他,但他一定知道我的名字.知道我在会员中的影响力,知道我的实力有多大?在一些时候,只要不为难的情况下,估计他是会帮我的。还有一个是王大人,对他我倒并不熟悉,但他能坐上礼部侍郎的位子,不是张大人的人,就是另一派系派到礼部来和张大人做对的人.但我也不用怕他,我只要利用张大人,就能把这个王大人吃下.

  兵部是我们的老上级了,边关的所有物资和人员都是由兵部管理的。原来的兵部尚书马大人已被崇祯皇帝朱由检以魏忠贤死党的理由拿下,莫名其妙地又死在了诏狱里.最后连他到底是不是真的魏忠贤一党都不知道。现任的尚书是原来兵部的左侍郎柳大人,他虽然是一个油盐不进的老顽固,脾气也是出了名的不好。在一些军官中被叫成“倔驴子”。但他却是我吴家的一个好朋友.当初就是柳大人提议要我骗走兵部存放着的重装备,条件是我为他为兵部弄些蒙古马回来.我在回边关后马上帮他准备了一批蒙古马.为此他在兵部还有朝廷才站稳了脚,有了自己的势力和地位。我记得当时皇帝还嘉奖了他,说他是一个实心为国的好官。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