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江山志_闪电刀客【完结】(64)

  岳云也从李利剑的口中得知,萧何和李良在汉中三郡混得是风生水起,早些年的提起布置加上萧何李良的本事,让岳家庄的产业却是在汉中三郡重现辉煌,当然这一切都是李良出面,萧何却是忙着和官府要员接触,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至于铁矿山的问题,李良也传回了消息,确实发现了,而且正在和当地官府密切联系着,不出意外的话,应该能够吃得下来,不过要开发铁矿山所需要的资金也是天文数字,这个岳云早有预料,更是指示李利剑和萧长生全力配合,岳云更是问起早些时候要求李利剑和萧长生寻找一些相关技能人才的事情,二人的回答也让岳云很是高兴,岳云更是要求二人要继续努力,争取多储备点人才,对铁匠更是要求不仅数量要多,而且还要通过必要的审查。

  岳云知道铁矿山的发现势必会造成新一轮的争夺,但是这个却是自己所必须拿下的,虽然帝国对矿山的管理很严,但是只要地方官府点头同意,再加上矿山在汉中三郡,本来这三郡就交通闭塞,民风强悍,帝国对这三郡更是不闻不问,好好运作一下的话,肯定会获得成功。

  帝国的矿山一般都是集中在帝国皇帝手中的,但是随着天下太平,很多矿山也都渐渐变成半官半私性质了,现在帝国四大家的?家就是依靠矿山起家的,他们家族的矿山遍布全国,当然一些小规模的矿山是他们独立开采,中大型的矿山而是在帝国的监督下进行开采的。

  帝国的西面边境紧邻的是游牧民族,由于靠天吃饭,他们没有多少文化,更没有像样的城市,更不用说锻炼制造铁器的技术了,他们每年都以物易物,用他们出产的羊毛,马匹等物从帝国换取铁器,茶叶,丝绸等物。帝国对这些游牧名族的处理也很是头疼,这些游牧民族居无定所,而且作风强悍,更是全民皆兵,帝国历年来采取了各式各样的方式,比如说和亲,比如说挑拨离间等等,但是都是平静一段时间,而没有彻底解决游牧民族的大患。

  在遇到荒年或者一些无法抗拒的因素时,游牧民族便开始进犯帝国边疆,特别是汉中三郡更是他们窥视的对象,只是碍于玉门关是险关,游牧民族攻打了许多年也没有攻下过,所以汉中三郡还算平稳,虽然其他地方有游牧名族进犯,不过只是抢掠一番就退去,他们也不留在那些城市中,所以百姓常年下来也都习以为常了。

  不过岳云却是盯上了帝国汉中三郡的矿山资源,这也是他前些年建议岳宏去汉中三郡发展的原因,毕竟山高皇帝远,只要和当地官府打好关系,一切皆有可能。帝国对汉中三郡任其自生自灭的情况也让三郡比较寒心,三郡的官员一般都是由当地官府推荐,中央批准,很少有中央直接任免的,除非那些政治斗争失败的产物才会被贬到汉中三郡做官。

  岳云深知,帝国大乱在即,世家子弟飞扬跋扈,基层贪官污吏多不胜数,只要有一个外因轻微的诱发一下,整个帝国就如同一个火药桶般,嗖地就会爆炸开,到时候自己就会有机会浑水摸鱼了。

  以前岳云还是想在帝国军队一步一个脚印的升迁上去,自从上次第三师团高层根本没有通知自己相关情况时,岳云就很是敏感的感到,帝国怕是要发生一些变化了,虽然现在还看不出好坏,但是岳云知道,这时候是最危险的,整个中州如同一个巨大的磨盘,一不小心就会粉身碎骨。

  自己将何去何从?这个是岳云这些天考虑的最多的,他考虑了很多方案,最后还是目光集中在汉中三郡上,只要在汉中三郡中任何一个郡站稳脚跟,自己就能保住自己的性命,也能给手下谋一个好的前程,至于以后的情况,还是等自己先站稳脚跟后再说吧。

  这次发现铁矿的地方位于巴郡的玄玉府的南面,紧邻着大横断山脉,那里居住了一个大的少数民族?山岳族,不知道结果会怎么样,但是只要有一丝机会,自己也不能放下这座铁矿山。铁矿山在冷兵器时代就如同一个会下金蛋的母鸡一样,盔甲,兵器的制作要铁作为原料,农民的耕作器具也需要铁矿石。有一个大型的铁矿山,这个将是自己将来的资本之一,断然不能轻易放弃!

  第三十六章出兵(惊喜2)[本章字数:3472 最新更新时间:2012-12-16 21:36:39.0] --------------------- 时间如同疾驰而过的马车,没有丝毫停留,就到了汉唐帝国八月,就在岳云忙得昏天暗地的时候。

  中州勤政殿内。

  “这样说来,暴民现在大概有一万余人,那泗水郡的守军呢,他们的警备队呢?”秦七世的话语有种说不出的阴沉,他的目光一一扫过下面大臣的面容,却是没有哪个敢和他对视。

  “中兴,这个事怎么办?”秦七世意兴阑珊的坐在勤政殿大殿的宝座上说道。

  “陛下,这次泗水郡的暴乱似乎还没有影响到泗水郡,毕竟只有一万多人的农夫,他们也只是要求降低赋税,并没有做出过火的举动,因此,臣认为,陛下应该以安抚为主,否则如果抗税演变为叛乱,受伤的还是帝国自身。”首先站出来说话的是帝国政务大臣何中兴。

  “陛下,臣也觉得何阁老的意见甚好,陛下无需动怒,这几年帝国的情况确实不好过。臣认为陛下还是应该以安抚为主,臣已经派人潜入到泗水郡去了,据传回的情报称,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有人煽动的迹象。事情的起因是泗水郡的郡守朱俊为了按时收缴赋税,引起了民怨。朱俊下令郡兵包围了聚在一起的民众,引起了民众恐慌和愤怒,所以才有对峙这回事,这个也怪不得朱俊。”接过何中兴话语的是帝国军务大臣叶问天。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