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监官_淡定一叶【完结】(36)

  薛峰眼尖手快,还没等他数出“三”字来,便把钱捂到了他的手里。

  那两个管理市场的这才急匆匆的向其他摊位走去。

  李三从没有上过市场,他不明白,自己卖鱼,凭什么要给他们的钱?

  薛峰以前家住菜市场边上,这个他懂:这是管理费钱,它包括市场管理、打扫卫生等费用。这古今有时候道理是一样的。因为要急着卖鱼,他也没有时间向李三解释这些。

  所谓过一关显一将,提鱼等体力活动是李三的特长,现在卖鱼,到了薛峰展示特长的时候了,他把叫卖用唱的方式唱了出来:“春天的鱼,好吃难逮;长江大鱽鱼两文钱一斤……同志,称二斤,二斤不解馋再来称二斤……”鱼的价格是薛峰刚打听来的时间不长。

  说真心话,薛峰以前从没卖过鱼,这种唱卖也不是他的发明,只是以前他的家离菜市场不远,他听到年青的卖鱼人经常这样唱卖。卖鱼的青年人还时常两人对唱,一人唱一句,甚是谐和。

  这种方法屡试不爽:在鱼的质量、价格一样的情况下,唱卖人的鱼比那些干吆喝人的鱼要卖的快的多。

  “喂!这小孩,这‘同志’是什么意思呀?”那些买菜的人好奇,便问道。

  薛峰心想,那世这种称呼已经不多了,这一世也许从来没有人听过这个词。他便向问人诌道:“‘同志’就是恭喜你发财的意思啦!”

  那些好奇之人摇了摇头道:“我长这么大从来没听这么说过,现在年轻人的新词就是多!”

  薛峰的唱歌一样的唱卖,像黄鹂叫唤的声音一般甚是悦耳。

  薛峰见许多人对“同志”这个词好奇,这个询问过来,那个询问过去。他不如来个将错就错,不停的唱卖道:“春天的鱼,好吃难逮;长江大鱽鱼两文钱一斤……同志,称二斤,二斤不解馋再来称二斤……”

  ……

  (薛峰的唱卖声越来越激昂:老少爷们,您推荐与收藏了吗?如果还没有的话,现在正是时候啊!)

  第28章 绸缎

  更新时间2012-8-25 7:30:32 字数:2299

  “卖汤元”、“酒干倘卖无”、“冰糖葫芦”等歌曲,虽说高于生活却是源于生活。其实,这唱卖自古有之,唱卖无论在古代还是后世,都是不可忽视的一种促销手段。

  自有商品社会以来,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买卖活动每天数以万计,促销手段也千奇百怪,这些手段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能够尽快销售。

  要是在以前,薛峰说什么也不会去唱卖。不过此一时、彼一时矣,他的唱卖源于他以往他人的经验,还有一份责任:小妹小花红插在花园里的三根草……

  哪些好奇的人成了薛峰的义务宣传员,他们到了卖鱼的摊位面前道:“北面有个小孩卖鱼,鱼又大又新鲜又便宜,那小孩唱得也好听。”

  就是最大方的人,一旦到了菜市场,无一不变得小气巴巴、斤斤计较。曾有一个大款赌钱,数钱怕麻烦,输赢用小尺量一下钱的高度就算,真是阔气无比。可是,有一次到菜场买菜,为小贩少他一两青菜,他却和小贩吵得脸红脖子粗。

  那些人听说北面有个小伙子卖鱼,有诸多好处,便三三两两的走了过去。

  不一会儿,摊前便有人和薛峰开始讨价还价。

  这时,一个肥头大耳的伙夫模样的人走了过来,道:“小孩,你的鱼我都要了,跟我走吧!”

  其他买鱼的人面带愠色道:“你这人,干什么都有个先后,难道我们这些先来的还不如你后到的么?”“你就是买,也得等我们买过才行啊……”

  肥头大耳的人并不理睬别人的嚷嚷,继续道:“小孩,你要卖给我就跟我走,要不的话,我就走了。”

  “卖给你!”机遇这玩意儿,转瞬即逝,薛峰深知个中三昧,便急呼道。

  李三急忙拽了拽薛峰的衣角。这意思,薛峰懂:李三怕遇上坏人,在提醒他。

  “三舅,提着跟他走!”薛峰不由分说的对李三道。

  李三想,大伢子虽然年龄小,但鱼是他家的,他是主,自已是仆,这一点他清楚。于是,他便提起提篮挤开人群,随那肥头大耳的人走去。

  走下约半里路,那肥头大耳指着街旁的招牌道:“这‘黄家村’饭店是我开的,人家叫我黄胖子……”

  薛峰手中小称一次只能称五斤,黄胖子饭店有大称。

  两提篮鱼过称后,除去皮还有三十七斤二两。黄胖子要凑个整数,算三十六斤,李三可不答应了。薛峰想,这相当于批发,让一点也是应当,再说还得图下次,便一口答应了黄胖子。

  三十六斤,两文一斤,共计七十二文钱,薛峰从黄胖子手中接过铜钱,分给李三一半。

  薛峰想,这生意虽小,自己和李三也是合伙生意,这二一添作五,公平分钱,这一点对于长期合作,犹为重要。

  李三见薛峰给他钱,一惊,道:“大伢子,你先把钱装好,有话我们外面说。”

  薛峰心想:难道他是嫌少?还要四六开或者三七开什么的?带着疑问,他把七十二个铜钱装进怀里口袋。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