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悍赵_伽叶波【完结】(148)

  “你那是鼓风鼓过了劲儿,炒钢炒成熟铁了。我这里正好有一个炼好铁的法子,已经写了下来。郭家主不妨拿去看看,说不准能有些裨益。”

  ……

  武安郭氏大宅宽敞的厅堂中,赵胜跟郭纵几乎是触膝而坐,连比带划的探讨着炼铁的诀窍。郭纵虽然是炼铁行家,但听见赵胜满嘴都是什么“含碳”、“生铁”、“熟铁”、“炒钢”,还是弄了个张口结舌,好几次差点没能接上话。“专家”都已经这样了,在一旁陪着、根本就是“冶铁盲”的范雎、苏齐、冯夷兄妹自然更是一头雾水,却实在不好问出来。

  赵胜上辈子是文科经济专业出身,基本上算是个科盲,对技术含量颇高的冶炼行业更是一窍不通,但是他不会炼铁,却知道“百炼钢成绕指柔”这句话,而且恰好又有一个交情一般的朋友是钢厂的技术员,机缘巧合下曾在一次聚会上当闲话问过这个问题。

  那位专业人士自然对赵胜这种门外汉嗤之以鼻,不过还是略略提了那么几句,说是“百炼钢”听着好听,其实却是极端落后的技术,早在西汉年间就已经发明了,关键之处就在于炒钢,将炒出来的钢材经百十次热折叠锻打淬火外加称重,直到不再变轻为止即成最为锋利坚韧的百炼利器。

  炒钢顾名思义就是像炒菜一样翻炒铁水,或者通过向铁水里鼓风以氧化其中的碳质以及其他诸如硅、锰之类的杂质,使之从铁水中析出,以降低含碳量。而含碳量恰恰正是区分生铁、钢和熟铁的关键指标,其中钢的含碳量居中到2%之间,高于这个数是又硬又脆的生铁,低于这个数就是比面汤条好不了多少的熟铁。

  炒钢当然是要把生铁“炒”成钢,但是这个火候不是那么好把握的,往往会炒成熟铁或者低碳钢,极难做出最佳含炭比例的高碳钢或者中碳钢,所以并不是很实用,到了东汉末年左右便被灌钢法逐渐代替了。灌钢法经过逐步完善发展,到明朝时出现了苏钢,最终达到中国古代炼钢技术的顶峰。其做法就是将初锻过的低碳熟铁片尽量延展放在下方,将高碳的生铁放在上方,然后加热使其溶化灌淋在熟铁上相互融合,以便有控制的增加熟铁含碳量,使其变为高碳钢。

  这些东西说起来很复杂,但细细一想其实也很简单。赵胜当时只是一笑而过,却没想到竟然会用到这个时候。他当然不懂怎么把铁矿炼成铁器,但是当他看到那个排橐时,却已然知道原始的炒钢技术已经出现了。既然生熟铁都已经有了,核心技术关口跨了过去,那么近两千年以后的苏钢灌钢法虽然历史跨度实在有点大,但却是完全可以用上的,仅仅只需对郭纵点拨一下原理,那么以他对铁的研究,剩下的事便顺理成章了。

  赵胜从冶铁作坊回来以后,便独自一人钻进了郭纵匆忙间给他安排好的寝室里半晌才出来,郭纵正不明白他做了什么,此时见赵胜塞到他手里的是一幅墨迹未干的白绢,虽然有所醒悟,却对赵胜的话更觉惊讶,哆嗦着手上上下下仔细看了一遍,不由抬头哑然地说道:

  “原来相邦懂……不知,不知这法子好用么?”

  赵胜明白郭纵这是惊讶于一个公子居然懂冶铁的事,不过他并不担心郭纵因此将自己当成妖孽,毕竟对于普通人来说,累世的王室本来就是神秘的存在,那么所有无法解释的事情只要往这上头一推都能说的过去。赵胜直视着郭纵的双眼笑了笑道:“你说呢?”

  “好,好……”

  果如赵胜所料,郭纵目光中的迷茫惊讶瞬间轻了许多,略略怔了一怔,接着舔了舔发干的嘴唇,庄重的一拱手道,

  “还请相邦准小人不情之请在寒舍多住些日子,小人尽快试炼也好回禀相邦。”

  “呵呵,赵胜这次来就是要亲眼看着郭家主炼出好铁的。”

  赵胜和善的笑了笑,突然间想起自己小时候在农村老家时的往事,又转口说道,

  “对了,郭家主。你那个排橐的鼓风效果并不是太好,正好有一种风箱可以替代。郭家主找一个可靠的木匠过来,我告诉他怎么做。”

  “风箱?好好,小人这就去办。”

  郭纵并不想费心去思考赵胜为什么会这些东西,更不担心这种法子不管用,毕竟赵胜身为相邦绝不可能扔下公务跑到武安来跟他胡扯,见赵胜已经没什么要吩咐的了,忙捣蒜般点着头跑了出去。他是没什么疑问了,可换了一身男装陪在旁边的冯蓉却大感惊讶,下意识的看了看同样茫然惊讶的冯夷和苏齐,不觉脱口说道:

  “公子,公子怎么会这些的?”

  这也算是小小的露了一手,赵胜眉毛一扬,侧转过脸去笑道:“这算什么,比这厉害的东西你们还没见过呢。”

  冯蓉脸上一寒,突然想起赵胜在大梁时对乐毅的行踪堪称未卜先知,虽然依然不明白他为什么会如此让人不可思议,但心里却坦然了许多,干脆闭上嘴不再问了。

  范雎倒是没那么多的好奇心,乐呵呵的看着冯蓉不吭声了,方才对赵胜笑道:“公子,在下倒不担心别的,只是不知郭纵什么时候才能炼出好铁,万一耽误了时日……”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