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悍赵_伽叶波【完结】(601)

  赵胜不解思索的笑道:“留下,善待之,燕王‘送’的粮食足够养他们些时日了。即刻传书秦王,让他归还河东韩魏及我大赵旧土以换俘虏。若是秦王不依从的话,明年正月之前便放归吧。另外尽快将阙于这边的消息传到韩魏齐以及乐毅那里,也好让昭滑自己好好掂量掂量。”

  “哦?”

  赵禹听了赵胜的话不由一愣,如今已经是诸雄并立的时代了,哪还有“郑君城上言罪而楚师还”的君子之战?抓到了大批俘虏,就算不杀至少也得罚为苦役。优待俘虏,提条件对方不答应就放了是个什么道理?再说西秦是只吃不吐的虎狼之国。除非你打得他满地找牙不得不退,他们怎么可能退还旧地?

  不过很快的赵禹便明白了过来:虽说赵胜这些话多少有些君子之愚的务虚求名嫌疑,但这不就是在战火尚未全熄的情况下让韩魏齐与赵国更加抱团对付楚国,同时又让秦国国内怨言大起的计策么。目前赵国已经转为而安,燕国便彻底成了囊中之物。秦国一时之间又不敢再犯,那么楚国便孤立了。如今赵国扩土近半。与秦楚三强鼎立,中间以韩魏齐三弱为缓冲的天下格局已定,确实已经到了运筹帷幄,尽量多的将韩魏齐这三个二流国家拉到赵国一边共同对付秦楚的时候了。

  果然是瞬间脱出眼前为长久而谋的好开始啊……赵禹顿时眉开眼笑,拱了拱手笑道:

  “诺,末将……不不不,再过几日可就要称臣了。哈哈哈哈……嗯,末将即刻传书邯郸,请未来的徐相邦他们把文辞写漂亮些,让各国看看我大赵不但武功赫赫,文盛也不弱于当年的稷下。”

  赵禹这么一开玩笑,赵胜还真的想起了些什么,幽幽的叹了口气道:

  “另外大司马告诉徐上卿一声,让他尽快遣派身份合适的卿士到吴太仆家乡去一趟,多的也不必说了,送些礼物拜见一番就是。若是吴太仆愿意回邯郸荣养,便厚礼相迎,若是他想在家乡养老,你们也不要难为他。”

  “诺诺诺,末将知道了。”

  赵禹忍不住抬起右手食指摸了摸鼻尖,暗自想道:这哥儿两要细论起来脾气倒是真像,跟肃侯、先王也没什么分别,自是比别家君王少了几分戾气。唉,不过好在只是某些地方相像而已,而且还有前车之鉴,相邦他又是善思之人,于小处虽然往往纠葛,大处却是果断,不然的话,这样的脾气虽是群臣之福,却又实在不是大赵之福……

  ……………………………………………………………………………………………

  九月初的时候。阙与之战的消息便传遍了天下。面对赵胜那份客客气气相商的国书。秦王、太后和群臣顿时慌作了一团,一时半会儿之间根本没办法拿出既能保住颜面又能压服民怨的两全方案。

  与此同时韩魏的压力也猝然减缓,眼瞅着赵奢和周绍一东一北的两面夹击,趁大胜之威将秦国压在边境上的十数万后备大军连哄带撵的追击了上百里,硬生生地夺回了沙丘宫变后被秦国占去的十七城以后,居然大张旗鼓的从西线调集了近十万大军,也没跟赵国打招呼便发往了彭城。

  韩魏调兵,赵国在处理完自己的时候必然也会有动作,秦国又不得不暂时当了缩头乌龟,这一下子楚国算是彻底慌了。楚王三天之内向莒邑前线的昭滑发了五道诏命,其中有四道让昭滑继续进击的,而夹在最中间的那一道居然是让昭滑退回去的。

  形势异变之下,齐国几乎不顾得失的撤了济水沿线的防。全力调集军队救援莒邑,另外韩魏那十万人也是生怕别人不知道他们要去莒邑“旅游”似的到处造势,再加上楚王那五份前言不搭后语的王旨,雪片似的消息往昭滑那里一堆,就算他城府再深也没办法像先前那样笑出来了。

  楚军临战指挥的行军打仗之中,七八个将领忧心忡忡的围在默不作声的昭滑身边注视着案上的地图,满账之中只有景通的声音来回回荡。

  “齐国无盐方向的人马已经到了阳关,急行之下两三日就能抵达莒邑外围。魏军晋鄙部自从上次在费邑接战后便未再东进,看现在的意思应该是在等待西边调过来的援军。另据传闻,鲁君此时已经西赴彭城暂避。邹君虽然未逃,却和鲁国一起将人马交由晋鄙指挥,虽是不多,却已是与我大楚为敌的意思了。另外乐毅前日凌晨时摸了摸郯城,仅一个时辰便退了……”

  “哎呀,这个……”

  “如今最麻烦的是赵军在燕境换防已毕,已经将四万骑军南调济水,随时等着齐国允其过境,虽说没有其他赵国军队配合,单单这四万骑军也是一支劲旅呀。”

  “赵韩魏齐四国连兵倒还没什么。麻烦就麻烦在赵国只出这四万人,而且还一直在等齐国允其过境的消息。这是在装君子给韩魏齐安心,那意思不就是绝不会趁人之危夺人疆土么?”

  “是啊,这用心着实歹毒,秦国就差缩回函谷关了。我大楚被摆了一道,已陷孤立。赵国这四万人只是个幌子,若是韩魏齐撑不住劲,莫非赵国不会加兵么。”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