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悍赵_伽叶波【完结】(646)

  有这样的想法并不是赵胜多么高尚、多么圣人。而是因为身处什么样的地位就要思考什么地位上的事情,如果他依然是二十一世纪某一个不起眼的小白领,他所想的只会是“五子登科”、如何让自己的生活更有质量,但在如今他已经是一国君主,而且还是个隐然具有一统天下实力的大国君王,荣华富贵根本就如青菜豆腐一样不起眼的情况下,他为什么不将自己的目光抬得更高一些,希求自己改变历史。使华夏文明傲视甚至真正一统天下,至少最低要求也是青史留名呢?

  正是有了这种想法,与当年看透了合纵本质,从而在失望之下甩开各国单干的赵武灵王一样。赵胜虽然抛出了看上去更具有操作性,更容易成功的小合纵,但这仅仅只是个掩人耳目,一方面吊足各国胃口,以免他们太过容易被秦国分化。从而被各个击破,另一方面则震慑秦国,使他们不敢轻举妄动,从而拖延他们东进脚步。为自己的大谋划争取更多准备时间的烟雾弹而已。

  稍微懂些棋道的人都明白虚子的作用,不过要想让“虚子”当真起到掩护暗度陈仓的明修栈道作用。这虚子只有落到实处才行。基于此,赵胜并没有以敷衍的态度对待小合纵。同样也没有放弃弭兵之名。

  在秦王被扒了个赤条条曝光于天下并且愤然离开,被收服失地利益戳到高点的各国君王群情激昂,收拾秦国已成必然趋势的情况之下,赵胜因势利导推出了自己心目中真正具有约束作用的弭兵方法,那就是赵楚韩魏盟誓,共以抗秦收服失地为目标,并为达到目的沉下心修内政为小合纵做准备。

  在这一期间,赵楚两国相互约定以韩魏齐为缓冲,两国中的任何一方如果对韩魏齐以及周鲁邹倪卫各国发动进攻,另一方有权利和义务作为盟主号率领各国共同进攻另一方,从而达到威胁性的相互平衡。

  休兵准备的时间暂定为两年,为使盟约具有效力,除了在盟书中写明小合纵收服失地的意义和三年里保持密切互动制定详细的战略政策,长时间提醒各国什么才是以最小代价换取最大利益的方法,以此挫败秦国分化策略以外,还特别规定,盟誓各方如果有任何一国受到秦国进攻,小合纵分兵攻秦都将提前进行。

  同时还规定,韩魏齐三国中的任何一国如果与秦国苟合,赵楚两国将在全力防秦的情况下联合另两国先合力灭掉并平分了他,如果赵楚两国之中的任何一方单独与秦国苟合,那么按照赵胜原先的话说,大不了来个两败俱伤,为秦国统一天下让出快车道——当然了,这是针对楚国说的,赵国作为弭兵的提出者,绝不可能与秦国暗中通同。

  至于败秦之后的弭兵问题,那就得等真正将秦国打残撵回函谷关西边之后再说了,说不准到时候赵胜又会提出什么从秦国身上揩油,从而保证山东各国相互和平的幺蛾子主意呢。

  有实际利益在那里吊着各国的胃口,韩魏楚擎等着收复失地,齐国在没有本事跟秦国搞东西互帝的情况下也因此不用担心受到楚国或者赵国进攻,秦国除了乖乖放弃好容易才抢到的函谷关以东土地,以求韩魏楚赵突然得利之下失去目标,从而再起争端以外还能拿什么手段来拉拢分化各国?

  然而这种手段可行是可行,但先别说什么秦国舍得不舍得了,就算他们舍得,若是当真放弃了关东土地,他们通过几十年时间才辛辛苦苦经营出来的对山东各国优势局面不就全泡汤了么?再说你有张良计、他有过墙梯,等你当真乖乖就范以后,谁知道那个赵胜又会用什么手段通过继续收拾秦国来保证赵楚联盟?

  这种事赵胜并不是做不出来,而且很有可能早就在他的计划之中了,他这几年一步步将赵国变强,以至于改变天下格局不就是通过许许多多让人过后才大呼后悔的十全策略实现的么?所以白起说山东各国是乌合之众虽然并没有错,但往往越是乌合之众。有心之人越容易在没打算要长期效果的情况之下找到暂时将他们扭成一根绳的办法。

  弭兵之会在一家烦忧众家欢的氛围之中圆满结束,除了提前凄惶逃走的秦王以外,各国君王都在一团和气之中满意而归,就连还不知道家门口堵着的秦兵撤没撤走的韩王都是底气十足。

  …………………………………………………………………………………………

  濮阳弭兵之会的盟约内容很快就传到了秦国。而这时候秦王才刚刚回到咸阳。外交上的失败令秦国朝堂上下一片哀声,山东各国的盟约更是加剧了惶恐不安。于是在秦王回宫第一次召集公卿们陛见的时候,秦国的核心重臣敛声静气的听完芈戎对此一行经过的讲诉以后,全数微微低下头不敢去看黑着脸坐在御座上和侧手席上的秦王和芈太后。

  芈太后如今已经是快六十岁的人了,精力远远比不上几年之前,但倔傲的脾气并没有改,虽然沉住气听完了芈戎的话,但刚刚等芈戎说完。紧接着便咬牙切齿地跟上了一句愤恨地怒语:

  “一群混蛋!”

  这是在骂谁呀?大王和华阳君还是赵王他们呀……群臣闻言之下登时面面相觑,却没有谁敢接话。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