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悍赵_伽叶波【完结】(673)

  严格训练的军队数量是上去了,但战争没有爆发之前的这些间空里,赵胜总觉得在军事训练之外还有必要提高一下他们信念。这个念头来源于现代网络时代几乎所有人都知道的两句话——“兄弟们跟我上”和“兄弟们给我上”,虽然在战国这个时代并不缺大无畏的英雄主义精神,但归根结底人性都是一样的,如果没有某种近乎于心理暗示的教导,绝大多数人真正会选择的依然是“兄弟们给我上”。

  “兄弟们给我上”这句话让赵胜很反感,虽然包括他自己在内的所有人都免不了自私的想法,但在明白道理的情况下他却觉得有必要像建立理想国一样去构筑属于他的军队理念。于是乎,没过多久。一道极具划时代意义的明诏便从邯郸传向了赵国各地军中。

  诏书上说的很明白:为军者沙场立功是为本职,但同时也要想明白是在为谁征战沙场。所为者有三:君王社稷,本身功名,另外还有父老安宁。

  为君王社稷是因为君王社稷制定正确的制度并对家国予以合理的管理,可以保证所有人过上好日子。如若不保,家国不安。外寇入侵之下人人危若完卵,谁都不会有好日子过。

  为本身功名就不必细说了,各国、特别是秦国军队如狼似虎,军卒们想的不就是这些么?

  而为父老安宁就大有讲究了,为人在世并不是只为自己生活,往小了说人人有父母妻子,往大了说更有宗族亲戚,再往大了说全国上下一盘棋,向上论说五百年,谁和谁能没有一点牵连?这正是家国的真意所在。

  为军者戍边卫国,卫的是家,卫的是父老乡亲。父老乡亲耕作农桑我才可以有衣食,不至于饥寒;父老乡亲工冶商行,我才可以有盾矛护体杀敌,不至于徒手而被屠戮。所以军既是民,民既是军。身边行过一人即便不是我的亲朋,也会是我同袍的亲朋,同袍即为兄弟,将既是兵,兵既是将,所以他们即便不是我的亲朋也当视为亲朋。

  人于饥寒之时如何对待自己的父母妻儿?自然是忍饥而度食,宁寒而推衣,此为人之善处。视国如家,人人皆为我父老亲朋,自当同样忍饥而度食,宁寒而推衣,此是为为人之大善。

  视国为家,以人为己,此诚为君子,诸君皆为君子,即使戍守的不是自己的家乡,善待戍处之人岂不正是戍我家乡之君子善待我之亲朋,救戍处之人于危难岂不正是戍我家乡之君子救我之亲朋于危难?

  莫说方今军供充足,即便偶有不足,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抢粮,军民一心,这才是真正的为人为己、为家为国。

  故此,为大赵雄军强于世,朝廷特别颁下军法严令:

  其一,华夏本为一家,周制崩而天下裂,诸国争战实为无奈,故沙场当赴命,戍时当惜名,夺人财货即为夺我财货,焚人所居即为焚我所居,殴人父兄即为殴我父兄,淫人妻女即为淫我妻女,此四罪罪不容赦,传名于各邑,诸军诸民皆以为耻。纵使罪不及杀亦不容其于世。

  其二,同泽为兄弟,为亲眷,将昔日莫非不为兵,兵他日莫非必定不为将?为将者当严令军法,亦当惜兵爱兵;为兵者当惟命是从,亦当尊将爱将。兵将同体,沙场之时为将者身先于卒,诸同袍何干不争先,兄弟同此一心,何往而不利,何争而不胜?我至刚则敌必怯,此诚大胜之法。

  其三,兵将一家,兵民亦当为一家,救人于难即为救己于难,诸般天灾当如迎敌一般赴命,救民于苦既救社稷于苦,救社稷于苦即救百业于苦,救百业于苦既救衣食于苦,救衣食于苦既就己身于苦,望诸君详察慎思。

  ……

  诏书拟了出来自然有人有人润色传发,然而赵胜知道这些还远远不够,他通过努力能做到的事或许连自己所想的百分之一都达不到。但是就因为不可能完全如愿便什么都不做么……(未完待续。。)

  第二百二十七章 最后的谈判(上)

  变之一字有二等,第一是急变,以五行来论属火,火急易焚身,譬如王莽新政,譬如王安石变法,不论目的为何,往往敝处太大。第二则是缓变,属水,而且因为一个缓字,这水只是潺潺溪流,叮咚于山间,悦人耳目,无人以之为怪,但当万千溪流汇集成波涛汹涌的大江大河时,却再没有谁能够阻挡。

  这就是历史经验的优势,固然你不如那些圣贤睿智,不如他们敏思,但当听得多了,见得多了,即便对历史没有太多了解,单凭几千年去芜存菁积累下来的那些人人皆知的大事教训也足以让你比他们明辨许多,以至于让不明就里的人只能往一些玄虚的事情上去联想了。

  赵胜正是如此,据好事的卿士大夫私下里用阴阳五行论推算过,说赵武灵王为兴赵本主,赵国虽然身出嬴姓,其运却属周朝,故此尚赤为火德,也就是本性属火,火德盛而缺平衡,火炽而焚,所以才会性子急躁,做事求快,最后饿毙沙丘宫,赵国盛极而衰,火德因此终结。火生土,土为五行至中本主,同时土克水,而秦尚黑,应水德,正应土德克火德之相。

  按说赵武灵王的死终结了赵国的火德,以火生土来论,应土德的应该是继任的赵何,但其一赵何得位不正,为二嫡相争的结果,同时赵何在位时主赵国国运的是赵武灵王在位时的卿士赵成和李兑,赵何并未掌权。所以此为“火余”,而非“土正”。赵国进入土德相的开始是李兑倒台,继任掌权者就是赵胜。赵胜与赵武灵王朝堂没有干系,并且终结了李兑这个“火余”。所以从那个时候赵国开始进入土德,“土德正”则是在赵胜登位的时候。赵胜受禅得位,正式与赵武灵王之德运鞠别,所以是“土正”。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