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悍赵_伽叶波【完结】(678)

  当然了,单单只是保证安全和提供优惠条件是远远不够的,在这些做法的背后需要的是雄厚的财力支撑。赵胜多业并举,相互促进,其中一个原因不就是为了朝廷手里能有大量的金钱可以随时调用么。

  有钱确实是好事,北七郡经过六年多的大规模开发,开垦了多少土地,建起了多少城邑集镇村庄暂且不去说了,只说人口一项就从原先的不足五十万迅速增加到了一百余万,其中单单云中一郡就已经超过了二十万——这还是未将匈奴人、楼烦人算进去的数字。不但大大缓解了原先人多地少的邯郸、蓟城等郡的压力,而且在大规模开拓土地的同时也巩固了朝廷对东北和西北边疆的控制。

  除此以外,钱多的好处就是能够促进生产技术的发展,赵国朝廷劝农的一个重大举措就是提供大量财力和人力投入对新式工农器具的开发——当然,其中也少不了赵胜这个想当年在农村过了不少年的“作弊者”提供的方便——要想有优质农具用来提高生产力,必然要加大铁质农具的比例和质量,因此赵胜早在还是相邦的时候便对武安郭家的支持便显出了作用,经过这几年的不断改良。苏铁冶炼法已经广泛使用。并且技术越来越纯熟,不论是生产的工农器具还是兵器都能保证达到高碳钢水平,而且生产量也得到了几何数字的增长,在许多方面完全取代了铜质用具,这样一来,工农业各方面的生产力,特别是在开发荒地上的能力都得到了极大提高。

  有了高质量的农具虽然可以提高生产力,但对进一步解放劳动力用处却不是特别大,毕竟再好的农具也需要农民使用才行。为了能空出更多的劳动力去开发更多的土地和产业或者增加兵力,那就需要同时发展畜力——也就是耕牛。

  赵国发展畜力的优势完完全全在控制开发北三郡方面体现了出来。大量的优质草场不但为赵国军队提供大量的战马和役马,同时也为赵国人提供了更多的牛羊。羊可以用来提供更多的肉食以增强赵国人的体质,至于耕牛在开垦土地以及耕耘土地中所能起到的作用,以及拉车的役牛能顶替的人力还用多说么?

  六年了。虽然北征匈奴的硝烟早已散尽,但赵国由此得到的实际利益却还远远没有被发掘完……

  农业的大发展使赵国的粮食产量在短短的六年时间里翻了一番有余,不但使公廪充裕,百姓富足,同时也促进了工商业的大发展。财富激增,更多的劳动力得以从土地上解放出来,更多的人拥有了果腹之外的余钱的情况之下,不论是冶铁、织造、陶瓷、皮革、鱼盐、漆木、武器还是其他这个时代能够存在的工业行当都得到了几近同比例的增长。

  而且在赵胜的授意和言传身教之下,许多具备条件的行业都出现了分工合作的流水线生产方式,虽然由于赵胜能力有限。不可能大能到促使赵国发展出足以媲美现代工艺流程的操作模式,但只要原理出现了,便不愁同样聪明的古代人由此在更多行业引申开发出可以媲美秦国复合武器生产方式的古代版流水线,从而实实在在的增加了生产量和质量。

  另外官办钱庄监控各业发展的方式也进一步增强了赵国朝廷对整个国家经济命脉的控制,工农商各业发展得到比例上的协调,在很大程度上节约了人力、财力资源,同时也促进了教育业的发展,于是在多年不遗余力的劝学之后,先秦版贡举考试便在魏冉离开赵国没多久之后开始了。

  贡举也就是科举考试,其实也就是借个名而已。总之也就是扩大对民间人才进入朝堂的门路,以此进一步冲击传统的贵族统治模式罢了。如今赵国虽然还没有能力建立普遍性、惠及所有人的教育体系,但这几年通过学宫、官庠的创建,除贵族富户子弟以外,得到教育的民间子弟也已经达到两三万人。其中在赵胜受禅登基之前就已经通过选拔进入官庠、并且本身原先就有一定文化基础的就已经有三千人之多。这么多的人除了学习礼乐文化,还被分出多种门类进行专业教育。目的就是为赵国各业发展做好人才储备。

  如今第一批的这些人在军事、治政、财政、工商科技等等方面已经具备了足够的知识,完全可以投入到实际的家国建设中去了,可是赵国朝堂根本不可能需用这么多人,那么所谓的贡举与其说是科举,倒不如说是相当于现代的公考加各种专业认证考试。这种考试虽然在先秦完全是独创,但学子们自从进入学庠的头一天开始就已经知道自己将来必然要面对这条路,那谁还会感觉到怪异?

  “科考”的事自有司礼署与学司操办,几乎整个三月,赵胜都在望眼欲穿的盼着另一件事,那就是早在五年之前就由云台署和武安郭家共同派往西域寻找先进冶铁技术的那几百个人总算有消息了,而且这个月便要回到邯郸。

  这可是五年啊,先秦的交通水平实在让人无语,但更让赵胜无语的还在后头,据传回来的消息说,遣使通西域者出发时共计六百五十三人,但经过五年流浪般的折腾,不但没找到先进冶铁法,而且幸存下来回到赵国的只剩下了九十八人,也就是说其余的百分之八十多都已经流散或者死在了西域,这种远远超过最残酷战争的伤亡比实在让人……

  未能如愿“取得真经”并且折损了大量人马也不是完全没有收获,至少通过这件事赵胜终于知道了自己当初对历史知识的认知错误,那就是西域并不是拥有比中原更先进的冶铁技术,之所以铁器更先进完全得益于远比中原优质的铁矿石。在这样的时代要想将西域的铁矿石运到中原来显然是个不可能的事,那么此议也只能打住了。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