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悍赵_伽叶波【完结】(687)

  “大将军,秦开将军已见到靳黈郡守,靳黈已开边防将我军前锋放过边境,并遣使者拜见大将军。秦将军命小人将使者带来了。”

  “噢,是么?”

  廉颇没想到事情这么顺利,听了那名都尉的汇报,廉颇忙转头向不远处刚刚从马背上爬下来的那名中年文士望了过去。

  那名文士见校尉已经说明了情况,接着儒雅的向廉颇一拜,恭谦的笑道:

  “冯亭拜见大将军。”

  “哦,冯先生好。”

  廉颇上下打量了打量冯亭,虚虚地还了个礼问道,

  “靳郡守请先生来,不知有何话指教在下?”

  冯亭连忙应道:

  “不敢不敢,大将军客气了。冯亭并非由靳郡守所派,而是奉韩王之命传谕靳郡守,恰巧秦开将军也在,所以靳郡守便让冯亭来见大将军了。”

  廉颇可不知道这个冯亭就是历史上害得赵国陷于长平大战,并且直接导致自己失去赵孝成王信任的那位,听见冯亭说他是韩王派到靳黈那里,然后转道来自己这里的,不觉有些奇怪,沉住气颔首道:

  “先生是韩王所遣?不知……韩王要晓谕本将何事?”

  “不敢不敢。”

  冯亭始终保持着良好的修养,又是一阵客套过后才道,

  “是这样,秦国欺人太甚,不言罪而攻我野王。如今野王已失,上党已非韩国所有。我家大王的意思是,与其让暴秦占去上党增其势,不如赠与盟友以求韩赵之好共同兵伐暴秦,还我各国以安。

  “赠与我赵国?”

  廉颇不由的愣了,但没等他反应过来,冯亭紧接着又跟了一句道:

  “正是,靳郡守如今接了王命,已将上党军权交由秦开将军暂辖,并在高平恭候大将军大驾,今日特命在下前来禀明,并请大将军尽快禀奏赵王。”

  “嗯……”

  廉颇下意识的低下眼皮摸起了络腮胡,他没想到会出现这么个结果,虽然为赵国开疆拓土是他的本职,但这时候出现这种情况却不由他不好好考虑考虑得失后果了。(未完待续。。)

  第二百三十二章 大怒

  割地求保护?这是好事呀,天底下哪有让别人白出力的道理,就算是小合纵求的不也是共利么,谁也没打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

  上党郡这块大肥肉的诱惑力确实不小,除了相当于五分之三个韩国的面积以及近百万的人口,更重要的则是依靠其高崛的地势对邯郸的屏护作用,如果上党在赵国手里,或者至少少水以东的地盘在赵国手里,邯郸西距边境线就将从现在的三百余里猛然扩大到近八百里,邯郸的安全性必将大大提高。

  这是一个一正一反的道理,在韩国已经无法控制上党的情况下,上党如果落到秦国人手里,赵国邯郸将直接暴露在秦军面前。但若是由赵国控制上党,虽然不能反过来威胁秦国咸阳,却也能坐一望二,随时将秦国保护函谷关的河东郡置于赵军的直接打击之下,在扩大战略纵深,解除邯郸隐患的同时,进一步增加对越过大河进攻秦国上郡的可能性,从而让赵国占据战略优势。

  从这个角度来说,廉颇甚至赵胜所面对的局面其实与历史上二十多年之后将要发生的长平之战完全一样,进则可攻,退则难守。如果退的结果是连邯郸都处于战争前沿,而前进并且胜利的结果却是给邯郸套上“厚棉袄”,并且在外边加上“铁甲”,从而保证无虞,那么赵国的统治者应该如何抉择?所以也没有必要笑话长平之战的发生是因为赵国君臣利令智昏,其实他们早已将各种可能性和得失都考虑进去了。想不走这一步都难,最后的惨败只能说天意在彼,该着秦国统一天下。

  廉颇微眯着眼仔细打量着面前的冯亭以及那名都尉,待确信冯亭并非是来耍诈的以后嘿嘿笑道:

  “冯先生客气。韩王的意思本将已经知悉了。秦国欺人太甚,不思己过却来犯边,实为天下人共敌。本将奉敝国君王所命出师援韩,既是诚示弭兵之意,更是要告诉天下人,秦国虽为虎狼,却绝非没有法子惩治他们。我军一起,诸国必然响应。韩国诸君如今虽然难免要受几日急迫,而后却必将战退秦师,万事皆不必担忧。呵呵……嗯,冯先生是告知本将便回去还是要面禀敝国君王?本将也好做安顿。”

  廉颇这些话有好几层意思:其一。韩国想干什么他已经明白了,你冯亭也用不着说那些好听话;其二,赵军出兵援韩是为了对付天下人的共敌,不但是为了韩国,同时也是为了赵国自己。所以你们韩国人也别觉着赵国不宣而出师就是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目的;其三,虽然赵国出兵是为了“你好我也好”,可赵国如果不出兵,楚魏必然畏首畏尾。不敢帮助韩国,所以你们韩国也别觉得心安理得。用不着感谢。

  冯亭在韩国也算得上台面上的人物,这些意思自然听得出来。瞥眼间瞄了瞄廉颇,心里暗自想道:赵国的这位大将军看着粗莽,倒没发现却是粗中有细,弯弯绕不少啊,既说了韩国应该感谢赵国,却丝毫不提赵国会不会接手上党,这样一来给了他家大王最大的回旋余地,果然是人不可貌相。

  冯亭不敢怠慢,忙再次拱手施礼道: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