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背嵬军_铭华【完结】(12)

  刘乔生没回答他,岔开话题说:“你看枪管都锈啦!要擦枪了!”

  刘志峰不依不饶,撒娇了,“你答应!你答应!”

  最后绝招,耍赖!“你要是不答应,我就跪地不起!”

  刘乔生被他折腾得没脾气了,就说:“学这些要吃得苦哟?”

  “没问题!”刘志峰爽快地答应。

  “要有恒心,要持之以恒啰?”刘乔生又说。

  “没问题!”刘志峰满口答应。

  “那好吧!”刘乔生看了看四周,就说:

  “这里环境不错,以后就到这里来练吧!”

  “好!我保证每天把你背上来。”刘志峰高兴地说。

  “那今天我们就先说说这把驳壳枪吧!”刘乔生说:

  “这把是德制M1932式驳壳枪,属警用枪。俗称,‘快慢机’或者‘20响’……”

  一个下午,乔生将枪的性能,使用方法等等详细地告诉了刘志峰。

  “一些实用的技巧就只有在实弹射击时你自己去摸索和找感觉了。”乔生最后说。

  刘志峰听得入了神,一把手枪还有这么多学问,真是不可思议!

  傍晚时分,两兄弟才从山上下来。

  晚上,兄弟俩睡在床上,刘志峰缠着刘乔生要他讲他当兵的故事,乔生不想说。

  “哥!反正闲着也是闲着。你就说说,让我长长见识嘛!”志峰说。

  乔生拿他没办法,就说:“好吧!说就说,但是你听了后,有些事你不能跟爹娘讲的哦?”

  志峰点点头。

  “那就从小时候我们分开时讲起吧!十四岁那年……”刘乔生开讲了。

  十四岁的刘乔生有天无意中发现了个秘密,这个秘密促使他小小年纪离家出走了。他一人来到岳阳城北的码头,悄悄爬上去湖北的货轮,坐船到了武昌。那时他身无分文,肚子饿得不得了,正在寻吃饭的营生,见有招兵的,报名就发大洋二块。他连忙挤进去报名参军,招兵的人一看。

  “小屁孩。”将他提溜出来,一脚踹出门。

  乔生连滚带爬出门,一不小心撞到了一位带着警卫员的军官身上。

  也许冥冥中命运早有安排,正当警卫将他提起赶走之时,那军官问了一声:

  “哪儿来的?”

  乔生说:“岳阳过来的。”

  那军官说:“哟!是我的小老乡。怎么这么小就出来当兵呀!家人呢?”

  “肚子饿!”

  乔生抬着小头看着那军官。

  那军官“哈哈”一笑,摸了摸他的脑袋,带刘乔生进去吃饭了。

  那军官就是当时黄埔军校的政治部主任---周佛海。因为老乡关系,周佛海留下刘乔生给他当勤务兵。

  两年后,刘乔生十六岁,周佛海举荐刘乔生进了黄埔军校。刘乔生给自己改了个名,叫蓝正奇。意思是要争气,要出人头地。十七岁那年,蓝正奇听说军校准备挑选一批军官去德国培训,就去找周佛海帮忙,周佛海说他只能推荐,选得选不上就得靠自己的本事了,谁料蓝正奇小小年纪,身体素质、军事素质各方面都合格,一下子被选上了,去了德国留学。

  三年后,蓝正奇回国进了教导队,后来又进了特卫队,保护委员长。

  南京一役,整个特卫队营地遭到日军飞机轰炸,他差点被日军飞机炸死。

  武汉会战,在阵地上阻击鬼子时,一发炮弹在他身边爆炸,弹片飞过,将他左脚划伤,住进武汉医院。医院洋大夫建议截肢,他不肯,请求回家养伤,当时的武汉警备司令陈诚将军派人用车将他送回岳阳老家落马桥。

  “幸亏爹爹医术了得,又是针灸又是药敷药泡,才保住这条腿,可惜短了点,成了跛子。”乔生说。

  志峰问:“你为什么叫蓝正奇?”

  “因为我本姓蓝。”

  “你怎么知道?爹爹抱你回来时你才…”志峰比划了一下,

  “这么一点点大!”他说。

  “你听谁说的?”乔生问。

  “当然是娘说的。”志峰说。

  “小鬼头!”,乔生摸了志峰的头一下,笑着说:

  “我在爹的床头脚箱里翻出当年包我的包衣,发现了我本姓蓝,家在湖北,所以我就去湖北找去了。”

  “哦!原来如此。”志峰点点头:“所以你就离家出走了!”

  “不要告诉爹娘哦!”乔生忙说。

  “你也真是,”志峰说:“你也不跟人家说一声!”

  “干嘛?”乔生问。

  “说了,我跟你一起去呀!”志峰一本正经地说。

  “你?算了吧,那时你才多大,娘把你看得象个宝似的!”乔生哈哈一笑。

  “喂!好像娘没把你当宝似的!”志峰不服气回了一句。

  “好啦,好啦!这不已经回来了吗?”乔生安慰他说。

  “哥!特卫队是什么部队?保护委员长!你们是不是特厉害?”志峰问。

  乔生望了望他说:“也不是啦!以后你就知道了。”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