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背嵬军_铭华【完结】(20)

  “人才!这正是我们需要人才!”

  第二天,杨老师找来刘乔生商量,想请他当培训班的教官,讲授军人应敌的一些必备知识。

  刘乔生想,既来之则安之,反正自己一年半载后才离开,当教官就当教官吧,多教些东西给他们也好,这样自己走得也安心些。于是爽快的答应了。

  时间过得真快,来饶港看看又一个多星期了。一天,课间休息,乔生和志峰两人正在教室里聊天,杨老师进来。

  “刘教官,我这里来了些情报,你帮我分析一下。”

  “好的!”兄弟俩随杨老师到了他的办公室,杨老师将各地方游击小分队送来的情报拿给乔生看。

  乔生看了看情报,又看着桌上的地图,沉思良久。

  “种种迹象表明,鬼子最近有大动作,可能要打长沙?”

  “何以见得?”杨老师问。

  “你们看,忠防、西塘、筻口、新墙等地的鬼子增多,鬼子在临岳驿道、龙湾古道上车队运输量的增加,这些都表明鬼子在以新墙河为目标集结。他们集结干嘛?不就是准备渡新墙河与我军作战吗?”乔生分析给他们听。

  “嗯!有道理。”杨老师说:“八九月间,秋高气爽。是出兵的好时节。”

  “看来我们有必要将情报与友军交流一下。”乔生说。

  “我正有此意,因为不能确定,才找你这个专家来分析分析。”杨老师说。

  “您过奖啦!”乔生谦虚地说。

  杨老师哈哈一笑。

  “一点都不过奖,经你这一分析,我就踏实了,我马上派人将情报送到公田友军那儿去。”

  乔生又看了半天地图,说:“杨部长!如果真的开战,我们现在所在地正是两军交战的前沿阵地,您难道要…?”

  “你看,我说你是专家嘛!一说就说到点子上。”杨老师说:

  “我们也想到这点,正商量准备撤退呢!”

  “那我们打算撤到哪?”志峰问。

  “目前还不确定,可能撤往平江。”杨老师说。

  “平江?”志峰说:“那是后方哟!”

  “平江也不是安全地。”乔生说:“我有个想法。”

  “说说!”杨老师说。

  “我们趁鬼子正在集结这个空档,带着队伍跳出鬼子防线,去鬼子的腹地打游击。”乔生说。

  杨老师看了看地图,想了一会儿说:“去鬼子腹地不是不行,可是我们的装备弹药不够,人员不多,粮食补给也不够啊!”

  “这正是我马上要说的。”乔生说:

  “你们看,龙湾古道离我们这里不远,今晚我去侦查了解一下情况,我们可以趁机劫鬼子的军车,那我们的武器弹药不就解决了吗?”

  “我也要去!”志峰不失时机地说。

  乔生望了望他,继续说:“至于人员问题,我的想法是只要我们在打鬼子,老百姓看到了希望,就会加入我们的。队伍扩大了,粮食我们就可以向鬼子要了。”

  “行啊!”杨老师高兴地说:

  “专家就是专家,处处想在我们的前面。”

  “那行,我们今晚去看看。”乔生说。

  入夜,乔生带着志峰和小栓子潜到鬼子防区里龙湾至筻口的公路边的山上侦察,果然鬼子在通宵达旦地往前线运送物资。

  黎明时三人回来了,乔生二话没说,扒拉扒拉了点东西入肚,回到宿舍,倒头就睡。

  下午杨老师过来找他,他仍在睡觉。

  志峰说:“老师!我哥就这样,他要有了计划就会去找你的。”

  杨老师笑着回去了。

  第二天晚上三人又出去了,又是黎明回来,乔生又是吃过饭倒头就睡。

  刚吃过中饭,乔生起床找杨老师来了。

  “杨部长,今晚行动,请召集开会吧!”

  杨老师立即喊相关干部开紧急会议。人员到齐,杨部长说:

  “各位,开个紧急军事会议,今晚我们有个军事行动。我请来了刘教官,今晚的行动由他全权指挥,认真听他讲。”

  “各位!客套话我就不多说了,”乔生站起来走到地图墙边说:

  “通过两晚上的侦察。我发现,鬼子在龙湾古道的运输车队是以十辆车一个小分队护送为单位运输物资,运输车队的间隔时间是一小时,护送小分队除了机枪、步枪,没什么重武器。他们中途有个休息地点,大家请看。”

  乔生指着地图上的一个地名说:

  “就是这里,小桥坳!此村在鬼子防区内,鬼子据点离这里两公里不到,而且南北两边都有鬼子据点,鬼子从集合到这里救援的时间最快大概是半小时。出村往南走三公里有一条向东北的叉路,行驶十公里后,翻过公路东边的大山,进山可绕道回饶港。今晚我们就在这劫鬼子的军车,请各位回去做好准备,行动计划的部署我会在出发时告诉各位的。需要提醒各位的是,此次行动在鬼子防区里,我们要在半小时内结束战斗,请务必注意纪律,一切行动听我指挥。”

  傍晚下起小雨,小桥坳村鬼子休息点刚到一个车队,鬼子将车停在路边下车休息。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