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拼命到底_塞北雪【完结】(206)

  1950年6月25日,一个普通的夏日雨夜,凌晨四时。随着一声枪响,从三八线最西端开始,一颗颗信号弹和照明弹接连升起,这充满了战争气息的光亮,沿着整条三八线飞速向东海岸蔓延,短短一小时后便抵达东海岸。一时间,炮群在怒吼,坦克群在推进,满身泥水的士兵呐喊着向前冲去。

  这一天被永远载入史册。

  这场开始于一个普通夏日雨夜的战争,在不久后逐步升级,并最终演变为一场被控制在局部地区的“世界战争”。来自世界18个国家、不同肤色不同语言的青年士兵数以百万计,他们告别亲人、离开家乡奔赴朝鲜参战,其中很多人永远倒在了朝鲜。

  对于这场战争,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叫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称之为“抗美援朝”、“朝鲜战争”。

  朝鲜人民民主主义共和国称之为“祖国解放战争”。

  大韩民国称之为“韩国战争”、“6·25事变”或“6·25战争”。

  美国等西方国家称之为“韩国冲突”或“韩战”。

  1950年7月中旬某个凉爽的日子,东北辽河边,三道岭村。

  一个退伍军人打扮的三十多岁的男人,手里捧着一束野花。三道岭村的村民们看到他一步步走到三道岭前,那里有让本村人提起来都有些不寒而栗的“坟墓”。男人的脚步有些蹒跚了。

  男人单膝跪下,将野花放在三道岭前。离得有些远,村民们看不见男人的身躯在微微颤抖。

  拴柱子打开行囊,将里面的酒洒在三道岭前的黑土之中。他开始喃喃自语:“爹,娘,姐,妹,果儿。乡亲们、伙伴们。俺是拴柱子,俺回来了。俺给你们报仇了。俺杀了好多小鬼子,打败了反动派,咱们这块地皮,现在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个国家,老百姓当家作主,没有地主恶霸,人人有饭吃,人人有衣服穿,孩子们有学上。农民们自家有了地,面朝黄土背朝天为的是自家的生活。这是个新社会,天地真的变了。”

  拴柱子抹了把脸,却不见泪水,可他明明感觉自己哭了。拴柱子把酒全部倒在三道岭前,跟他的亲友们说了很多很多。这些话,他留在心底太久了,如今终于说了出来。

  最后,他说:“俺就住在这里,陪着你们,俺会常来看你们的。”

  说完,他起身走向三道岭村。

  拴柱子在三道岭村安了家,当地镇政府和村委会组织人手帮他盖起一座房子。本来干部们想把拴柱子安置到政府机关或大工厂当个干部。最次最次也该在乡里当个民兵队长之类的干部,还能发挥他的特长。可是拴柱子婉言谢绝了,他不想离开三道岭村,他在外漂了太久了。

  他置办齐了他想置办的物件,给村民们打铁。

  每天粗茶淡饭,却也乐得自在。拴柱子的手艺是不太精,但真的给村民们提供了方便。此地缺铁匠,村民们需要铁制产品时往往需要走很远的路去邻村或镇子。拴柱子的到来,村民们再不用走远路了。

  拴柱子的和平生活开始了,无限接近于隐居生活。因此,他无法及时确切的了解外面的世界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他听别人谈起过关于朝鲜半岛爆发战争的事情,可他既然已经不是军人,理应不再关心、渴望战争。

  直到有一天,一队队全副武装的军人经过三道岭附近的土路向东开进。拴柱子能从军人们的表情中读出大战在即的信息。

  村子里的人开始在干部们的组织下为士兵们准备干粮。拴柱子也参加了,他在家一心一意的做他该做的——将生面粉放在锅里干炒。大家都管这东西叫“炒面”。弄好以后,打包上交,再由专人送到路边看护,经过的部队每人一袋,绑在身上继续走。

  有那么一段日子,经过的部队特别多,样子大抵上差不多,需求也差不多。

  真的要打仗了?老兵油子拴柱子,基因中蕴含着的嗜血好战成分开始重新露头。

  到底是真的打仗?还是去边境驻防?按说东北边境还是很安全的:北面是苏联老大哥;西面是跟苏联老大哥一个政体和信仰的外蒙古;东面更没的说,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就算需要派兵戍边,也不至于派这么多呀。

  听说朝鲜正在打仗,这本是朝鲜民族的内战,朝鲜人只想统一他们的国家。但是美帝国主义粗暴干涉朝鲜内政,武装阻止朝鲜人民军统一祖国。具体细节不知道,但好像朝鲜同志的情况不乐观,损失很惨重。

  晚上睡不着觉的时候,拴柱子倒在炕上琢磨着这些与他“无关”的事情。随后,他会想起战争岁月里的日日夜夜。晋西北抗战时的浑身浴血,冀中反扫荡时的残酷,东北黑土地上的以命相搏,横扫全中国时的意气风发。许许多多牺牲了的战友,他们的音容笑貌、一言一行原本已经模糊,在难眠之夜就渐渐变得清晰、真实,他们的离去仿佛就在昨天。

  想着想着,拴柱子会变得很沉重。死了太多人啦,但愿别再打仗。

  拴柱子有时候忽然从炕上坐起来,就看见一个倩影坐在炕沿。她媳妇白玫瑰说:“睡吧,明天你有很多工作,给战士们准备军粮,给乡亲们打铁。睡吧,好好睡吧,你看你累的。”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