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明末争鼎_建武【完结】(397)

  “不过什么?”孟宇迫不及待的问道。

  只听那蒙面人道:“不过我们在王府东侧的一个偏僻的屋子后面发现一个野草覆盖着的墙洞,估摸着那小兰便是从这个墙洞离开的,因此王府大门口根本就没有那小兰的出入记录。”

  孟宇听罢,脸色露出了笑容,道:“这就对了,也解释通了为什么奶娘萧筱突然间急匆匆的出了王府,原来是受到了小兰的蛊惑,不过不管如何,我们如今知道了内应是谁,你快些前往王府将这个消息告诉王妃,让他们多家警惕。”

  “是!”言罢,那蒙面人再次离开。

  ——————

  八月十日戌时,天色已经逐渐暗淡。

  洛阳城中的百姓们也都纷纷回到了家中,天气热的要命,也有不少人在院子里乘凉。

  这时一阵阵脚步声不断的在路上响起,他们身穿着平北军的军装,手持长枪。路上少的可怜的百姓们看到纷纷让道。在平北军控制范围内,一旦军队出动,两边的百姓们必须让道。

  郑王府,灯笼都开始点燃了,一片光明。

  目前洛阳城中有两个营的兵力把守,一个把守着城楼,一个防守着王府。亲卫旅其余的兵力则在虎牢关驻守一个团的兵力。潼关驻守着一个营的兵力。另一个团则随着王石头前往了山西。

  虽说王府有一个营的兵力防守,但是并非一个营六七百人都防守在王府中。而是其中一部分罢了,毕竟士兵们也是需要睡觉休息的。每两个时辰换一次班(两个时辰为四个小时),一个营为三个大队,一天为二十四小时。也就是说每个大队值班时间为四个时辰,也就是一天工作八个小时。

  除了到王府进行值班的兵力之外,其他兵力则是在几条街之后的一个校场里面休息或者训练。也就是说一般情况下,王府常备兵力为二百人左右。

  至于那城池的兵力部署也差不多,不过洛阳城池经过一次扩建,城门增加了不少,因此这些防守城楼的士兵们要相对辛苦一点。

  尽管洛阳城此时暗下里波涛汹涌,但表面上却仍旧是平和安详。除了一些反叛者还有王府的卞玉京以及龙组等人之外,其他人并不知道今晚将会有一场大阴谋。

  各个府的衙门都下班回家,八月的洛阳异常的炎热,不少人并未天黑便睡觉,因为热的睡不着,都等着夜深了,天凉了点,再好好睡觉。他们在自己家的小院子里面,摇着小扇子,看着天空中的弯月,捞着家常。

  “如今却是个好日子,吃得饱喝的好,还穿的着。想当年那时候,王爷还没有来的时候,那日子过的那叫个苦呀!不但到处都是杆子抢.劫,还吃不饱,地痞流氓横行,有了好东西自己也拿不住都被人抢走,冬天都冻得直哆嗦都没有衣服穿。若不是咱们家里一家老小,孩子还没有长大,我早就去参军报效王爷去了,到时候死了也能够入得那战魂陵,以后享受后人香火,魂魄飞入九天之上。”

  “孩他爹就别说你这话了,都不知道说了多少遍了,即便是没有了这两个孩子,也不许你去参军,那可是要命的活计。就算是死了进了战魂陵又如何?家中还有咱娘要照顾,你难道就眼睁睁的看着我和咱娘没人管没人要孤独终老?”

  听完那中年妇女的话,那中年男子尴尬的摸了摸头,嘿嘿一笑,然后便不再言语。

  一个朴素的小院子里面,一共坐着五个人,其中一个六七十岁的老太婆,一个中年的男子,还有一个中年妇女,一个七八岁大的男孩,一个五岁大小的女孩。

  中年男子坐在小板凳上面,摇着扇子,看着那月光,美美的说着。旁边则是坐着一个小男孩。另一边坐着一个中年妇女,那中年妇女的怀中还抱着一个小女孩,小女孩拿着摇扇给那妇女不停的扇着。

  男子的对面则是那老太婆,只见那老太婆拿着摇扇不停的扇动着,尽管如此,但是那额头上面仍然不停的流着汗水,一头白发,在夜光下格外显眼。只听她道:“如今这好日子来之不易,娘小时候别说吃的了,那时候和你爹给地主当佃户,吃不饱穿不暖,大冬天的冻的发抖。接着便是一场场天灾人祸。不是大旱便是杆子来了,最后你爹都死在杆子手中了。现在好了,王爷将这洛阳平定,都安居乐业,也有了银币花销,不愁吃穿呀!王爷真是一个活菩萨。明天去白马寺上香,给王爷祈福去。”

  “那是那是,王爷如今在外打仗,抵御鞑子,定然辛苦。为王爷祈福是应当的。”那中年妇女立即随声道。

  妇女言罢,只听那小男孩抬起头,疑问道:“娘,啥是鞑子呀!”

  “呵呵”那中年男子笑了一声,道:“鞑子呀!鞑子就是杀人不眨眼的魔鬼,他们专门吃小孩。一旦听到小孩的哭声,便会跑过来,吃了!”那中年男子越说越吓人,顿时将那小男孩吓的不敢言语。见自己的目的达到了,又道:“记住了,以后可不能哭了,要是把鞑子招来了,可是要吃人的!”

  那小男孩听罢,顿时不断的点头,表示不哭。

  “王爷会保护我们的,是不是哥哥,不用怕鞑——鞑子。”这时一声稚嫩的声音响起,只见是那在中年妇女怀中的女孩说道。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