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三十八军在朝鲜:抗美援朝战争纪实_江拥辉【完结】(41)

  张魁印胸有成竹地说:“请首长放心,我们一定会完成任务的!”

  张魁印带着所需地图、电台和英语、朝语翻译出发了。这支先遣队共有323人,其中还有平安南道内务署及其属下的几位署长和副署长,他们充当先遣队的联络员和向导,对先遣队完成任务起了很好的作用。24日下午两点来钟,张魁印来到队伍出发地进行了动员。他说:“任务很艰巨,也很光荣!这是军首长对我们的信任,任何情况下,都要保持镇静,听从指挥,跟上队伍,不怕吃苦,不怕危险,争取出色地完成任务!”并详细地设想了突入敌后可能遇到的各种情况应如何处理的办法……

  先遣队来到德川前线,侦察了地形,决定从339团防守阵地亨谷山下去。他们研究了通过敌前沿的方案:一是走大道,二是走山路,三是强攻。这里的两山之间有一条山中小路直通敌方阵地。张魁印请339团佯攻敌人,掩护他们沿小道通过去。

  晚上,月亮升起来了,浮云掩月,时明时暗。先遣队每个指战员的臂上扎上白毛巾,在339团稀疏的枪炮声中出发了。侦察兵个个都是小老虎,他们勇敢地向敌阵地走去。大约是晚9点,“志司”给军指挥所来电话,说不准先遣队带译电员,梁军长刚说明先遣队已出发了……“轰”的一声,一颗炮弹正好炸断了电话线,撤回译电员的要求就不了了之了。为什么要撤回译电员?“志司”是出于慎重考虑,担心先遣队失败,敌人获得电报密码,就可能给战役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先遣队没有译电员,又怎能同指挥机关保持通信联络呢?我们相信自己的译电员,没有及时追回。

  先遣队走下第339团阵地,向敌前沿走去。走在队伍的最前面的是113师侦察科长周文礼。他带一个班快接近敌前沿时,看到了路障。几棵砍倒的树干横在路上,挡住了去路。看来敌人对这条路有所提防了。他们过了路障,又发现了一道铁丝网。周文礼觉得不能走这条路了,折回来向张魁印汇报了情况,张魁印当机立断,马上把队伍带回339团3营阵地,决定从阵地前沿下去。3营阵地往前伸出一条山腿,山腿前沿是个陡坎,50度的倾斜度。正因为这样,这里成了敌人不注意的死角。坎下有条小河。山上树多草深,土质松软,便于隐蔽。他们从陡坎往下滑,因为站不住脚,滑到坎下一个摞一个,像叠罗汉似的。不过他们的脚踏着了水,鞋都湿了,敌人没有发觉他们。他们悄悄地接?敌人前沿,便开始爬山了,爬到半山腰又遇到了铁丝网,周文礼左右一看,借助朦朦月光,发现一伙敌人正在挖工事,战壕里也有敌人。周文礼感到为难了,这时天空一朵云彩飘来遮住了银色的月光,周文礼高兴极了,忙带着两个通信员和一个联络员,上去用劲往上一拱,把铁丝网顶得高高的,后面的队伍鱼贯而入,接连通过了敌人三道战壕。然后一路纵队化成五路,迅速钻进茂密的松林,才停下来休息一下。这时张魁印清点一下人数,发现没有掉队的。他吁了口长气,庆幸全队总算通过了敌人前沿,但不知插入敌人纵深将发生一些什么意想不到的情况。

  周文礼考虑着下一步怎样从古城江渡过大同江。从地图上看那里是有桥的,据侦察了解那座桥已被敌人炸掉,但人民军从平壤后撤时,修了个水面下桥。这里很可能有敌人防守着。周文礼一面在前面走着,一面寻思对策。走六七里路就上了公路。队伍又变成了两路纵队,缩短了距离,就像一支行军队伍,都倒背着枪,但他们心里是忐忑不安的,人人扣着手榴弹拉环,准备随时同遭遇的敌人打响。他们沿着德川至宁远的公路,大模大样地往东走。月亮又爬出了云彩,向大地撒下了银光。忽然迎面驶来一辆汽车,但谁也没理睬谁,彼此擦肩而过。这使他们胆更壮了。快到古城江了,他们的心里又紧张起来了,古城江是个山城,北靠山南靠江,有一条200来户人家的小街。事先判断可能有敌军驻守。来到江边找到了渡口,为证实是否为古城江渡口,派人去找向导。街里,狗叫声,吵闹声,屋内有点着灯的,也有闭灯睡觉的。有个从睡梦中爬起的伪军,睡眼惺忪地面对着当街小便。朦胧中他也看不清来的是什么人,愣愣地望了一会儿就跑回屋了。军侦察队3班长跟进屋,见敌人正在忙乱,有穿衣的,有抓枪的,3班长当即用冲锋枪打了几个点射,顿时,整个村庄乱成一团。敌人想抢占北山。我侦察支队乘乱抓了两个伪军,三个老百姓,查明是古城江渡口后,即以1排快速过江抢占江面小高地掩护部队过江。在我们刚到江边时,江边有三四个伪治安队员倒背着枪晃来晃去。四五个伪军士兵在屋前围成团,不知在干什么,大概是赌博吧!周文礼让联络员故意用朝语说:“休息。脱鞋脱袜,准备过江。”

  第四章 包打德川(5)

  敌人以为是自己人,没有理睬。可周文礼的心里翻腾得厉害,如果找不准水面下桥,那就会露出破绽,被敌人识破。他是个比较有经验的老侦察员。不慌不忙地蹲下往江上一瞅,只见水光粼粼,但是有一处翻着碎浪。他顺着浪花看过去,发现它一直连到对岸,不禁眉宇舒展,心花怒放,啊!原来水面下桥就在这里啊!他脱了鞋袜,站起来走向水面下桥,队伍紧跟着他的脚步走过去。这儿的江水较深。所谓水面下桥,是用草袋子装沙石在江中垒起来的一条路。既可走人,也可以通行汽车。他们终于安全地过了大同江。走了约两三里路,见到一个小村子。前面队伍在村子东侧通过,一个伪军袖手抱着枪就在路上游动。战士们看他碍事,一膀子把他碰倒在路沟里,敌兵上了沟西继续游动,军侦察支队1班长郭兴运想进村找个向导,了解情况,见敌人慌乱中拿枪,于是先开了枪,双方打了起来,侦察队一阵猛打,打得敌人四散奔逃,1班长郭兴运同志牺牲了。张魁印说声“不能恋战”便带着队伍继续前进了。但是他们已经暴露。行约一里,就到了大坝东头,坝头有碉堡。尖兵班想冲过去,却被敌人的重机枪压在了公路上。张魁印想尽快摆脱敌人,他让郭永太带一个排爬上左边的陡坡,吸引敌人火力,掩护部队撤回。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