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明首辅_银月令【完结】(103)

  “少爷,那些货物是否现在就卸下来?”萧四闻到萧墨轩身上的酒气,沏了壶茶送到萧墨轩面前,给他解酒。

  “其他的先卸下交给宁义,那一船景泰蓝运到杭州再卖。”萧墨轩摆了摆手。

  “还要再运到杭州?”萧四有些惊愕,这些天他呆在萧墨轩身边,一直听着宁苏儿在念叨,也知道这些货物在扬州和杭州的价差并不大。再运到杭州,岂不是又要多费些船钱。

  “我已经问翁大立和郑必昌要了份文书,等明个儿拿到文书,你就去杭州。”萧墨轩的食指从紫砂茶杯的杯壁上轻轻滑过,又抬眼看了看萧四。

  “可出来的时候夫人吩咐过,叫小的一直跟着少爷呢。”萧四念着萧夫人对他嘱咐过的话。

  “我叫你去,自然也是有吩咐的。”萧墨轩抬了下手,止住了萧四。

  “你去杭州以后,除了卖这些货物外,再帮我去找一个人。”萧墨轩对萧四吩咐说。

  “谁?”萧四看少爷的神情,知道一定不是小事。

  “浙江按察司副使,右参政使,谭纶谭大人。”萧墨轩顺手从怀里取出一封信来,“这份信是张大人亲笔所写,你也一并交给他。等你办完了事,若是我还没到杭州,Qī.shū.ωǎng.你便到扬州来找我。”

  “那少爷和宁小姐……”萧四接过了信,仍有些不放心的问道。

  “我这么大个人,难道还当真不会自己照顾自己?”萧墨轩看了一眼坐在身边的宁苏儿,“苏儿也有我照顾,何况宁义还在这里。”

  “那……那便好吧。四儿去的这几天,就委屈少爷了。”萧四点了点头。

  “早些去歇着吧,明个一早就去码头等着,文书一到就走。”萧墨轩向萧四挥了挥手,让他回房去。

  “是。”萧四应了一声,退出门外,又向房里看了一眼,见萧墨轩和宁苏儿仍是在那坐着,笑了一下,关上了门。

  “难道表哥早就料到他们会在扬州候着?”宁苏儿取下头上的方帽,一拢乌黑的秀发立刻像瀑布一样披了下来。苏儿生性聪明,看这情形,也知道这事有几分不简单了。

  “这我倒是没料到,我只想着来江南只管赈灾,若有什么事,也会在赈灾里现了出来,却没想到他们会把我拦在这里,连受灾的地方都不让我去。”萧墨轩自嘲一笑,“倒是张师傅给了我这份信,说若有什么事情,可以拿了信去找谭大人,那谭大人是他的莫逆之交。看来,姜还是老的辣。”

  “那表哥可能猜到会有什么事?”苏儿又问道。

  “现在还不能,只等萧四去了回来,兴许可得知一二。”萧墨轩摇了摇头。

  “我萧墨轩固然不是铁板一块,但他们这么多人,就更不是铁板一块了。”萧墨轩看着苏儿笑道,“只是,恐怕苏儿你要多费些船钱了。”

  “哎呀。”宁苏儿这才想起那一船景泰兰是自己的货,被萧墨轩这么一折腾,怕是又要多费好几两银钱。

  “不行不行,这一段的船钱可得算到你头上。”苏儿立刻跳了起来。

  天,愈发的黑了。扬州城的花街柳巷里,却仍是熙熙攘攘的人群,比京城里还要热闹上几分。

  萧墨轩躺在床上翻了个身,却怎么也睡不着。

  这浙江,到底藏着什么事儿,竟然让他们这帮人这么忌惮,况且自己这次是来赈灾,不是来科察的。

  倭寇作乱?不会,这样的事儿他们绝不可能瞒着不报,况且现在有俞大猷和戚继光在那,也已是败少胜多。

  瞒报水灾?就更不可能呢,他们不报,难道把压力全压在自己身上?

  那……到底是什么事,能让严嵩把罗龙文都派了出来。

  第二卷 浪卷江南 第十五章 心生二意

  观音山上,紫竹林中。

  远远的传来梵音阵阵,仿佛要洗尽天下苦难。

  两位俊俏少年迎面走来,一身白衣似雪,竟似不染风尘。

  “萧大人,前面便是圆通宝殿了,这侧面的迷楼,却是当年隋炀帝的行宫。”翁大立呵呵笑着回过身来,向走在后面的萧墨轩招呼道。

  萧墨轩颌首回应,又转过头看了看身边的宁苏儿。明清时期大家的小姐素有缠足的习俗,却不知道为何宁苏儿倒仍留着一双天足,兴许是爹娘溺爱,不忍让她受这份罪吧。

  观音像下,长明灯前,萧墨轩和宁苏儿长身拜下,口中默默祷告。

  “表哥求的是啥?”等出得殿外,宁苏儿回过眼来,偷看了萧墨轩一眼,唇角里,似藏着少女的秘密。

  “当然是求平安。”萧墨轩俯首整了下下襟。

  “哦。”苏儿似乎略有些失望的回过头去。

  “苏儿在想什么?”萧墨轩见宁苏儿想的有些入神。

  “我在想啊。”宁苏儿有些调皮的抬起眼来,“我那一船景泰兰运去了杭州,可有在扬州好卖,若是滞销,又该怎么寻你的事儿。”

  “呵呵,这点倒是不用担心。杭州的拱震渡是京杭大运河最南边的码头,泉州和杭州本地的商人多有在那守侯着的,即使本地的商人不要,也会被贩到泉州,再运到西洋去。”萧墨轩似乎对这点倒是丝毫不担心,“那些器具运到了西洋,每件可都是难得的珍品。”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