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明首辅_银月令【完结】(140)

  “盔甲,旗号,倒是还有一些。”刘意听了徐渭的话,有些不解,“只是那些民夫,多未受过训练,也叫站于城上,无非投砖掷瓦,可会有用?若是他们气怠,只怕还会引得军心浮动。”

  “刘将军此言差矣。”徐渭大笑一声,“倭寇虽然凶残,可毕竟处我大明城下,仍有几分忌惮。我等此次守城,重在一个‘拖’字,倭寇见城上兵多,必多几分迟疑。拖得时间越长,对我等却是越加有利。”

  “噢。”刘意将信将疑的点了点头,虽然不知道徐渭的办法是否有效,但是适才听萧墨轩说过,来袭的倭寇可能会有数千之多,便抱着将且一试的念头去了。

  萧墨轩虽然暂领了台州军事,但毕竟不懂具体,好在有徐渭和刘意在,一切倒也安排的有条不紊。

  台州城内,厉兵秣马,严阵以待倭寇来袭。

  巳时初,桃渚千户所,新河千户所,健跳千户所飞马来报:倭寇果兵分三路而来,每路皆不下两千人,一路由桃渚千户所附近的里浦登岸,一路由新河千户所附近的周洋港登岸,一路由健跳千户所附近的圻头上岸,三路倭寇上岸以后,皆直奔台州城而来。

  “告桃渚,新河,健跳三所,倭寇势大,不可力敌,只可带人侧面袭扰,滞其进速。”萧墨轩和徐渭,刘意商议一番之后,传出令来。

  未时中,城外探子传来消息,三路倭寇中,除新河一路距离教远,进速较缓外,其余两股已距台州不足四十里。

  申时中,探子又传来消息,倭寇前锋已分别进至距台州城只有十里的杜桥镇和洪家镇。

  申时末,台州城墙上的士兵和民夫们,一个个脸色绷的紧紧,牢牢的握住了手里的弓箭和长矛。御使大人刚进城时,还说是可能有倭寇来袭,还不至于这般紧张,可就在半个时辰前,他们又收到了倭寇来袭的确切消息。

  望楼上,几名斥侯的目光不断的对远方扫射着。

  “倭寇来啦……”几乎是同时,兴善门和朝天门的望楼上,分别传出两声警呼。

  “不要慌乱,不要慌乱。”指挥同知刘意和台州把总楼楠,分别登上朝天门和兴善门城楼。

  两股倭奔到台州城下时,却见台州城上旌旗飞扬,刀枪皑亮,却也是吃了一惊,前进之势顿时为之一滞。

  “大家不要慌乱,俞将军带的援军已经出发了,唐大人也已回师了。”刘意和楼楠按照萧墨轩的吩咐,对城墙上的人叫着。

  其实萧墨轩倒也没有乱说话,俞大遒那里是已经发出了援军,只不过不是来支援台州的,而是支援在宁海的戚继光的。

  至于唐尧臣,在回师途中正巧遇见了从新河上岸的倭寇,两边已是在鏖战不休。

  城下倭寇见台州城几个城门上都有士兵把守,商议了一阵以后,两股倭寇一起开始向兴善门靠拢,此时,已是台州卫大堂的滴漏上的指针,已经指向了酉时中。

  “倭寇共有多少人?”萧墨轩也登上了兴善门,趴在垛口上向下看着。

  “约有五千。”刘意看着城楼下密密麻麻的人群,也不禁倒吸一口冷气。唐尧臣带出城去的尽是城中精兵,剩下虽然还有一千来人,可有一小半都是老弱,若不是萧墨轩又带了近一千精兵来,怕是今天台州城定然难逃此劫。

  “倭寇约莫是见城上兵多,便想等天黑乘夜袭击。”徐渭也巴望了一阵以后说道。

  “可要把其余几个城门的士兵都调这里来?”刘意问道。

  “不可全调,以防中了倭寇的调虎离山之计谋。”徐渭略想一下回道。

  “唉……“萧墨轩也是轻叹一声,以前在现代时总觉得古人傻,若是给自己领军上阵,绝对只会赢不会输。可等眼下真领了军,才知道也没那么简单。就拿眼下守城来说吧,虽然在城里占了地利,可是毕竟不如城外的敌人主动,总要被牵着鼻子走。

  …………………………………………………………………………

  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凡是收藏了《星纪道标》的人,…………下面的话忘记了。

  连接在下面,自己去问吧。

  点击察看图片链接:

  第二卷 浪卷江南 第四十一章 血战台州

  继续求几张推荐票,还有票的朋友们,顶一顶吧,拜托了。第二卷就快结束了,又要回京城和那帮老家伙斗心思了。

  …………………………………………………………………………

  戌时末,天色已经完全暗了下来。只有城楼上的一支支松枝,在那熊熊燃烧。四周一片寂静,安静的只能听见火把燃烧时发出的“吱吱”声。

  “难道是倭寇见我们有所防备,生了退意?”台州把总楼楠,一边向城下望着,一边说道。

  “当是不会,倭寇远道而来,又耗了那么多人在宁海县阻拦官军南下,又怎肯空手而归。”萧墨轩轻轻摇了摇头,一双眼睛却饶有兴趣的看着脚边的檑木,那些檑木上除了钉上的突刺外,居然都让工匠刻出了各样的图样。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