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明首辅_银月令【完结】(184)

  京师内城九门,在寅时末就打了开来,大大小小的官员纷纷鱼贯而入。只是一群群人间,似乎没了往日的热乎,只是三五聚成一团,一边走着,一边互相交头接耳着。

  内阁首辅严嵩和次辅徐阶,已经公开对立,京城里的朝臣们的关系,也渐渐变得微妙起来。

  忽然,一匹快马从朝阳门疾驰而入。两边的朝臣们纷纷让开道来,目光一起向着马上的骑士身上落去。

  这是一名驿站的驿卒,在他的背上,斜背着一支竹筒,筒口上印着火漆,红通通的。

  南京都察院御史林润,上疏参奏原总理盐政左副都御史,现刑部侍郎卿,这个消息立刻从通政使司传了出来。

  文渊阁,内阁所在地。

  “含章啊,有什么事儿不能去值房说,非得把我叫到内阁里头来?”严嵩在一个小太监的搀扶下,迈进文渊阁去。

  “哦,阁老。”罗龙文见严嵩进来,连忙接了过来,让小太监去到了一边。

  “阁老,南京有御史上疏参奏景卿了。”罗龙文扶着严嵩,在椅子上坐下,“奏折经过通政使司的时候,咱们的人偷偷抄了一份下来,阁老现在可要看?”

  “该来的,总归会来,躲也躲不了。”严嵩看着罗龙文袖间露出来的纸头,微微摇了摇头,“只是没想到,他们真的会冲着景卿去。”

  “奏折里列出了五大罪,不单指向景卿,又说阁老和小阁老用人不查。”罗龙文小声说道,“这个林润,想是也下了功夫,竟然把两淮和江浙的盐场都摸了个透,只问为何近年来产盐增了一成,赋税却少了五成。”

  “这是为啥?”严嵩略抬起浊眼,直直的看着罗龙文。

  “这……”罗龙文顿时有些语塞。

  “景卿他到底拿没拿这里的银子?”严嵩从罗龙文身上移开眼来。

  “这……下官确实不知。”罗龙文咽了下口水。

  “你和东楼,在他那也有股份?”严嵩略抬回头来。

  “下官岂敢。”罗龙文心里一惊,连忙在严嵩面前跪下。

  “说着话,怎么就跪下了。”严嵩微微摇了摇头,“这些杀头的银子,竟也敢拿。”

  罗龙文一句不回,只是直直的跪着,那一张抄下来的奏折,依旧从袖里露出半截。

  “唉……”严嵩有些无奈的叹了口气,“拿去给东楼看看吧,让他拿个主意。”

  “是。”罗龙文这才站起身来,略一拱手,退了出去。

  望着罗龙文离去的身影,严嵩的眼神略有些木然,又有些孤独。

  严府,侧书房。

  “他们终于下手了。”严世蕃把手里的纸重重的按在了案桌上,愤愤的哼了一声,“来的倒也算快。”

  “小阁老,眼下却如何是好?”罗龙文显得有些慌乱,“若是没这份奏折,顶多找几个替罪的,也就过去了。眼下生了这事,若是皇上亲自过问起景卿来,该如何是好?”

  “哼。”严世蕃拿着那张纸,仔细看了半晌,嘴角却渐渐露出丝笑来,“我看这份折子,其实也不甚完美。”

  “小阁老此话怎讲?”罗龙文顿时像捞到了一根救命稻草,连忙向着严世蕃身边靠了靠。

  “景卿从盐运司卸任的时候,早就向皇上叙过职,他调去刑部,也是皇上准的票拟。”严世蕃顺手一丢,将纸丢到了一边。

  “现在这林润口口声声说我父子任用贪官,却不也是说皇上没开眼,尽任我父子摆布?”严世蕃哈哈一笑。

  “皇上……皇上可会这样想?”罗龙文一时不置可否。

  “皇上不这样想,我们可让他这么想。”严世蕃招手让罗龙文坐下。

  “太仓和各省、府的仓,都归着户部管。”严世蕃等罗龙文坐下后,继续说道,“眼下户部尚书却又是谁?”

  “自然是徐阶。”罗龙文愣愣的看了看严世蕃,兴许是觉得这个问题太侮辱智商。

  “嗯。”严世蕃点了点头,继续说道,“他林润这份奏折写的倒是十分厉害,只是偏偏多说了两句话。”

  “哪两句话?”罗龙文将那张被严世蕃扔到一角的纸扯了回来,仔细的看着。

  “经年之数,皆乃从户部所得,具可明察。此是其一。”严世蕃指着那张纸

  龙文说,“严嵩,严世蕃乱政之祸,可召裕王询之。▋二。”

  “这两句话,哪里便是多了?”罗龙文略擦了下额头上的汗,“若是皇上真按他说的这两条去做,岂不危矣!”

  “我料皇上绝不会这般做。”严世蕃缓缓摇了摇头。

  “小阁老这般有把握?”罗龙文狐疑的看着严世蕃。

  “林润说这般的话,其实却是犯了大忌。”严世蕃冷冷一笑,“他一个南京的御史,如何对北京的事儿知道的如此清楚?”

  “兴许是受了徐阶他们指使罢,这些事儿,也是徐阶他们告诉他的。”罗龙文略想一下。

  “那他们便是结党。”严世蕃的声音,顿时提高了几分,“我大明又有祖制,封王无论在京城与否,未经圣意,都不得干政。平日里裕王拣着边走,谁也不好说。眼下这林润却把裕王推到了前头,又意图何为?众目睽睽之下,看他们又如何分辩?”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