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五代逆天_崆峒007【完结】(133)

  范质看马云神色间似乎有点犹豫,继续说道:“若在别的时候,这个‘释奴令’一下,地方豪强肯定是反对声一片,不过眼下去不会这样,今夏南平颗粒无收,秋收的情况也不太好,这大灾之年是眼看就到。而且南平王近些年来,盘剥极为苛刻,这些豪强多是爱于脸面,家里的实际情况并不算好,如果王爷下令释奴,而且由官府负责安置,那么必然有一些豪强乐意听从的。而且南平三周,蓄奴最多的一是南平王,还有一个就是司空熏,王爷能严惩司空熏,那么其他的人想必就不敢为仗马之鸣了。”

  一软一硬,打一巴掌再给个枣吃,倒也可以。马云点点头。

  范质继续说道:“司空熏欺上瞒下,收受贿赂,横行南平,南平百姓对其是敢怒而不敢言,现在王爷若能重罚司空熏,以平民愤,那么王爷收拢百姓之心,就容易的多了。而且,司空熏贪污**,家里应该聚敛了不少钱财,若能夺其财,也是多少解了我们点燃眉之急啊。”

  马云看了一眼范质,心中乐极:抢人钱财,还抢的那么有理,这好事要是天天有就好了,他慢慢点点头,说道:“司空熏罪大恶极,死有余辜,那些贪墨的钱财自然充公,恩……,先生如何知道岳州钱粮不多呀?”

  范质笑道:“王爷,臣听说大王的命令只是对南平佯攻,吓唬吓唬南平王就算了。即然这样,王爷出兵花的钱应该就是岳州自己的积蓄了,岳州一州之地,又能有多少钱财啊。”

  马云哈哈大笑:“范先生,真是细微之处显文章啊。”

  范质谦逊道:“王爷能以一州之力,巧取南平,这份眼光胆识,更是让人佩服的五体投地啊。”

  看马云神色间颇有得意,又继续说道:“现今,南平三州转眼可下,王爷对今年过冬可有想法吗?”

  马云问道:“吴班他们正在千方百计愁粮,准备赈灾。”

  范质说道:“粮食当然要筹备了,不过以臣之见,既要筹粮,更要平抑粮价。”

  马云一愣,这话有点意思。《》

  范质继续说道:“自古官员向来都是出现饥荒才想到赈济,以臣看,这绝非良策。饥荒的出现,主要是因为粮价升高,而粮价升高,一方面是由于粮食歉收,而另一方面则是由于不法商贩囤积居奇,哄抬粮价所致。百姓买高价粮食,很快就不积蓄花光,最后官府不得不出面赈济。所以,臣以为要赈灾,首先就要平抑粮价,使不法商贩无利可图,同时,南平粮价向来都比淮南的粮价要略高一些,只要我们降低粮食上的税收,使商人有利可图,就有可能吸引商人从淮南贩粮而来,这样官府赈灾的压力就小了很多了。”

  前面的三条,马云并不认为怎么出奇,特别是第三条赵普很早以前就提出这样的建议了,只不过司空熏在光猛手上,还没押解过来。但是第四条建议,不得不让马云对范质刮目相看,好一片济世的经济文章啊。其实这也是马云对历史不了解,古代有识的士大夫可不是像后世文学作品里面那样不言利、不懂商的,早在唐代的时候,张说就曾经做过类似的事情。

  马云兴致勃勃,忍不住就往范质那边挪了挪身子。

  范质继续说道:“南平用的是铜钱,而我大楚用的是铁钱,王爷扫平南平以后,开始要改用铁钱吗?”

  袁世凯的时候有袁大头,国民政府有法币,在党的领导下,新中国实行人民币。这个货币不久代表着一个王朝的更替嘛,不是从一个侧面证明改朝换代了吗?换了货币,也免得老百姓怀念前朝,整出来些遗老遗少。

  因此,马云下意识的就点了点头。

  范质接着问道:“那么王爷可知这铜钱和铁钱有什么区别吗?”

  马云出门一般都是别人付账,大楚的铁钱他还真没见过,不过孔方兄还是见过的,想必铁钱也是这样吧。

  马云有个优点,比较谦虚、诚恳,关键性的问题,不知道就是不知道,他尴尬的笑道:“正要请教。”

  范质捋了捋胡须,缓缓说道:“钱帛一道,关系天下苍生,多少施政者,就是跌倒在这钱帛之上,牵一发而动全局,稍有不慎,就使富者更富,贫者更贫,进而饿殍遍野,海内沸腾,王莽等人便是前车之鉴。为上位者一定要了解清楚,臣试为王爷解说一二。”

  正文 第三十三章 定策(下)

  见范质说的这么严肃,马云也不禁来了兴致,催促范质赶快说。

  范质略顿了下,整理整理思路,说道:“我华夏百姓数以百万计,其中小民居多,这些人手中用的多是铜钱,而不是贵重的帛和白银。而朝廷也向来用铜作钱,这是铸造铜钱花费很大,向来有‘费四得一’的说话,而且铜制品价格极高,这样不法的商人往往会收敛铜钱,铸造为铜器。朝廷对此是屡禁不止。”

  马云一愣,***,这些老祖宗们还真是强,各行各业都有人才啊,什么事都想的出来。

  范质继续说道:“这些不法商人这么一搞,天下流通的铜钱就变少了,也变贵了。”看马云有点不太明白,范质继续说道:“比如,原来一匹布1000铜钱,现在铜钱少了,一匹布就可能只值六、七百铜钱了。”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