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五代逆天_崆峒007【完结】(902)

  于是,韩保正不仅不再宝鸡停留,在天兴城更是绕城而过,根本就不停留,一路上昼夜兼程直奔泾州!蜀军翻过杜阳山,取道普润县,然后沿着细水河直扑泾州的灵台县(今甘肃灵台县),然后在北上泾州(今甘肃泾川县)。韩保正前脚离开宝鸡县,周行逢就赶紧派人向远在渭州的马光猛通风报信。这内容只有四个字:鱼已上钩。

  杜阳山一带崇山峻岭,山路崎岖难走。好在蜀军本就习惯于山地作战,急行军起来既然比楚军还要快上一些。过了杜阳山,这地势渐渐开阔了起来,此时的西北高原还没有变成后世的黄土高原,一路上,横七竖八的山陇极多。在山陇之上,极目远眺,沟壑纵横,树木野草郁郁青青,一片生机勃勃。这本是夏日,可是从西北大草原上从来的厉风,轻而易举的将酷热气息一扫而光。风清气爽,惬意无限。可惜,孟昶兄不在这里,否则的话,他肯定会当场泼墨作画,然后在吟唱一篇诗赋。这哥们文学功底虽然不及李璟李煜父子,可是附庸风雅的心情却是一般无二!

  韩保正虽然是***出身,也算是打过几次仗的,特别是去年跟着“诸葛先生”王招远在凤翔好好的打了一个胜仗。当时大胜之下,也就是韩保正竭力建议王招远追击,结果中了埋伏,被周军嘁哩喀喳的一通乱打,给打回了蜀国去。中国有句成句:吃一堑长一智,希腊人也说过人不可能在同一个地方跌倒两次。按理说这次出兵,韩保正应该谨慎一些,毕竟上次惨败而归,正是他本人负责撰写“北伐经验教训”的总结报告的。那报告当然是言真意切、痛心疾首,认认真真的分析了北伐道路上存在的一些**。言犹在耳,可这位老兄却似乎有点淡忘了。从行军上来看,这位兄弟并没有吸取多少经验教训。其实不能怪韩保正,本来出兵之前,韩保正也想过,这一次出兵,一定要派出尽可能多的流星探马,最好是一里一报,不把这行军线附近的情况弄个清楚,就绝对不动窝。可是,马光猛的光辉成就,让韩保正眼红了,他一路上自顾着催促手下的兵丁们加快脚步,就把侦察这事儿给降低了难度。

  只是,由于去年哪一仗输的实在太惨了。进入泾州地界之后,韩保正还是含糊了一会儿,不过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他有点硬着头皮碰运气的意味儿,时刻准备着撒丫子就跑,说什么也不能像前一任督招讨王招远那样。在路上,一个老百姓一不留神的碰上了韩保正的大军,被正无所事事的斥候们,当场给扭送到了韩保正的面前。这百姓是一个老头,六十多岁年纪,胡子拉碴的,可是,韩保正不知道是那只眼睛看出来的,硬说这老头是周军的**细,对这老头一顿的严刑拷打,最后实在是什么也问不出来,这才放了已经奄奄一息的老头。

  经过这一闹腾,韩保正胆气稍稍壮了点,更是卖力的催促这人马前进。这一路上都是风平浪静的,一个周军的人毛也没有见着,倒是抓了不少的百姓。渐渐的,灵台县县城已经在天边若隐若现了。前部的赵彦韬距离灵台县只有10里路程了!

  “禀报大帅!灵台县城门紧闭着!城头上虽然**着周军的旗帜,但是城楼上并没有发现什么周军。标下捉到几个百姓,都说原本驻扎在灵台的周军,今天上午已经向泾州方向撤走了!”斥候回禀道。

  “哦?这就是说灵台县是空城一个了?”韩保正回问道。

  “禀大帅,是这样的!”

  “既然如此,那它县城城门为什么是关着的?县中的乡老应该已经开门迎接本帅才对,又怎么可能关着城门呢!”韩保正问道。没吃过猪肉,总见过猪鬃吧。韩保正从军多年,怎么说也打过胜仗。自己又不是蛮族,对方的守军自知不敌,自然可以逃之夭夭,可是老百姓不可能拖家带口的跑路啊。对方城中有名望的乡老,肯定应该打开城门出城迎接才对,怎么可能闭着城门呢!

  “这。。。或许是惧怕元帅的虎威吧。”斥候拍马屁道。

  很显然这个马屁没有拍准,不仅没有拍到马屁股上面,反而拍在了马蹄子上。韩保正脸色一绷,厉声道:“还不赶紧去查!”

  “大帅,您看要不要派1000人马,攻城试试看!”山南节度判官张廷伟建议道。按理说节度判官和节度使向来应该是不和的,因为这样才可以让朝廷从中掌控。不过这藩镇到了五代时期,特别是到了五代后期,列国都想了各种各样的办法,将节度使的大部分权利都收归了中央。十国藩镇之祸要远远小于五代的藩镇。孟昶亲政之后,用的都是自己人掌控天下兵马,这张廷伟、韩保正都是***,关系也不错。

  这个建议相对来说比较谨慎,应该是可行的。如果灵台县里真的没有人了,那别说1000人马了,就是100人马也能把灵台县给拿下来,如果。。。万一灵台县里有埋伏,这1000人马损失了,也不算是什么。毕竟大部队还在嘛!

  不过张廷伟的建议,却没有得到韩保正的立刻响应。为什么?虽然两人关系不错,可那是私交,轮到公事上来说,韩保正对张廷伟确有一些疑虑。为什么会有这些疑虑呢?这还是要从上次北伐说起,当时凤翔大捷之后,除了他韩保正之外,就张廷伟最积极支持追击,而且张廷伟不仅仅是追进,他要建议王招远扩大打击面,派人北上取泾州。结果派去泾州的将军孙遇,反戈一击,跑到泾州城下直接投降了,还引着泾州的周军南下抄了王招远的后路,要不然蜀军也不会败的那么惨。而且,事后总结起来,韩保正觉得王招远确实犯了错误,可是导致王招远错上加错的就是这张廷伟,这家伙整个就一馊主意大王,坚决不能听他的。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