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后锋_古龙岗【完结】(354)

  “你们马上就要回去重掌军队了。不适应也得适应。”孔有德突然叹了口气:“不说别的,咱们都是当初毛大帅使出来的兵。以前不管是为敌为友,如今能有机会重新聚到一块儿,也算是缘份。你们是水师,我们是陆军……以后想要重聚恐怕就难了。”

  “我们来的时间短,知道的事儿也不多。那个……哥,”尚可义又看向了尚可喜,目光里有些不确定:“楚大人真的打算夺回辽东?”

  “你说呢?”尚可喜反问道。

  “我总觉得这事儿有点儿不着调。那些鞑子可不好惹。以前你们能打胜仗,那是因为地利,可现在,你们连地利也没了。再跟鞑子兵碰上,那就是硬碰硬。这年头,能跟鞑子兵硬来的,我还真不知道有谁。别说关宁军了,关内最能打的卢象升,听说他也不愿跟鞑子硬干,还是被祟祯逼着跟多尔衮动了手。结果,全军大败。就算小北荒的士兵训练有素,可比起那些鞑子,恐怕还差那么几点儿。”尚可义说道。

  “你说的没错,论单兵作战能力,小北荒的士兵比起那些久经沙场的鞑子兵,确实有点儿不如。可打仗不是只凭个人的勇武就行的。”尚可喜笑道:“其实,我以前刚来小北荒的时候,也跟你想的差不多。总以为能稳守小北荒,不要被鞑子打过来就算不错了。可事实呢?咱们不仅守住了自己的地盘儿,还打到了鸭绿江。……兄弟,你们来的时间还短,学东西的时候也有些心不在焉,也不适应咱们军中现行的制度,所以,不了解这其中的真正奥妙。不过我可以告诉你,皇太极那伙子人,他们的战略战术思想,比起咱们小北荒,不知道落后几条街呢!他们……成不了气候!”

  “大明都被打得节节败退,小北荒人口也不过就是比八旗多一些,你们就这么有信心?”李惟鸾奇道。

  “信心是打出来的。”耿仲明笑道。

  “这话我怎么觉得应该是由鞑子那边的人说了才让人觉得可信呢?”李惟鸾苦笑道。

  “呵呵,李兄,这你可就真错了。不过,我估计也用不了多久,你就能明白我们的意思了。……”孔有德神秘地笑了笑,似乎早就忘了当初李惟鸾也是跟着黄龙把他封锁在登州水城,险些让他就此玩完儿的“罪魁祸首”之一,“实话告诉你,楚大人压根儿就没打算让他皇太极喘过气来。他们不是刚刚到关内抢了一通么?抢了那么多东西有什么用?马上就得全吐出来。”

  “什么意思?”李惟鸾来了兴趣,急忙问道。旁边的尚可义听到这话也立刻伸长了脖子。

  “呵呵,”孔有德笑了两声,看着李尚二人期待的眼神,却突地话音一转:“军事机密,无可奉告!”

  “……”李惟鸾的脸色登时就是一窒。

  “孔哥,你耍我们玩儿呢?”尚可义有尚可喜这一层关系,倒是没有太多的拘束,立时不满地说道。

  “呵呵,不是耍你们。只不过这事儿才刚开始没多久,参谋部有令,不得有所泄露,否则军法从事!兄弟我也是没奈何呀。”孔有德面上笑着,暗里却是一副苦相,其实,具体的事情他也不清楚。只不过是偶尔去见楚钟南的时候,他听到过一点儿口风罢了。

  “不得泄露你还提点我们?”李惟鸾恼道。这家伙该不是存心报复当年自己跟着黄龙打他的事儿吧?

  “嘿嘿,这不是想给你们一点儿信心么?”孔有德干笑着摆了摆手:“别急,顶多再过两个月就见分晓了。”

  “不行,你得马上……”

  尚可义继续逼迫,这时,耿仲明却突然一声怪吼:

  “哈,上钩了!”

  第二卷 东北三国志 第一百六十九章 一箭之仇

  祯十年,亦即清樂德二年,三月。

  张家口。

  范永斗呆呆地坐在自己家的书房里,两只眼睛死死地盯着书桌上那一撂撂的帐本,虽然正是春寒之时,可他头上的冷汗不住地由额头顺着脸颊流下,就像是一条条小河一样。

  “最后一批粮食已经运出去了,姓卢的,我们运出去了……”

  ……

  范永斗,祖籍山西介休,历代一直于张家口讨生活。在明朝初年,范氏就在张家口和蒙古地区做生意,历经七代,传至范永斗成为张家口地区对满蒙贸易的汉族大富商,时人称其“贾于边城,以信义著”。范家,也成了张家口最有实力的几大商家之一。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大明王朝日益腐朽,身为商家,范家也看出了这个王朝已经是大厦将倾。当然,虽然有这么个想法,可他们却还是不能肯定。不过后世马克思的一句话说的好:一旦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家就会大胆起来。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为了百分之一百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死的危险。

  范家的所作所为,就是这句话最真实的写照。

  从万历年间开始,居于东北的女真族便开始了军事扩张,但由于和大明王朝的敌对关系,女真人所需要的军事、生活物资,只能通过张家口的贸易市场获得,也就是以张家口为基地运转过去。范家在范永斗的带领下,没能压抑住自己对这些利益的渴望,或许,在他们看来,所谓的民族大义,国家兴亡跟他们这些商人根本就没有任何的关系。于是,范家和其他七家商人开始做这方面的生意。按照后世清朝的记载,他们“与辽左通货财久著信义”。而跟女真人的通商,也使得范家和另外七家不仅获得了爱新觉罗家族的好感,也为自己赚取了巨大的利润。后世,满清定鼎中原,顺治就曾特招这八家商户的家主前往北京,赐宴赐服赐官。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