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长孙皇后_隽涓【完结】(16)

  谁也没想到,一切都来不及了。陡生巨变,猝不及防。一旬后,圣旨下:纵虏为患,严重失职。使臣快马直奔晋阳,拘捕太原郡守李渊斩杀马邑郡守王仁恭。押送江都日迫在眉睫,搅乱了一盘好局。李世民连夜探监,剑眉深锁:“父亲,劫狱起事吧。”李渊缓缓摇头:“四千班底被高雅君毁了一半,降卒尚未驯服,军权在高王手中,我已入狱。现在是李家最风雨飘摇的时候,你举事谁会响应?镇静,二郎,不要自乱阵脚。没人能灭了李家,除了我们自己。现在该静观,而非行动。行动该在判断后。”李世民半晌静默。这种等待是无奈时的被迫袖手,而非布局时的审时度势。风险与杀机比进攻时还浓重,却无法主控,甚至无法厮杀,只能等待。无法驾驭的恐惧充斥胸腔,眼睁睁看着无能为力,时日煎熬人心滚沸。“男人应该不动如山。”李渊望着强抑着儿子,静静说道,“二郎,我从不担心你的勇敢与智谋。只是,没有忍耐,成功只是一句空话。”“父亲……”李世民猛然抬头,隐隐泪光闪动。“儿子,你想成为英雄还是王者?”李渊倒微微笑了。英雄是直抒胸臆的传奇,王者是百炼成金的至尊。“军权!我们必须夺回军权!现在王威高君雅尚未见疑,不会害我。皇上的心思还不能轻易断定,为父觉得路还未走绝,值得一搏!”李世民怆然点头。李渊赌对了。戏梦般荒谬。三天后,新使臣快马加鞭星夜抵晋阳,赦免李渊王仁恭,官复原职,统领旧部。原来马邑校尉刘武周据汾阳宫勾结突厥举兵反叛,急需镇压。李渊与王威、高君雅将集兵讨之。李渊乘机以太原守军兵力不足而就教于两位副留守。二人无计可施,只好自动提议就地招募新兵。李家损失的兵马又补回来了。李渊立即命李世民与刘文静及门下客长孙顺德、刘弘基各募兵,旬日间众且一万,密遣使召建成及元吉于河东。这时,后知后觉的王威和高君雅也惊觉不对了。王高敦请李渊至晋祠祈雨。王威和高君雅决定:王威指挥其嫡系警戒城郊至晋祠,到时包围祭坛,逮捕所有官员;高君雅则同时在城内捉拿李家子孙门客,以晋祠生变为名抢过符信,解除李渊的兵权。早得密报的李渊决定先发制人。大业十三年五月甲子,李渊及王威高君雅视事晋阳宫。李世民提前伏兵于城外,扼要道,以备非常。天刚破晓,人刚到齐,开阳府司马刘政会急急闯入,大声禀告:“四面全是埋伏,有人要造反!”李渊接过一看,是告王高等暗中勾结突厥谋反。不容分辩,当即斩首。顺应情势,正式起兵。尘埃落定。屋内却一片狼藉。该收拾的都已收拾妥当。行军宜简,大多都遗下了。长孙一一清点完,转过身来,见世民立在屋中央,怔怔望着一屋旧家什。“世民。”长孙轻唤。“哦,”李世民回过神来,低叹,“能带就多带点吧,很多都是你的嫁妆,也是你舅舅一番心意。”长孙微微红了眼眶,默默摇了摇头。“这算什么,”李世民沉吟良久,也湿了眼眶,“一连串的荒唐。”“我起的局,我要的果。可这过程,真是荒唐。可笑的美人计,父亲的牢狱之灾,昏君的朝令夕改,这就是我的王国的基石吗?”“父亲不会怪你的。玄真那么精细的一个人,为何肯做这种事?就是看准父亲不会真的怪罪的。”长孙抱住世民,静静抚慰,“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李世民接口续念,轻淡深恸。“无欲……”长孙低低和着。终至默然无语,热泪回流心肺。手边尚能触及温热的身躯,是福。太原起兵,世民二十一,长孙十七。

  风云变7

  李渊起兵的消息迅速蔓延开来,李家子孙门客纷纷逃命会合。

  京城长安,繁华富贵地。

  灾险凶厄地。

  柴绍急得满屋子乱转,每每欲言又止,最终还是忍不住凑到李氏面前,陪着笑支支吾吾道:“尊公将以兵清京师,绍欲迎接义旗,恐不能偕,奈何?”

  李氏淡淡扫了他一眼,笑了:“公行矣,我自为计。”

  柴绍忙不迭的走了。

  李氏直奔鄠县,尽散家资,招引南山亡命,得数百人,起兵以应父兄。

  此时的鄠县,遍地盗贼,决非理想栖身地。可这已是李氏最好的选择了。

  崇山峻岭,深不可测。

  李氏仰头凝望,骏马前蹄轻轻的不安的敲着陡峭的山石。

  探子报:“有胡贼何潘仁聚众于司竹园,自称总管,未有所属。”

  李氏沉吟片刻:“是熟悉地形的本地人么?”

  “是。”

  “马三宝。”李氏轻唤。

  “小的在。”一个俊秀机敏的家僮快步趋前。

  “你敢去劝降吗?”李氏回头望向他。

  “敢。”清朗有力,目光明亮,不畏不避。

  “好。”李氏正容下令,“你一向长于辩才,就由你去陈说利害,劝降何潘仁。”

  “遵命。”揖别启程。

  所有的山贼窝都有相识的特点:隐蔽,杂乱,又警惕异常。

  马三宝任由山贼把他绑至堂前。

  抬眼望着大刀金马坐在虎皮交椅上的山贼头子,微微一笑:“寨主天圆地方,是福寿之相。眉心有痣,心存高远。可惜啊……”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