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碧血大明_魔菊【完结】(193)

  杜兵咧嘴一笑道:“别这样的眼神看着我。有些东西并不是我想到的,而是宋国师教导于我的。”

  顾恩君满是不解:“你何时见过国师?”

  杜兵凑近顾恩君的耳朵小声的道:“国师一直住在我府上。他一听顾将军入狱,便让我救顾将军出狱。只是不明白顾将军所虑,便将此番道理借我之口传于顾将军耳中。国师曾言,若是顾将军放下包袱,他必带将军去见另一明主。”

  顾恩君大吃一惊,想不到到处通缉的宋献策竟然还敢留在京师,要是给刘宗敏发现,必又是一番风波。这明主又是谁呢?我是该弃闯王而另投明主还是继续效忠闯王?可现在身处大牢,又如何能效忠闯王,只怕他一战败回来便第一个砍了我的头。

  正在思虑时,又听杜兵道:“闯王今早已经率军十万出征山海关。国师曾言,此次闯王必定惨败而回。”

  嗡的一声,顾恩君脑中一阵炸响,闯王还是攻打吴三桂了。脑海中顿时出现,头留小鞭子面目可憎的满洲野蛮人骑着马手挥长刀到处屠杀汉人,最后统一中原,所有汉人都向满洲低头俯首称臣,数代汉人为其奴役。

  杜兵似乎知道顾恩君所想,慢悠悠的道:“国师曾言,若是顾将军愿意相信天命,不想汉人被满洲人奴役,必须再择明主。”

  天命?我可以相信么?

  破军三千万

  第一百四十九章、战前风云

  第一百四十九章、战前风云

  一处高岗之上,李自成骑在一匹毛色乌黑极为神俊的高头大马之上,手执马鞭,看着下方浩浩荡荡的军队,不知所思何物。

  路过高岗的士兵皆是用满是尊敬和爱戴的眼光投向马上的李自成。

  李自成带领陕西的子弟兵与大明官兵周旋,每次战争皆是冲在最前面,手中宝刀斩敌无数,每每成为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在大顺军当中,人称战神。

  看着雄纠纠的士兵走在弯延的道路当中,连绵起伏,李自成又想到初始之时,只有十多名子弟兵跟在身边逃往深山老林,再到聚首百万士兵对大明官兵对抗,一直到夺取大明心脏京师。心中豪气再起,一挥马鞭沉气吐声道:“大顺必胜!”在内气鼓荡之下,尤如春雷,滚滚传向远处。

  “必胜!必胜!………”

  众将士随即大声附和。二十万大军的怒吼汇在一起,声势浩大之极,震得山中密林鸟飞野猪跳。

  李自成哈哈一笑,李岩的反叛、宋献策的抗命、顾恩君的责骂以及所有的不快皆在众将士的吼叫声中烟消云散,有这些将士足矣。

  刘宗敏驱马来到高岗处下得马来,悄然的走到李自成的身边轻声道:“大王,天黑前当可到达永平。”

  李自成轻轻点头道:“永平山势险恶,若在黑夜行军,必给吴三桂的关宁铁骑所乘。传令下去,离永平三十里处安营扎寨,多派斥侯。切勿如上次般给人烧了粮营。”上次刘宗敏奉李自成之命带兵五万佯攻山海关,却是给吴三桂借助熟悉地势之利,派人烧了粮营,尔后用二千关宁铁骑将刘宗敏的五万大军打得溃不成军。等到刘宗敏收拢残兵之时,才发现人马生生少了两万之多。自然少不了给李自成责骂一顿。

  刘宗敏脸上闪现一丝尴尬,独目中更是闪现狠厉之色,却是深深低下的头以防给李自成发现,沉声应道:“臣遵命。”

  李自成看着刘宗敏远去的背影,手轻轻一招,一名年轻将领立即驱马向前朗声道:“义父,有何吩咐?”只见此将年约二十五岁,剑眉星目,一脸刚毅,虽坐于马上,可从其挺直而修长的腰板知其人身材十分高大。身穿白色锦袍肩,披亮银盔甲,手提丈八红缨长枪,胯骑乌红大马,气势如虹,当真是一员虎将。能叫李自成为义父的当是李双喜。

  李双喜虽是李自成义子,却是深得李自成喜爱。李自成手把手的将自己成命绝学霸王功教与李双喜,而后者天资过人且聪敏好学,十四岁便随李自成上阵杀敌,年岁渐长,战斗经验丰富、功夫越加厉害,手中长枪成为大明官兵中的绝命枪,被人称为夺命枪。与李自成的侄子追魂枪并称为绝命双枪。

  李自成回头道:“阿喜,刘宗敏似乎有些变心了。从今日起,你密切注意他的一举一动。若是与满清有什么勾搭,不必顾忌,拿其人头见我。”

  李双喜双眉一紧:“紧遵义父之命。”

  李自成轻轻捻着胯下爱马的鬓毛:民族千古罪人?顾恩君或许你说得对。本王何妨不多作一些准备。刘宗敏这些日子闹得越来越不像话,是时侯好好打压一番。

  ----------

  永平是吴三桂的第一道防线;吴三桂给予了足够的重视。永平山势险恶,实在是易守难攻之所。只是吴三桂兵力不足以在永平、山海关两地布防。

  靠当地绅豪组织起的民兵也凑成了三万之众,只是未经过正规训练,战斗力不强。若是遇到战斗力强悍的流寇,只怕挡不住对方狠命一击。不过,若是能利用地势布置多些陷阱,当可阻挡流寇两三天。有着两三天的时间,援军必至。近在山东的兵部尚书史可法,远在南京的崇祯皇上也不愿山海关落入李自成或是满清手中。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