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碧血大明_魔菊【完结】(338)

  “由于今年特别寒冷,御寒之物比往年贵了近一半。棉衣卖到二两五钱银子,棉被卖到五两八钱银子。”

  “当真是暴利啊。以无本之棉衣棉被换来如此多地银两,实在是好买卖。”崇祯心中怒火腾的升了起来,也不由想起马克思的一名话:当资本家有了1%的利润,就敢践踏任何法律;当有了200%的利润时,就敢犯任何罪;当有了300%地利润时,甚至敢冒死刑绞刑的风险。

  这些官员正是与那些资本家一般,律法再严也压制不住这些人贪婪之心。好吧,既然你们不怕死,那就试试绞刑地滋味。

  “杨卿,可曾查出是何人所为?”

  “臣不敢说。”

  “哦。”崇祯一愣,想不到竟然还有人强势到让户部尚书不敢开口,“卿不妨直言,朕绝不责怪于你。”

  “臣先行谢过皇上。”杨子荣拱手谢礼道,“臣让人暗中查访发现,这些物事皆是由明王府上流通出来。”

  “明王府?朱由?”崇祯有些疑问有些肯定。

  一旁许久不曾出声的史可法此时出言道:“皇上,臣这里还有一些信息。相信对杨大人地案件有所帮助。”

  “史爱卿请说。”

  “臣刚从山东左良玉传来的兵报,他们在烟台港截获两条私自出港地货船,船上所运皆是棉衣棉被。经审讯,从那些人口中得知,这些御寒之物正在运往满清做买卖。”

  “什么,两船装满棉衣棉被的货船竟然要与满清做买卖?”崇祯实在怒极,拍案而起,“何人?竟然私下做那汉奸之事?”

  开新卷了,嘿嘿,求推荐票。

  卷四、三足鼎立势-卷五、勇义铸碧血 卷五、勇义铸碧血

  第二百三十三章、福王由崧

  五、勇义铸碧血

  第二百三十三章、福王由

  “何人?竟然私下做那汉奸之事?”崇祯实在怒极,拍案而起,“难道不怕杀头诛九族之罪?”

  见得崇祯震怒,杨子荣与史可法皆不敢出声表态。

  崇祯站了起来,背手轻轻的踱起步来:“嗯,与我等身处南方,也是如此严寒,满清地处北方,严寒当是更加严重,说不定不仅牛羊就连贫苦百姓也在大范围的死亡,若是这两艘棉衣棉被卖至满清,啧啧,不知又要救活多少满清野蛮人,等得来年春天,这些原本就要死去的野蛮人就多砍杀朕大明的勇士。雪中送衣被,这一笔买卖,只怕是赚翻了。”

  “皇上估计十分准确。”史可法补充道,“在严刑~问之下,船上的人交代,这两艘船上之货物在大明境内也不过十五万左右的银两,可到了满清,起码可卖得五十万两银子。”

  “五十万两啊。可是相当于南京城三个月的赋税。”崇祯咬牙切齿的道,“却是不知要毁掉多少士兵性命。看来朕是太善良了。史爱卿,你务必在最短的时间内查出货物的卖主是谁?”

  “回皇上。刚才臣曾道,臣提供的这些信息。会对杨大人的案件有所帮助。”史可法回道,“臣已经查明,这些货物同样是出自福王府。”

  “又是福王府?朕的堂兄还挺能折腾的。”崇祯慢慢的道。

  福王朱由,乃是明神宗朱翊钧之孙,明熹宗朱由校、明思宗朱由检堂兄弟,福恭王朱常洵之子。当年,洛阳被李自成的农民军占领以后,朱常洵因体胖不能翻过城墙,而世子朱由却在大臣的护卫下越城而逃,朱常洵被杀以后,他世袭福王爵位。

  按照原来历史的进程,明思宗朱由检在北京景山上吊自杀后,这位福王朱由在南京被拥立为皇帝,定年号“弘光”,国号依旧为“明”(南明),史称“南明”。只不过在位2年,会与清军作战中被叛将田维乘出卖,进而押送至北京斩首。

  这个福王与原来历史上地崇祯相比。简直是一个天一个地。据史记载。朱由是一个十分昏庸腐朽地皇帝。整日只知吃喝玩乐。沉~于酒色之中。不理朝政。实在不愧为史可法在给马士英地信中所写“福王七不可立”——贪、淫、酗酒、不孝、虐下、无知和专横。1644年除夕。也是这天。当清军南下之际。他却在群臣面前感叹“后宫寥落。旦新春南都无新声”。下令广选美女。由于纵欲无度。还命人替他捉蛤蟆配制春药。南京地百姓叫他“蛤蟆天子”。南明政治十分腐败。内讧不断发生。风雨飘摇地弘光小朝廷内。又闹起了一些宫廷案。如大悲案、太子案、童妃案等。加速了其灭亡。

  以上便是崇祯对这位从未见过面地堂弟地认识:“现今福王居于何处?”

  “回皇上。福王现居于江西南昌。”杨子荣看得崇祯脸上地疑惑便解释道。“当初。京师沦陷之时。各路王爷以为皇上必、必不能幸免。于是纷纷赶来南京。准备争夺帝位。却是不料天佑皇上。而且皇上先于其他人赶至南京。看得皇上神威夺得左良玉兵权。又起用能人之后。纷纷退回各自属地。福王府失去洛阳。于是上表要救重新建府于江西南昌。当其时。臣还拿此奏折于皇上审批。”

  “哦。朕也忘记此事了。”崇祯又问道。“那福王府可是大兴土木新建地?”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