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追寻失落的圆明园_汪荣祖【完结】(12)

  ---------------

  如果说明清园林综合了传统中国的园林艺术,则圆明园综合了明清园林的成果。事实上,兴建圆明园的时代,中国园林艺术早已成熟。这个时候正好是清朝的鼎盛期,富裕与专业技术的炉火纯青让清朝得以创造出不管在风格上还是在壮观上,都无与伦比的帝王宫苑。整体而言,圆明园是建筑在平坦的土地上,它是一座离宫别苑、景色围绕、园林美化、人造山石,以及庙堂、书院、图书馆等不同功能的多个建筑群的综合体。所有人工建筑都根据传统复合庭院的南北走向的形式,而东西走向联结的建筑就比较少。圆明园秀丽的园林景色,是由白色的墙、黑灰色的瓦、粟棕色的柱子、栏杆、吊饰、小山丘、湖泽、花卉、树丛等所组成。在园里有几百个漂亮的景点,其中有四十个最佳的景点是由乾隆皇帝亲自选定的。他精挑细选出绝佳的景观之后,对每一个景点命名并题署一个优雅的名称和一首解说缘由的诗。乾隆皇帝还指示宫廷画师为这四十景作画,成为一套画集,这些画册因为保留了圆明园的风貌而闻名世界。

  从圆明园的大小、多样性和复杂性来看,圆明园实际上是由各种建筑形式所构成以配合整个园林。主要的建筑形式大致有以下几种:

  一、堂,在圆明园建筑里的主殿,或者在特定景点附近的主建筑,通常都是依照天子格局朝向南方,前面有宽阔的空间。一般来说,中国的殿堂是以圆木柱建成,挑高、宽敞和开放,以观赏四周的风景。在圆明园里面有几个著名的殿堂,包括绮春园的清夏堂和长春园里最大的欧式建筑海晏堂。在这座帝王宫苑里,最引人注目的肯定是正大光明殿,那是根据紫禁城里面原来的主殿复制出来的。

  二、亭,它的本意就是中途在此停留的意思,是设计给人在游园的时候作为休憩和欣赏美景之用。计成对此表示:“亭无固定形式。”但不管是哪一种形式的设计(包括方形、圆形、六角形、椭圆形、八角形、扇形、梅花形状等),亭的每一面都是开放的,以呈现最大的视野。因此,亭通常坐落在景色最好的地方,特别在山顶、林荫之间和水岸边,一点都不让人意外。亭之大小和形式都是配合周遭的环境。从圆明园里众多的景点来看,园里的亭子有各种形状和设计,举例来说,五竹亭是其中最为珍奇的亭子。

  三、台,是高耸没有屋顶的平台,由一堆石头或厚木板所打造。台多建筑在精挑细选的地点上,主要是要让游人可以欣赏远方和近处的景色。一般来说,台位于高地或湖边。在圆明园里邻近皇家起居室的环湖九岛上的牡丹台就最为著名,因为皇室的三朝天子:祖父康熙、父亲雍正和儿子乾隆,曾经在这里会聚一堂而传为佳话。

  四、楼,一般来说是有两层楼高和呈长方形,坐落在山丘和湖畔之间,透过开放式的窗户来捕捉自然美景。虽然楼的建筑在圆明园内非常普遍,但乾隆皇帝特别喜欢著名的四十景之一的“染霞楼”。

  五、阁,是四面具有开放式窗户的多楼层建筑。包括圆明园里主要的图书馆文源阁在内的许多图书馆建筑都被称为阁并不足为奇。

  六、榭,建筑在水畔或花圃旁边的景点,由于许多台榭都盖在水边,因此通常被称做水榭。在圆明园里最大湖泊—福海的周边,就有非常多的水榭,像福海南端“澡身浴德”里的的澄渊榭。

  七、园廊,是既长且通风的走道和回廊,连接各个景点之间的干道和支线,让走路的人不受天气变化的影响。回廊有很多的类型,以外形来区分的话就包括直长形、波浪形和蜿蜒形,若以功能来区分的话,包括开放式、两层式、依山起伏式和水畔回廊等。双排回廊是两条回廊贴在一起,中间由一堵装有花格窗的墙划分开来,给人有层次和意想不到的感觉,虽然一般园林很少采用,但在圆明园里却随处可见。

  八、轩,参照中国古代马车的样式,看来宽广高挑,所以被称做“车轩”,它们盖在既高且阔的空地上来取得最好的视野。最非凡独特的轩要算是长春园里的淳化轩,那里是乾隆皇帝用来展示他珍藏的著名《钦定重刻淳化阁帖》石刻的地方。

  九、斋,是给人在一个清静的环境下,独自闭门来自我反省或沉思用的,有点像欧洲的教堂气氛,那里可以让人寻找心灵上的慰藉和宁静。规模小的书房或图书馆也可以称为书斋,让园林的主人可以独自看书和写作。再者,斋在中国的传统里,是祭祀者在拜神或祭祖之前,在禁止吃肉、饮酒和敦伦时期暂住的地方。清朝的皇帝就经常使用圆明园里的斋,作为私底下自我反省,以及祭拜之用。

  十、房,是一个包含起居室和睡房的私人住处。有些在圆明园里的山房就非常之大,例如四十景里的“接秀山房”。

  十一、舫,是为了欣赏美景和嬉戏而建造。最有名的陆舟是石舫,首先建在清漪园里的昆明湖上,是今天颐和园里游客喜爱的景点之一。

  十二、馆,是非正式的住处,通常是作为阅读和艺术创作的地方。在长春园里,乾隆皇帝就盖了一座引人注目和十分有趣的玉琅朗馆,它坐落在一个岛上,由一条蜿蜒的桥连接起来。

  在圆明园里各式各样的建筑之中,没有一个个体是孤立的,而是结合各种复杂和不规则的亭和台,或楼和阁,或一群不同的建筑和庭院,呈现出整体园林的雄伟面貌。事实上,四十景里的每一个景观都是混合了各种不同的建筑风格。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