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民国军阀派系_陈贤庆【完结】(102)

  刘湘势力被遂出重庆之后,刘湘与袁祖铭公开决裂。刘湘自度势单力薄,决定联合在“统一”之战中兵败奔赴汉口投靠吴佩孚的川军将领杨森,共同驱袁。杨森也想趁此机会东山再起,于1926年3月1日返回川东万县,召旧属六部来归,渐达八万余众。4月20日,刘湘部师长兰文彬发出讨袁通电,刘湘、杨森、赖心辉部师、旅长联名通电响应,驱袁之战爆发。5月5日,川军兵上川东、下川东两路,由刘湘、杨森分别统领,夹击重庆,川军另一将领刘文辉亦在川南发起进攻。5月18日,刘、杨联军兵临重庆。面对川军联合进攻,袁祖铭自度无法抵抗,于5月19日、20日将黔军全部退出重庆,移驻南岸。5月21日,川军占领重庆。5月24日,袁祖铭向川军请求,准许黔军于5月25日全部从南岸退出,取道回黔,希望川军五日内不加攻击。川军允许。5月28日,黔军全部退出南岸。6月上旬,黔军全部离川返黔。

  当袁祖铭被逐离川返黔时,贵州的军政大权已被以周西成为首的桐梓系所控制。袁祖铭已无立足之地。周西成,贵州桐梓人,1893年出生。早年加入清军。辛亥革命后,随贵州军政府都督杨荩诚之北伐黔军援鄂。1913年入贵州讲武堂学习。毕业后分入黔军,历任哨官、连长、营长等。1922年1月,周西成乘黔军第一混成旅旅长窦居仁离职赴沪之机,逼走参谋长徐朝光,自称旅长。同年6月,率部入川,任四川讨贼第三混成旅旅长,并加入国民党。1923年11月,周西成被孙中山委任为四川讨贼军第三师师长。1925年2月,周西成被北京政府委任为贵州军务会办兼第二十五军军长。1926年6月,周西成出任贵州军务督办兼省长,原省长彭汉章下台。周西成是黔系军阀桐梓系首领,周西成主黔,标志着兴义系的最后结束。

  袁祖铭回黔后,已无力与周西成争斗。当时,广州国民政府举行北伐,袁祖铭亦乘机宣布加入国民革命军,参加北伐,被任为左翼军总指挥。但袁祖铭当时仍拥有两个军四个师,号称十万之众,一方面表示愿意靠拢革命政府,支持北伐,另一方面又与吴佩孚暗中勾结,企图占据湘西,进袭长沙。国民革命军第八军军长兼前敌总指挥唐生智令其部进攻宜昌、沙市,但袁祖铭借故不行。后查获吴佩孚委任袁祖铭为靖国军总司令并允许他组编十个师的秘密文件。国民政府令唐生智先剿灭袁祖铭,再图北伐。1927年1月,唐生智命令教导师师长周斓,趁农历年关请吃年饭之机,设宴诱杀了袁祖铭。其部属经过两昼夜激战,亦被唐生智消灭。

  袁祖铭部将彭汉章,原被任命为国民革命军第九军军长,参加北伐。1927年8月12日,亦在汉口被唐生智枪决。另一部将王天培(贵州天柱人),原被任命国国民革命军第十军军长。“四·一二”政变后,任南京政府军委会委员、东征中路江左军第二纵队指挥、第三路军前敌总指挥。1927年8月在徐州战役后被蒋介石召回南京囚禁,9月2日,被蒋介石秘密处死于杭州。

  五

  周西成是桐梓系军阀的首领。桐梓系的形成要追溯到1920年。当时,贵州桐梓县人周西成任黔军第一旅第十团第二营营长时,就将同乡毛光翔、刘楷森、江国璠 、王家烈等人升为连长,为桐梓系集团形成打下了基础。随后,他们利用西南军阀之间的矛盾,活跃在贵州、四川等地,抓住同乡和亲戚关系,逐渐发展。1923年,周西成组织“靖黔军”,又纠集了犹国材、侯之担、蒋在珍、车鸣翼等一批骨干分子,在四川涪陵召集军官会议,公开确定了“群(毛光翔号群麟)、绍(王家烈号绍武)、佩(江国璠 号佩玙 )、用(犹国材号用侬)”的继承序位,标着桐梓系集团正式形成。几年时间,周西成由营长升任团长、旅长、师长、军长,1926年6月1日,周西成担任了贵州省省长,掌握了贵州的军政大权。

  桐梓系集团高级文武官员,非桐梓人不用,时人有“无官不桐梓”之说。周西成对内加强统治,扩充军力,他将贵州陆军讲武学校改为贵州陆军崇武学校,刘其贤任校长,彭鸿业任教育长,严余春、钟山瑛等任教官,陈仲英、黄集成等任大队长,大量培养各类军事人材。对外,周西成联合两广,对抗蒋介石。蒋介石对周西成这股割据势力怀恨在心,欲除之而后快。蒋介石屡次挑起贵州内部和滇黔两省的战争,但未能达到倒周西成的目的。1928年秋,蒋介石终于找到机会,指使第四十三军军长李燊 回黔倒周。

  李燊 ,号晓炎,贵州贞丰人,1889年出生。早年入贵州陆军小学,毕业后投黔军袁祖铭部,历任排长、连长、营长、团长、师长。1926年北伐战争开始后,被委任为国民革命军第七军军长。后所部被改编为第十六军,后又改为第四十三军,李燊 仍任军长。袁祖铭、彭汉章、王天培相继被唐生智、蒋介石杀害后,省外黔军只有李燊 一个军。李燊 率部长期在外征战,深感孤军在外的危险。周西在对李燊 部不仅不容,而且为了削弱李燊 的实力,派人收买其部属,这就促使周李矛盾更加尖锐。当时李燊 的部队驻守宜昌,旅汉黔人主张周李合作,共赴时难,进行了多方调解。周李双方遂派代表协商,于1928年初达成了《周李协定》。该协定规定第二十五军和第四十三军在兵员、军费、武器、情报等方面互相支持。根据协定,两军在宜昌组织了联合办事处。但是,此协定不过是周西成的缓兵之计,不久,即被周西成撕毁。在蒋介石的策动和支持下李燊 决定率这回黔倒周。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