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蒋氏家族全传_朱小平+吴金良【完结】(230)

  但是,光能苦干也不行。比如邓文仪,邓文仪是南昌行营调查科长,这个科是比复兴社成立还要早的特务组织。康泽、桂永清、郑介民等都是黄埔老大哥,论资历才干、职务,都不在戴笠以下。

  究其主要原因,是戴笠沾了浙江籍的光。蒋介石是极重家乡关系的人。他用人原则首先不仅要有才干,而且必须是亲信和忠实可靠。蒋介石的大原则是:凡亲信、故旧、学生皆可重用,但极要害的部门就必须是这些人中的浙江籍人去掌握。邓文仪、康泽、桂永清,郑介民等虽然都是他的亲信学生,忠心耿耿说一不二,又都是黄埔老大哥中的出色人材,但籍贯都不是浙江人。如果把他们和戴笠的籍贯一比较就清楚了:

  邓文仪:湖南人,黄埔一期。

  桂永清:江西人,黄埔一期。

  郑介民:海南人,黄埔二期。

  康泽:四川人,黄埔三期。

  戴笠:浙江人,黄埔六期(未毕业)。

  由上列表可以看出,戴笠在任何方面都无法与其他人抗衡,只有浙江籍这一项占了最大的便宜。很多黄埔系学生认为蒋介石此举出乎意料,其实蒋介石还有更深一层的考虑。

  蒋介石经过深思熟虑,认定戴笠在黄埔系中资历浅倒是一个好处。正因为资历浅,难以形成势力,对蒋介石不会构成威胁。也正因为资历浅,除了效忠蒋介石外,没有别的出路。蒋介石的一贯做法是,对特务的使用,权力可以很大,但地位、职务。官衔不能太高,只有这样才能防止反客为主,可能随时予以抑制。所以,与其他人相比,只有戴笠是最适合的人选。蒋介石的这些想法在实践证明是正确的,戴笠后来确实对蒋介石死心蹋地、感恩戴德。忠贞不二。但蒋介石直到戴笠死去,也仍然只给他少将官阶的军统局副局长一职(中统徐恩曾临撤职前也只是个副局长)。尽管戴笠、徐恩曾的权力大得吓人,但地位、官职始终不高。

  另外,蒋介石极重视特务工作,他一直强调:“担任这项工作领导职务的人,对特工活动要有非凡的悟性,对领袖的心理要善于揣摸和体会,执行任务要坚决、不讲价、服从指挥、没有杂念,而且还要发挥主动性。不仅要精明强干,还要忠诚、驯服,易于驾驭,更要对异己残酷打击,不能手软,有丰富的社会经验,对三教九流都熟悉,这些品质,蒋介石经过多年考察,也认为戴笠体现的最明显。

  蒋介石的这一选择,使得戴笠开始崭露头角,使军统超过了中统,成为一个异常庞大的为蒋介石统治服务的特工王国。戴笠也大展身手,充分发挥他的潜质和特工才干。其实,就是瞧不起戴笠、想与他竞争的人如邓文仪,也不得不佩服戴笠。他曾感叹说:“我对特工到底是外行,太不行了,要做希姆莱只有雨农(戴笠的字)才够格,我只有甘拜下风。”

  邓文仪做特务调查科长时,戴笠还真是一个“小瘪三”,以邓的资格发这样的感慨,可见蒋介石并没有选错人。

  4.境外追杀汪精卫

  抗战初汪精卫叛国附逆后,蒋介石在制裁暗杀汪精卫的密令中指示的很具体:

  一、立即对怀疑与汪精卫出逃的人如交通部次长彭学沛、教育部常务次长张道藩等人,由军统审查控制。

  二、对怀疑协助汪精卫出逃的云南省政府主席龙云进行监视。

  三、立即制订制裁计划,迅速布置,必须抢在汪精卫离开河内至南京筹组伪政府之前将其杀掉。

  四、做好准备之后,等候蒋介石本人下达具体行动时间。

  戴笠奉蒋介石密令之后,马上采取了行动。

  前两项好办,分别派军统所属各站、组对彭学沛、张道藩等人予以监视。

  后面制裁的汪精卫的计划就不太好办。戴笠深感棘手,尽管他和军统对于暗杀轻车熟路,在布置、策划、行动各方面有积累已久的丰富经验。但这次不同,出国在国境以外组织暗杀,仍没有把握。

  而且更令戴笠棘手的是,汪精卫虽然逃到河内,并发表响应12月22日日本首相近卫的第三次招降声明的“艳电”,尽管汪精卫一直组织“低调俱乐部”,热衷和平运动,但人们大多不相信位居中国第二把交椅的国民党副总裁,会舍此甘当汉奸。所以蒋介石虽然命令戴笠予以制裁,但尚需最后由蒋介石亲自下命令才可实行。蒋介石还同时抱最后一线希望,在未公开开除汪精卫党籍和职务之前,只说汪精卫去河内治病,并派外交部长王宠惠、汪精卫的挚友陈布雷等亲往河内劝其归国。所以汪精卫尚未公开宣布投敌,戴笠也不能公然从事,万分谨慎,分寸不好掌握,万一又重蹈暗杀唐绍仪的覆辙,导致重大后果,戴笠是无法交待的。

  但戴笠又不能不做准备,他只能全力以赴,不计困难。

  在蒋介石劝说汪精卫无效,下定制裁决心后,戴笠更只能拼死一击。

  原先蒋介石下达任务和命令时,曾考虑由郑介民亲自去河内指挥这次行动。但戴笠却向蒋介石提出建议,因这次行动是蒋介石交办军统局的历来不曾有过的重大行动,郑介民虽为军统局副手,但多年来奉蒋介石之命主政军令部二厅,分管军统负责的谍参工作和军事情报工作,对军统局本身业务不太过问和负责,如由郑介民赴河内负责,还要先熟悉军统暗杀行动情况,恐怕对这次重大行动不利。另外,戴笠还有一个不便对蒋介石说明的原因,即郑介民在军统局内的胆小怕事、谨小慎微是有了名的,郑介民也很惜命,遇事往往不敢向前。戴笠怕郑介民在河内胆小惜命,误了大事。所以,戴笠主动自荐于蒋介石,希望蒋介石同意自己亲自出境,担任这次暗杀汪精卫行动的总指挥。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