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蒋氏家族全传_朱小平+吴金良【完结】(4)

  蒋介石年轻时即入军官学校,后又到日本学习军事,他身上始终保持着军人的习性。例如早睡、早起,不惯于熬夜,而喜欢在白天活动。他的所有日程安排都是在白天进行,晚上和夜间是从来不参加什么活动的。“一日之际在于晨”,是蒋介石笃信不移的格言。按照他的生物钟运行情况,每天早晨是他一天之中精神状态最好的时候,因此,他通常是利用上午的时间来做他必须要做的事。

  每天上午9时左右,蒋介石完成了每天的必修课,开始进早餐了。他的早餐食谱很简单,但食品的制作是相当精致的。他喜欢吃小点心,喜欢喝鸡汤。除此之外,他对食物并不挑挑拣拣。当然,出于饮食习惯,蒋介石对特制的腌盐笋和芝麻酱有着长久的浓厚的兴趣,与其说是他特别喜欢吃,不如说是他尤其喜欢这两种风味食品能经常地出现在他的餐桌上,以便他能看到它们。因为,这些都是他的家乡浙江奉化的小菜。士林官邸蒋介石的食谱并不豪华,甚至可以说是非常简单、随意,这反而成了士林官邸饮食上的一大特色。

  蒋介石的中餐和晚餐一般是五个菜,二荤三素或三荤二素,卫生、营养、风味三者兼顾,精是十分的精了,但说不上昂贵。而且,与夫人宋美龄格格不入的是,蒋介石一直对夫人所喜爱的西餐食谱不感兴趣,终其几十年的夫妻生涯,这是他们未能达成“统一”的习性之一。

  进人晚年的蒋介石,在生活习性上逐渐走向平和、淡泊,越来越像一个平民化的普普通通的老头儿。这一点,从他的许多生活小事上都可以看得出来。

  1984年11月5日的台湾《民主政治》第二期上,曾载有龙布衣的一篇题为《蒋介石是一个怎样的人》的文章,其中有这样一段:

  可是,老先生有时也显现他俭约的一面。来台后,他在世之时,苹果一直是台湾最昂贵的舶来水果;官邸客厅里常有水果一盘,最常备的,就是苹果。这些苹果固然有时是采买人员自市上采买而来者,但绝大部分是蒋家亲戚、元老旧部们到官邱探谒时,所带去的“心意”。有一次,蒋邸亲戚的几个小孩到官邸作客,老先生拿出苹果分给小孩,其中一个小孩说:“哇!苹果,一个三十块钱!”……当时一斤猪肉不过二十元左右,一担蓬莱米不到一百元,这是老先生知道的价格;当他听到了苹果一个三十块钱,就找官邸的采买来问:“苹果一个等于三四十斤大米,为什么要买这么贵的水果?”采买回答,绝大部分是来客送的,自已买的一年不到一两次;因为苹果比较不易腐烂变质,所以在没有人送的时候,也买苹果。老先生听了,才没有话说。以后,官邸的人员,曾发现老先生不止一次在点苹果的数字。有一次,点过觉得不对,他就问:“苹果一个三十块,是谁吃了这么多个?”侍从官说是“几个华兴育幼院的孩子给夫人送母亲节的手工品来,夫人叫拿去给孩子们吃。”老先生才“嗯”一声,没有追究下去。

  在大陆统治期间的蒋介石,一直过惯了依靠国家开支的享乐生活,作为“蒋、宋、孔、陈”四大家族之首,作为旧中国的首富之家,蒋介石在生活上的巨大开支究竟是多少?一向是无人知晓。也未见披露的。到台湾后,蒋介石以“总统”之尊,生活在士林宫邸,他的日常生活开支也是不必自掏腰包的。而进人晚年的蒋介石却突然节俭起来,这也许是他步人老龄、逐渐恢复普通老年人生活习性的一个标志。

  在政治上,蒋介石始终是个顽固不化地坚持其反动立场的代表人物。但从生命的意义上说,蒋介石毕竟也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而且是典型的受中华传统文化熏陶洗礼的中国人。持重、节俭这种传统的中华民族的美德在晚年蒋介石的身上得以复苏和回归,不也正说明了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巨大惯性作用吗?

  3.巨枭西去

  1974年11月23日,蒋介石从荣民总医院的高级病房搬回了士林官邸,在家里继续接受“总统”医疗小组的专家们的治疗。在士林官邸,蒋介石和他的夫人宋美龄一起度过了他们的最后一个圣诞节和元旦。

  1975年3月,蒋夫人宋美龄不顾“总统”医疗小组专家们的反对,听从了友人的建议,从美国请来了一位医生,专为蒋介石看病。

  这位来自大洋彼岸的美国医师在看了蒋介石的病历和有关检验报告后,提出了一个建议:立即进行“肺脏穿刺手术”,以便直接导出积存在蒋介石肺脏中的脓液以缓解病情。按理,这确是“釜底抽薪”的良方,比当时“总统”医疗小组的“扬汤止沸”式的保守疗法积极得多,也大胆得多。但是,这个建议却遭到了医疗小组主任王师模的坚决反对。王师授的理由十分简单“蒋介石已届88岁,照临床经验,这种年龄的老人根本承受不住任何大型手术。何况是蒋介石这种特殊身份的人物,一旦手术中发出并发症,那是谁也不敢负责的。

  然而,美国医师不考虑这些,尤其是美国佬心目中只有病人和病情,并没有病家是什么人、什么身份的顾虑。因此,美国医师一再坚持自己的意见,毫不退让。蒋夫人宋美龄此时又出面做主了。在听取了双方各抒己见的报告之后,宋美龄果断地做了决定:听从美国医师的建议,同意对蒋介石实施“肺脏穿刺手术”。宋美龄的头脑是清醒的,她知道孰轻孰重、孰利孰害。她说:“专家提出的意见很好,我们为什么不试试看再说?就这样决定了,我负全权责任!”宋美龄决心已下,她要把挽救蒋介石生命的最后赌注押在美国医师的身上。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