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甲申天变_短头发【完结】(129)

  黄得功现在和弘光系闹的不太和睦,这是事实,按理说在太子力陈的这个关键时刻,黄得功应该给太子以支持的。在这个时候拉太子一把,他日太子登基开辟新朝,首拥之功是跑不了的。

  奈何黄得功就是迟迟不见动静,既没有派人前来辨认太子的真伪,更没有派兵过来收复舒城,就好像完全不知道这里发生的事情一样。

  “这帮子迂腐的家伙,”李四很为东宫诸人的过分谨慎感到好笑,黄得功那么没有消息就是最好的消息,就算是太子因为阅历的关系看不到这一点,那些学官不可能不明白这个吧。

  虽然黄得功和弘光朝不大对眼,终究是不好明目张胆的表态支持太子,这已经是等于默认了太子的行径。

  那些学官,包括杨廷麟在内,其实早就看清楚这点的。只是在他们心中,太子始终是忒重要了,,没有万全的把握还真舍不得把太子送进南京这个“险地”。

  太子去了南京,弘光就敢不问青红皂白下黑手?就算是弘光帝是混蛋,他手下的那些家伙可没有这么混蛋,这么明显的事情还是不敢做的。

  不过李四也没有劝太子更积极一点的意思,随着时局的发展,他们会采取行动的,现在还不到紧急的时候呢。

  何况李四已经忙的脚底板打屁股蛋子,也没有那个心情和闲功夫去理会东宫诸人的事情。

  而整个东宫势力也忙自己的事情,也没有闲工夫理会李四的种种作为。

  严厉打击士绅强行分割田地,这一切都是太子等人极力反对的事情。可如今太子要做的是天大的事情,腾不出时间和人手来理会这些。

  和入驻南京统领江南半壁比起来,小小县城所发生的这一切实在是渺小到微不足道的地步。

  太子要做的是如何才能取代弘光,如何统领江南百万雄兵收复河山,哪里有那闲工夫在这种小事情上纠缠。

  种种原因纠集之下,李四的战略布置畅通无阻。

  现在赴死军的士气简直要爆棚,即便是最为保守的那些人也整天吼叫着要打仗。

  不打仗怎么可以?不打仗就分不到田地,不打仗自己的婆姨娃娃就没有别人吃的好。做了几辈子佃户的人们要是不打仗就成不了地主,就是死后也没有脸面去见地下的祖宗。

  打仗,一定要打仗!

  至于打败……门儿都没有哇。

  当年的赴死军衣甲皆无,仅仅几百人就全歼了天下最为精锐的满洲披甲。经过这一年的发展,赴死军已经壮大到万人规模,大部分都装备了皮甲,又有各种新式武器层出不穷,俨然就是天下第一强兵。

  从户村队时代一直到现在的敢战强军,赴死军就是不败金身。

  这样的士气这样的装备,又有李大战神如妖般的智慧,就是想败也败不了哇。

  因为赴死军一直注重新式武器的研发,而这种研发又统计进军功之中,最直观的效果就是现在的赴死军拥有最庞大的新式武器系统。

  尤其是占据舒城以后,具备了以前不具备的条件,“科研”成果如雨后春笋一般层出不穷。

  在五花八门的发明中,大部分不具备实际意义,但是也有不少具有积极效果。

  譬如地雷。

  地雷这个东西在大明朝不是什么稀罕物件儿,当年戚继光就曾用这东西成批量的配备军队,而且是极其先进的踏压式地雷。

  经过人们悉心改进之后,小柳筐那么大的戚家地雷浓缩为冬瓜大小,也更加的灵敏。填装细小的铁丸之后,杀伤范围大大增加。

  经过试验,这种新式地雷虽然还不能直接杀死重装敌人,起码能够造成巨大伤害,给敌人制造数量恐怖的伤兵。

  战死的敌人或许会激发敌人的士气,但哀嚎翻滚的伤员绝对能极大打击士气,给敌人后勤造成巨大压力。

  在战场上,死一个敌人只能使对方减少一个作战单位。而制造一个伤兵却能让敌人腾出起码两个战斗单位。

  太划算了。

  何况地雷最根本的作用并非直接杀伤,而是起到迟滞、恐吓的作用。

  在合适的地点制造雷区,即使是不能给敌人造成任何伤害,也能让整队的敌人进展缓慢。

  当这种改进型的地雷批量生产的时候,李四亲自命名为“轰天火雷”。

  很拉风的名字。

  但是赴死军的这些士卒大多不识字,也体会不到这个名字当中所蕴含的那种威风霸气。以他们农民的眼光来看,这物件儿就应该叫“铁冬瓜”。

  很快,“铁冬瓜“这个土的掉渣的名字就取代了李四辛苦想出来的“轰天火雷”。

  还有比较使用的一点就是对于毒药的改进。

  在这个时代,在武器上蘸毒很为人所不齿,简直就是下三滥的行为。

  可李四没有那么多讲究,更不想留下什么“仁义之师“的美名。战争,根本的根本还是如何杀伤敌人的有生力量。

  简单来说就是:杀人。

  所以李四很鼓励在武器上蘸毒这种不光明更不正大的“小人行径”。

  赴死军不是什么堂堂王师,这时候谁还讲究这些就是彻彻底底的傻子。

  人才在民间呐。

  广大的人民群众中蕴含着无穷的智慧。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