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闯王李自成新传_老茅【完结】(1033)

  这些地方全是今年新增出来的土地,除了驻军,大唐的民众极少,马尼拉本来华人众多,却被西班牙人屠杀一空,而最大的婆罗洲,七十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汉人只有数千。土箸人口也只有三四十万不到,平均一平方公里只有半个人,实在太过荒凉。

  周凤梧朝皇帝欠了一下身,才道:“回禀皇上,微臣曾与宋大人、顾大人相商过,如果要使这些地方发展并牢牢被大唐占领,唯有大量移民。”

  李鸿基哦了一声:“原来爱卿早有考虑,只是须移民多少,费钱几何?”

  “禀万岁,臣预计吕宋须移民十万左右,而婆罗洲至少要移民五十万,相对于土箸才有人口优势,其余马六甲,狮城,巴达维亚三地,移民亦要不少于十万之数,这些移民最好在五年之内就要完成。”

  李鸿基盘算了一下,道:“总共七十万人分五年移完,一月只须移民一万二千人左右,那爱卿照此执行吧。”

  周凤梧和宋献策,顾君恩三人对视了一眼,两人眼中微有焦虑之色。

  李鸿基奇道:“怎么,有困难么?”

  周凤梧道:“禀万岁,臣担心海外太过遥远,百姓并不愿前往。”

  “无妨,百姓逐利,爱卿制定移民政策时尽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加大补足,马尼拉的华人在没有受到朝庭支持前尚且有数万人,朕不信有了朝庭的鼓励,五年内马尼拉十万汉人也会不到。”李鸿基淡淡的道。

  “禀万岁,吕宋好办,这里离大唐最近,福建百姓又多有来往,臣等估计不需要朝庭补助,只有海上通行恢复,朝庭又颂布移民政策,吕宋岛上的汉人很快就能热闹起来,臣等最担心的就是婆罗洲,婆罗洲太大,我汉人又少有到达,这里一年要移民十万,臣预计要让百姓心甘情愿前往,朝庭在每人身上至少要花费上百银币。”

  一人一百银币,十万人就需要一千万银币每年,皇帝也吃了一惊:“这么多?”

  周凤梧点了点头:“万岁,只多不少,移民到海外,以广东、福建两省最近,而福建山多地少,民众也愿意出海,从福建出发到婆罗洲,仅船资就要十银币,加上移民在路上的吃喝,至少需要十二银币,移民到了婆罗洲,必须发给枪支弹药供移民自保,一支好枪我们对外售价达一百银币,当然造价只需要不到十银币,但包括运输费用,弹药,也需要十五银币,移民到了婆罗洲,需要一头耕牛,耕牛在草原上不贵,只需要十多银币,便运到婆罗洲,一路上至少要花费三十银币,加上一年的存粮、种子、建造房子……只要这些都办到,移民才会原意前往,臣以为一百银币只多不少。”

  第九卷 帝国 第八十七章 君前议移民(下)

  一年一千万银币,五年就是五千万,这笔钱大唐不是拿不出,只是五千万银币足够再修一条安京铁路,用在海外的一个岛上是否值得,这不是说婆罗洲的价值不到五千万,相反,从长远来看,李鸿基知道婆罗洲不要说五千万,就是五亿也值,只是身为一个帝国的统治者,不但要考虑长远利益,短期利益也必须要考虑。

  在婆罗洲上投入五千万要多久才能收回来,十年,二十年?有这么一大笔钱不如再修一条铁路,李鸿基连忙摇头:“不行,朝庭不可能花费如此大的精力移民。”

  见皇帝推绝,周凤梧等人毫不意外,这些海外之地虽然重要,但无论如何也不能和本土相提并论,朝庭的发展自然是优先考虑本土。

  “万岁,臣等商议有一法可以不用朝庭花费一个银币,即可达到五年内移民五十万到达婆罗洲的目标,只是此事事关朝庭颜面,还请皇上斟酌。”周凤梧不紧不慢的回答。

  李鸿基顿时大感兴趣:“有这等好事,爱卿赶快道来。”又扭头对还站在一边的周碧,刘秀秀两人温和的道:“你们也不必站着,也坐下吧。”

  两女谢了一声,在皇帝两边分别坐下,周凤梧整了整衣冠,并向皇帝和两位后妃拱了拱手才道:“启禀万岁,婆罗洲森林茂盛,另外还有各种矿产,这些东西只要能运回本土都有极大的利益,如果朝庭能允许私人拥有,臣相信定有不少富户愿意前往婆罗洲购置产业。”

  李鸿基笑了起来,前明矿产历来不准私人开采,就是后世也如此,普天之下莫非皇土,地下的矿产当然归朝庭所有。在大明年间,多数时期确切的说是归皇帝一个人所有,矿产成为皇帝私人内库的源头,现在皇帝自己的内库收入都是从国库调拨。大臣们自然把矿产重新收回了朝庭,以前开拓团在西伯利亚找到的金矿都有许多大臣都建议收归国有,现在朝中的重臣能主动提出可以让矿产和森林私人拥有,是一个难得地进步。

  私人开采比起朝庭来固然有许多弊病,枉顾人命,浪费严重,对环境破坏极大,但无可否认,私人开采矿产相对于朝庭来讲还是有许多优势。他们灵活,效率高,不用朝庭投入反而可以收取大笔的税金。

  若是在本土,李鸿基自然也不会允许矿产和森林私人拥有,但是在海外吗,即然有了开拓团,又有了各大臣的封地,把这些东西都买出去又如何。若能换到充足的财力,自然可以开拓更多地领土。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