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宋之安居乐业_黑刀【完结】(190)

  岛律忠家正准备再说点什么,不过不远出箭楼上的弓箭兵突然撕心裂肺地大叫起来:“注意,大家注意了,少贰家又来援军了,正西方向从内城港而来,大概,至少有一万人……”

  弓箭兵站得高自然看得远,不过他的声音颤抖听起来就知道他现在十分害怕。

  岛律家的兵士听了更害怕,一万援军?而且更惨的是这一万人是敌方的,老天,少贰家怎么有这么大的实力?

  岛律义家听得心中一冷,遍体生寒,他连滚带怕地怕上箭楼,不过一看之下却是大喜,冲着城墙上正惊恐不安的士兵大叫道:“大家不要怕,来的不是少贰家的援军,少贰家没那么大的实力。来的是我们的援军,是林大人派兵来帮助我们了,林大人派出了至少一万援军,大家不要害怕。”

  岛律忠家先不管岛律义家说得是不是真的,他首先就拔刀把那个叫喊的弓箭兵给一刀砍死,如此大叫大嚷扰乱军心的家伙即使说的是事实也先杀了再说,随即他也跟着冲士兵们大叫道:“主公所言极是,来的是我们的援军,此人谎报军情惑乱军心,按律当杀。众武士安心守城,我们的援军到了。”

  在他们的竭力表现下,城墙上主持防守的武士们首先就镇定下来,武士镇定下来了自然就能够安抚好底下的足轻和壮丁。扶桑等级森严,有崇高地位的武士哪怕只是呼喝一嗓子那些足轻和贱民也不敢反抗,何况那些武士此时个个持刀在手,就等着看哪个家伙不顺眼便立马杀人,足轻和壮丁们很快就安静下来,有条不紊地重新杀敌守城。

  岛律忠家见众兵士壮丁都平息下来,这才有心思眺望远处的所谓援军,一看之下,却是倒吸了一口凉气,惊得差点从箭楼上掉下来。

  援军是有,虽然不知道是来帮谁的,但至少那名倒霉的弓箭兵有一句话说对了,这些援军就是从正西的内城港方向来的。

  只见西方怪模怪样的黑甲士兵漫山遍野而来,那些兵士是如此之多,以致道路完全容纳不了这许多人同时开进,大部分的士兵不得不沿着道路两旁的坡地和小山行进。

  那些士兵个个红衣黑甲,刀枪林立,旌旗连天,最先的十数骑簇拥着旗手举着一面丈高大旗,旗面是红色的,上面一条黑色的巨龙正张牙舞爪的怒视前方,似欲择人而噬。

  以龙为旗,一看就知道是汉家的军队,高丽人虽然自称皇帝但也不敢以龙为旗,而辽国在檀渊之盟以前用的也不是龙旗,至于党项人,那种不入流的盗贼匪类不在考虑之列。

  大道上一队队兵士推着一架架有两个大轮的大铁筒,还有一些推车上摆放着一些奇形怪状的东西,那是床弩的零部件和火药弹丸等物。

  大道两旁是一队队按队列前进的步兵,有手持刀盾的朴刀兵,有手持长枪的枪兵,有背着弓弩挎着腰刀的弓弩兵。甚至,还有一列女兵,这些女兵只着薄皮甲,背着一支铁管,腰上也有腰刀。

  一列列士兵有条不紊,虽然上高下低,但队型从始至终都整齐的很。这些士兵只是面无表情地前进,双眼死死地盯着前方,偶尔扭头望一眼前面迎风招展着的黑龙旗,这个时候,士兵们无一例外地双眼中流露出一抹狂热,不自禁地紧了紧手中的兵器。

  此时内城内外交战双方都注意到了这支从西方开来的军队,城外的联军马上停止攻城,收缩兵力往东方后退以避开这支军队和内城可能的夹击,直撤了两里,到了内城东城门之外才重新列阵。

  而岛律家这边也慌乱一阵子,虽然那种黑龙旗从没见过,但岛律义家知道来的军队必是林家军队无疑,心下顿时松了口气,却将兵力都调到东城门,那一千从未投入使用的生力军也派了出来,布置在东城门后,随时准备出击。

  黑甲士兵越来越近,很快开到了内城之下,停在城外一里的距离开始整理队型列阵。

  岛律义家派人出去与黑甲军队联系,得知确实是林家援军之后,马上将内城的形势通报了一遍。

  此时,从港口方向传来震天的马蹄声,大地一阵震动,漫天的尘土中,从港口方向开来了一支骑兵。这支骑兵人数不多,只有三千人,却是黑衣黑甲,与先到来的红衣兵士有所不同,这些黑衣士兵看起来显得更为彪悍,区区三千人马便杀气冲天,那股气势一点都不弱于先期到来的一万人组成的气势。

  不过,这些骑兵到了内城之下后,却是下马列阵,而且,先前这些骑兵虽然气势汹汹,但看其兵士的骑术显然不怎么熟练,整个骑阵也不甚整齐,纵马奔驰的时候更是茫然无序,此时竟然干脆下了马,原来却是骑马步兵。

  一队队一列列的黑甲士兵按照鼓点和军官的口号迅速布置成一个大阵,却是由左中右三个小阵组成,各阵都是四四方方,三阵也并不是整齐一线,从左至右却是逐渐靠近东方,整个方阵成为一个斜线型。

  步兵斜线阵型,正是曾经名闻欧洲的一种步兵阵型。

  第四卷 谁说草莽无豪杰 第二一章 为了银矿立大名

  (俺先解释一下弓弩的射程问题。本书的弓弩射程数据大半来自于辫子编写的实体书《兵库总略》和《弓藏》,俺为了查弓弩资料专门花七十大洋买的,还是古文版的,里面说的古代弓射程一般在五十步到一百四十步之间,少数特别强的弓可达到两百步,弩在两百步到四百步之间,连弩记载很少,只在《弓藏》里有一句“夫连弩者已散矢矣,今人所录之连弩,着当在一百至三百步许,诸葛氏之弩当有四百步之利。”古代统治者为自身安全计往往极力贬低弩,一般来说,弩的实际威力和射程要比官方公布的要高。所以,本书的设定是弓的射程在一百步左右,弩分几等,射程在三百到五百步之间,这个大致上没什么错误,有些夸张但不是太离谱,就是连弩俺弄错了,俺把连弩设定成射程五百步,其实这个是大错特错的,强弩射五百步还是有可能的,但连弩绝不可能。俺又查了现代人仿制的古连弩资料,现代仿制的正规步兵连弩(不是赏玩性的袖珍弩)一般可射300米,最多不过400米,也就是一百多步到三百步之间,这个确实是俺错了,在后面的章节里慢慢改过来,不过前面写的是不能改了,但用连弩也就打过两仗而已,这两仗就是不依靠连弩也是能胜的,倒不算是硬伤,大家谅解一下吧,毕竟俺不是没查资料,只是被不实的资料骗了而已,呜呼哀哉!)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