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醉卧沙场_牧童【完结】(310)

  敌人果然发现了右侧的异常情况,马上将重机枪调整射向,开始实施压制射击。

  想躲是不可能了,我大声呼喊着弟兄们以最快的速度向前跃进,自也卧倒趴在地上用轻机枪瞄准了敌人重机枪的位置。

  想来哥们儿这神射手已经很长时间未发挥特长了,都是在运动中战斗,发射的子弹基本都是概略指向目标后打点射,基本靠射弹散布杀伤敌人,打完后自己都知道百分之九十九没有命中目标。

  轮战结束的时候好象没有确切的统计数据,历史上二战和抗美援朝等战争结束后好象公布过数据,大概得有十万发子弹左右才能命中一个人,大部分都放了空枪。可以说在实战中用步机枪消灭对手是一件很难的事,最大的原因就是战场没有提供良好的瞄准射击条件,所以即使是我和孙猛、孟来福、袁军等神射手也做不到枪枪毙命。实战中尤其是运动中的射击就是这样,说白了有点蒙的成份。

  现在我可不能瞎蒙,敌人的重机枪已经开火,我那一个班弟兄正在全速跃进,我必须一个点射就把重机枪干掉,然后再完成压制射击任务,掩我的弟兄们实施侧击,最大限度的减轻孟来福他们的压力。

  标准的“正、握、托、塌”轻机枪踞枪姿势,这个动作不知练过多少回,身体向一堵墙贴住枪身的同时向前正直轻推,明显感觉到枪人结合成为一体。右手紧握住握把,左手在右手之上反托枪托,这就是“托”的要领,与冲锋枪打点射的“合”略有不同。

  我前文曾经描述过很难的冲锋枪打点射踞枪要领,归纳为四个字“正、握、合、塌”,从字面意思上很好理解。轻机枪的动作要领比冲锋枪稍难,但射击精度却极高,命中点射的概率极大,人和枪的结合也最容易,所说的枪人合一境界,恐怕在轻机枪上体现的最明显,其他的枪种达到此种境界都差不多是一种理想化的YY,或者根本就是书中的杜撰,没有打过几十万发子弹的射手根本无法做到。

  除了在陆院受到恩师吕教员的重点培养,到了“大功六连”以后与众多射击高手的切磋交流,我的轻机枪射击在尖子的水平上又提高了很多,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打靶时十发弹五个点射最少也得命中九十环以上,和袁军、孟来福、孙猛等人不分伯仲。

  弟兄们的后三角队形已经展开,都在持枪曲身快跑要迅速冲到距敌一百米左右的位置利用一条土棱卧倒,而后在敌侧后实施火力袭击。前面是两个战斗小组,后面一个小组,每组四个人,小组之间距离二十米,间隔约三十米。各小组内部也成后三角队形,前面两个单兵,后面跟着的两个人略成纵向,单兵之间的距离和间隔也保持在十米左右。

  敌人的重机枪已经打了三四个长点射,意图压制住我这一个班的侧击动作,从曳光弹的弹道轨迹看,枪打得很准确,虽然暂时没有命中,但却把我这一个班的队形打得有些混乱,只能采取交替掩护的方式分组逐次跃进,前出的速度大大趋缓。

  我已经趴在地上有半分钟的时间,还是没有响枪,因为在我的视线中只看到敌重机枪的枪管和枪口冒出火舌。我不能看不见人就抠动板机,那样一来只能将自己暴露,引来敌人的子弹。我这一个班现在还一枪未响,也只有我这挺轻机枪算得上压制火器,一旦被敌人打掉,那一个班弟兄失去火力掩护就更难向敌人侧后接近了。

  我反复调整了几下动作,都不能完成精确的瞄准。敌重机枪的射击位置很讲究,居然利用了一个凹形的有点象粪槽子之类的硬土堆,只露出一小段枪管,人躲在后面从正面很难发现和命中。我心中暗自赞叹敌人的重机枪射手,真会利用地形,战术素养和射击动作确实不错。能在野战条件下迅速发现和占领有利地形的射手都不白给,都是一等一的高手,应该说也接近或达到了枪人合一的境界。

  敌人的重机枪打得很有节奏,在压制我冲击步兵的同时还在追求精度,连续两个长点射后,已经有一个弟兄倒在了运动路线上,是死是活看不清,恐怕凶多吉少。

  我不敢再犹豫,迅速观察了一下周围情况,发现再往左侧七八米的位置上有一个小土包,高度不超半米,四周有三十公分左右的高草植被,很便于隐蔽,最重要的是可以形成对敌重机枪射手的侧射角度,估计在那个位置发射应该能准确命中。

  轻机枪被我一把收回怀中,成与美女床上侧搂相拥的姿势。在我的心目中此时那挺轻机枪要胜过千百个漂亮MM,尽管我是一个好色之徒,可现在没功夫想别的,如果硬要做出选择的话,我宁可要这救命的家伙式,也不会捉摸什么漂亮MM,即使战后能活着回来,我也不想理她们,宁愿跟我心爱的轻机枪结伴一生。

  我知道这挺机枪的作用,我自己和我那一个班弟兄恐怕最需要的就是它了,我必须把它紧紧抱住。

  我从入伍的第一天就知道枪是我们军人的第二生命,此时怀中的轻机枪已经被赋予了生命,它是活的,是有灵魂的,完全可以称之为“枪魂”。而我就要跟这有生命的东西紧紧结合在一起,如果再用跟美女什么的红颜知己之类的鱼水相融的比喻显然不恰当,甚至有些亵渎。

  应该不能叫懒驴打滚,听起来很不雅,可我还是找不到什么形象的高尚的语言去描述我当时的动作,应该就是驴打滚的动作,要让形象高大一些的话,权且叫做猛驴打滚吧。反正我是抱着轻机枪迅速的在地上向左侧连续翻滚了五六下,终于翻到了小土包右侧。没有任何附加动作,用不着再观察了,按照单兵战术的规范,由下至上的占领,将枪身从土包右侧送出,有点象抽动的动作,是那种**作了千百回的熟悉的抽动。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