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唐风云录_kitty【完结】(254)

  吉儿“嗯”的一声,道:“世民的儿子个个都年纪轻轻就如此了得,这太子之选确是令人头痛。”

  “那也不见得。皇上的长子、次子虽都聪慧过人,但那三子李治却非常懦弱,半点不象皇上……唔,倒跟皇后很相似。”

  “哦?有这种事?”吉儿颇感惊异。

  “或许正因如此,长孙无忌才一门心思的要挤掉李承乾和李泰,扶持这李治做太子。”

  吉儿听得目瞪口呆,道:“这……这个我实在不明白。这事怎地如此复杂?”

  蕊儿叹了口气,道:“其实这事并不复杂。先说李承乾这一笔吧,他虽是处理政事绰绰有余,却不会讨皇上欢心。不过最重要的只怕是……你明白的,皇上本来也是次子。”

  吉儿心中一寒,道:“就只因了这个缘故,他便偏心那同是次子的李泰?”

  “若设身处地的替他想,也实在难怪他会这样的。当年他还是秦王的时候,一心一意要谋夺太子之位。但朝中大臣都因了你父皇的前车之鉴,岂肯襄助于他?他在军队之中享惯了一呼百应、令出如山的风光,在朝中却遭到这样的冷遇,心中自然是愤恨难平的了。他又是如此自负之人,当然不会认为自己是你父皇一样的人,对于别人这样拿他与你父皇相比,这份隐痛便直至如今仍是不能尽去。他心中有了这偏见,便总是觉得朝中的大臣也不尊敬他自己的次子,屡屡大发脾气责备臣下对李泰不恭,有一次竟脱口说出:‘人寿几何,不可逆料,万一有一天太子不幸谢世,说不定别的亲王就会当你们的主人,你们岂敢如此轻视他们?’他虽不指名道姓,又有谁不晓得他这是在说李泰?他这样的话都说出来了,心中分明已有易储之心。他那次子摸准了父亲的心事,对他加倍的曲意奉迎,处处仿效他当年的样子。他以前不是曾在城西开了个‘文学馆’来网罗天下才俊吗?李泰也依样葫芦的来个‘崇文馆’,还编了部什么《括地志》,呈献给皇上,皇上自然疼爱他又深一层了。李承乾在这样的压力之下,岂能不生出惊惧之心?一边接连递送‘亲启密奏’攻讦李泰,一边暗地里便与吏部尚书侯君集、左屯卫军中郎将李安俨、洋州刺史赵节、驸马都尉杜荷及汉王李元昌等结成私党,图谋发动政变夺权。”

  吉儿插口道:“我听说侯君集此人深受世民重用,何以竟会卷入此事之中?”

  蕊儿叹道:“这就叫做世事变幻啊。这侯君集据说曾在当年的‘玄武门之变’中立下大功,是以当今皇上一得了势,他便已被立为左卫将军,控制军队大权。后来皇上更用心栽培提拔他,命李靖向他传授兵法。贞观九年时,又让他随李靖出兵吞灭吐谷浑;贞观十四年时,更由他单独统军,不出一月便已灭掉西域大国高昌,善战之名震动蛮荒。可是自古有云:‘功高震主’,真是至理名言。侯君集才灭平高昌回师不到十天,朝中就有官员提出弹劾,指称他击破高昌时私自盗取奇珍异宝,上行下效之下,唐军众将也大肆劫掠,军纪靡烂之极。皇上马上就下令将他搜捕入狱,以待审讯。”

  吉儿道:“你说侯君集‘功高震主’……莫非这弹劾纯属冤枉,只是世民寻个藉口来打击他的威风?”

  蕊儿沉吟道:“是否全属冤枉,那可难说得很。这侯君集听说是市井无赖出身,也难保他不会见财起心,真的私吞珍宝。不过,他到底是刚刚灭了一个西域大国,正是应该受赏之际,私取珍宝之说又未得证实,这就将一个堂堂元帅下狱,摆明是要给他好看。其实皇上耍这种手腕已不是第一次了。当年李靖灭了突厥,也有官员弹劾他无力督管下属,致使颉利可汗的牙帐被攻破时,遭到唐军上下洗劫一空。弹劾的官员还要求将李靖交付军法处置。当时皇上以手令阻止了这项弹劾,但等到李靖班师回京晋见时却私下里对他严厉斥责。李靖究竟比侯君集深通为官之道,知道皇上怒他军纪松懈是假、忌他军功太盛是真,半句也不为自己申辩,只是叩头请求宽恕,此后更一直韬光养晦,竭力避免招惹皇上之忌。有李靖的前事在先,其实侯君集早该明白应如何自处才是。后来还是中书侍郎岑文本为他求了一情,才没再追究此事将他释放。但他从此怀恨在心,有一次竟对着洛州都督张亮抱怨,道:‘我征服了一个国家,却碰上那人(指李世民)发起大脾气来,真是烦闷得不想活了!你要不要反?我跟你一起反!”张亮却暗地里将他这话都向皇上泄露出来了。皇上是何等深沉之人?这些怨言只有张亮一人听到,真要追究起来,侯君集来个抵死不认,他也难以将之治罪,反倒会背上冤杀功臣的恶名,于他那圣君贤主之称可就大大不利了,便只叫张亮不要声张出去,表面上待侯君集仍跟过去一样。可怜那侯君集毕竟是市井之徒的出身,虽是飞黄腾达的上了来,终于还是不懂得这官场里的种种陰险。他自觉自己从皇上是秦王时起已追随在皇上身边效力,李靖却是在皇上登极后才为皇上办事。李靖固然是灭了突厥、吐谷浑,他认为自己也灭了吐谷浑、高昌,两相一比应该他在李靖之上,这天下兵马大元帅的位子应由他来坐才是道理。谁知这么多年来,他始终被李靖压着,心里自然很不高兴,认定是李靖阻了他的官途,一门心思便想挤掉李靖,竟向皇上告发李靖要叛变。皇上问他有何证据,他说:‘皇上命李靖教臣兵法,李靖故意只将最粗浅的东西传授给臣,却将兵法中之精要全都隐瞒起来,这不是想叛变还能是什么?’皇上便拿他这话问李靖。李靖本是一介君子,甚少与人相争,但侯君集如此欺到他头上来,他岂能示弱?他不与人争,只是他不想争,可不是他不会争,他真的要争起来,手段也不输于旁人。李靖马上就反咬侯君集一口道:‘这恰恰是侯君集自己想谋反!如今天下安定、四海统一,臣教给他的兵法已足以克制四方蛮夷,他却非要臣将全部兵法教给他不可,若不是为了谋反,还能是为了什么?’李靖这话既奉盛了皇上,又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皇上事后虽没再说起这事,但他心里到底信了谁,还不是再明显不过了的吗?”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