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唐风云录_kitty【完结】(38)

  吉儿想了一想,道:“不可能的!若突厥真的发兵,世民岂有不知之理?又怎会不派人来接我二人进城里去躲避?可见他们是在骗人。”

  荷香道:“姐姐说的是理。可是‘不怕一万,只怕万一’,万一突厥真的杀将过来,人人都已躲进城里,城门紧闭,将我们挡在外面,可怎么办?进去躲一躲,便是假的也不过是白跑一趟;若是真的,便后悔莫及了。”

  吉儿沉吟道:“可是如果我们走了,世民派人来找,扑了个空,岂不反而吓了他一跳?”

  “我们在桌上留张字条,不就成了吗?”

  “好!就听你的。”

  突厥大军压境的消息一传到留守府,人人心中都是一凛。

  李渊道:“想不到我们编个借口,突厥却真的杀来。”

  李世民道:“这也不奇怪,突厥本就在楼烦集结兵马,一直对太原虎视眈眈。他们定是听说城里起了变乱,这下子是趁火打劫来了。”

  李渊皱眉道:“如今城中变乱方定,军心未稳,突厥大举来袭,我们以何应敌?岂不危贻?”

  李世民也觉处境艰危,但他想着自己在突利身上还留有一手,倒不如李渊那样象是溺水的人抓不着半点依凭似的慌乱,想了一想,道:“王威和高君雅的部众不多,本来疑心我们强加勾结突厥的罪名给他二人,军心难服。如今突厥真的来了,倒替我们圆了谎。我们应马上斩杀他二人,坐实他们通敌卖国之罪。他们的部众以为自己长官真的瞒着他们做了不光彩的勾当,自然军心沮丧,不欲抵抗。再将他们的军队拆散了并入我们军中,让他们无法聚在一处议论生事。如今大敌当前,大家自然而然会有同仇敌忾之心,要抵住突厥的锋头,是不成问题的,怕只怕突厥重施当年围困雁门的故技,我们刚刚易帜,附近县城就算不加抵抗,也必定抱观望态度,决不肯发兵来救。日子一久,兵源粮草难以为继,我军就真的危贻了!”

  李渊愁眉深锁道:“这么说来,我们这次真的凶多吉少?”

  李世民道:“爹爹也不必过分担忧。只要顶住几天,孩儿必能想出万全之策跟他们周旋。”

  “就算今次可以击退突厥,日后我们进军长安,太原是根本之地,若突厥来捣乱,终是一大隐患。这一战若打胜了反而会激怒突厥,打败了却又令军心溃散;万全之策应是不胜不败,既要他们不敢小觑了我们而日后常来进犯,又要让他们答应与我们合作起兵,这就难了。”

  李世民说:“此事孩儿一时亦无良策,待我先去察看他们军情,再作定夺吧。”于是退了出去,往四门查看。

  他先到西门,见突厥大军盔甲鲜明、人肥马壮,兵将纵马左右冲突,甚是骁勇,不禁更添了一分忧愁,想:“突厥大军精悍无比,若要打胜仗,我自恃略施小计,骗他们一骗,还是有把握的。但我们马上要打进长安,一定要养精蓄锐,保存实力。这时跟他们开战,就算胜了,折损也一定不少,于日后用兵,颇有大害。这样的胜仗,等于是打败仗。这可如何是好?”

  他心头沉重,又往北门而去。上得城头,守城的将领前来参见。

  李世民问:“这边攻城的是谁领兵?”

  守将道:“是突利王子的亲部。”

  “突利!”李世民心头一动,张目看去,只见营盘中静悄悄地,远不如西门那边的兵马嚣张。他目光闪烁,忽想出一条妙计,但危险无比。他合上眼,深深吸了口气,将整条计策从头再想一遍,虽觉此计太过冒险,但正合父亲所要求的“不胜不败”,值得一试。于是他对守将说:“如果他们喊阵,你就来叫我。”又叫人拿来笔墨和纸张,倚着旗杆便草书了一封信,卷成一小卷,用牛筋牢牢缚在一支箭上,将箭头拔掉。刚忙完,那守将已回转来说:“敌军在下面叫阵。”

  李世民取了弓箭,走近墙边,俯身向下喊道:“叫你们的主帅来跟我说话!”

  一忽儿,阵中旗帜往两边一展,一骑马跑了出来,正是突利。他仰头叫道:“我是突利,有什么话要说?”

  李世民道:“我是李世民。你们突厥与我国订下盟约,彼此不动刀兵,如今却来侵扰我国,是何道理?你们言而无信,今天就教你吃我一箭!”说着一箭向突利射去。

  他几句话一说就放箭,去势又劲急,突利待要闪避已是不及,只听“啪”的一声,肩头上微微一痛,已被射中。但那箭却没插进去,反跌下地去。他心中奇怪,但不及细想,伸手一抄,已将那箭接在手中,却见箭头已被折去,箭尾系着一小卷信纸。他心下雪亮,忙将箭藏进箭囊中,戟指骂道:“你只管撒泼,他日我军破城,杀你个鸡犬不留!你们识相的就快快投降,还可饶你一命。你回去好好想想吧!今天且不与你计较,明天再不投降,我就下令大军攻城了。”说完,令旗一挥,收兵回营。

  李世民微微一笑,也下了城头,另往其余两门巡看后才回府去。他经过街上时,吉儿和荷香正好在街边檐下远远的望见他。荷香张口要叫,吉儿一把拉住,摆手道:“不要!”她转头看去,见李世民一脸得意洋洋之色,心中更是愤恨难平。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