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唐风云录_kitty【完结】(43)

  李渊道:“除了不能反隋称帝外,其余一切,不会再有改动。”

  颉利冷笑一声,站起来道:“我突厥跟你们合作,只为了反隋,若不反隋,更有何合作可言?此事只好作罢。道不同,不相为谋,告辞了!”

  李世民大急,忙站起来道:“特勒,且不忙走,万事都可商量!”

  李渊也道:“特勒不必焦躁,此事明天咱们再慢慢谈,实在谈不拢,我们到时一定恭送特勒回营,决不敢挽留。”

  颉利“哼”了一声,这才重新坐下。

  经这么一闹,大家都是各怀心事,哪里还有心思吃喝?筵席草草收场。李世民一待送走颉利,忙赶到李渊那儿,委屈的道:“爹,这是怎么回事?孩儿好不容易劝服那颉利与我们合作,给您一句话就闹翻了!”

  李渊道:“谁叫你信口开河,说我起兵是为了反隋称帝?”

  李世民急道:“若不是反隋称帝,我们何必起兵?”

  李渊叹道:“二郎,你总不明白。我们可凭恃的正在于我们是隋杨旧臣。若论兵力,我们又怎比得上李密的瓦岗军,更不用说江都的骁果军了。我们若公然反隋,那就是自绝与隋杨的关系。如今天下不少拥兵一方、尚未起事的大吏都只是不满皇上,但并不想造隋杨的反。我们若仍举隋杨之旗,这些人就会投效我们,可大大充实我军兵力。”

  李世民道:“如此说来,爹爹入主长安后是不称帝的?”

  李渊道:“当然不必急着办这事。第一步应是拥立杨家子孙为帝,改奉皇上为太上皇,这样就不会与隋军正面冲突了。江都那边正为李密而闹得焦头烂额,正是分身乏术,无暇与我们作对。但我一旦称帝,马上就是乱臣贼子,江都方面欲视而不见,亦不可得了。”

  李世民心想:“原来你玩的是曹躁‘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把戏!”便道:“但我早跟颉利定了约,这时改口,他便有了机会食言,却如何是好?”

  李渊道:“总而言之,决不可易帜反隋。这个乱子是你捅出来的,你得想办法摆平!”

  李世民只好退了出来,回自己房中苦思补救之策。他想:“要令颉利回心转意,只有另提一个条件,对他有莫大好处。可是什么条件才行呢?”

  他想得焦躁,不禁恨恨,想:“其实这件事全因爹爹说得不明不白,却将罪过派到我头上去!他自己身边良谋无数,为什么不叫他们去想,却来为难我?”他忽想到刘文静:“对了,刘文静是我的‘张良’,我怎不跟他商量一下?”想到“张良”,便联想到汉高祖刘邦:“汉高开国之初,也是为外患所苦,却不知他当年是如何自处的?”想到这里,从案上怞出《汉书》随手翻阅,读到刘邦被匈奴冒顿单于困在白登,以致要厚赂冒顿之妻阏氏才解围一节时,心想:“开国之初,国力微弱,为人欺凌,连汉高这样的名君,亦在所难免。”又看到后来汉武帝遣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及窦宪、耿秉平定大漠,在燕然山上勒石纪念时,不禁热血沸腾,想:“若他日我们可以这样打得突厥屁滚尿流,则今日之耻,也不过是韩信胯下之辱,值得一忍!”想到此处,忽一个念头闪过脑际,他双手撑住书案,想:“对了,这就是法子!”

  他也不顾这时已过三更,奔到李渊寝室,喊醒了父亲。

  李渊披衣出来,犹睡眼朦松,道:“这么夜了,你又搞什么花样?”

  李世民道:“爹,孩儿有一个条件,提出来颉利一定肯和我们合作,不再坚持反隋。”

  “是什么条件?”

  “我们向突厥称臣!”

  “什么?”李渊一惊,登时清醒了一大半,“向突厥称臣?这……这还算什么合作?简直是城下之盟,千秋所耻!”

  李世民道:“不然!如今敌强我弱,所谓合作,其实终是称臣。明白提出,不过让他们心里舒服而已,于我们实无太大区别。我们早说好攻下长安后土地归我们,突厥终究不是真的坐镇中原,只不过得着一个我们是他们属国的虚名。他日我军羽翼一丰,就不必再奉其号令,甚至扫荡大漠,献俘阙下,大可一雪前耻!”

  李渊尚在犹豫,李世民道:“爹爹不是常说成大事者当忍人之所不能忍吗?如今除此之外,别无善策,我们不必张扬此事,对内只说是与突厥结盟。如今起事者如刘武周、梁师都等依附突厥者甚众,我们若不这么干,突厥决难与我军化敌为友。”

  李渊叹一口气道:“中原沦丧,这是无可奈何之事。为今之计,只有如此。”

  次日,颉利与李渊歃血为盟。颉利提议李渊派一人亲往突厥进谒始毕可汗,代李渊行臣服之礼,并顺便筹备突厥借兵帮助太原军队进攻长安之事。李世民以刘文静长居边陲、熟知突厥之事推荐他为使节,李渊欣然允诺。又谈及旗帜的事,李渊本坚持袭用隋军旗色;颉利却以太原已向突厥称臣,应从突厥旗色;最后李世民居中斡旋,双方各作妥协,杂用隋军与突厥两军旗色,也就是红白两色。

  盟约既定,李世民亲送颉利回营。三日后,突厥大军拔营撤退,刘文静亦跟随前往突厥。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