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麦克阿瑟亲历记_张勇/李延荃【完结】(29)

  在美国军界,一些老军人发起签名运动,希望罗斯福总统让麦克阿瑟重 返陆军部。

  在美国各地,许多州议会通过决议,将一些街道、大坝、公共建筑,甚 至连一种舞步。都以这位将军的名字命名。

  一些在这个时期出生的婴儿,也被他们的父母取名为麦克阿瑟⋯⋯ 麦克阿瑟的名字已经和勇敢紧密地连系在一起,一夜之间登上了神话般

  的地位。但麦克阿瑟却认为,勋章“与其说是授予我个人的,不如说是充分 肯定我们勇敢军队的一往无前精神,我十分荣幸地指挥了这支军队。”

  然而就在国内把麦克阿瑟的名字,吵得沸沸扬扬的时候,做为麦克阿瑟 本人却被一系列公众们所不能了解到的因素困扰下,整日闷闷不乐。同期出

  版的一份《时代》周刊,恰如其分地称麦克阿瑟是“一位坐冷板凳的英雄”。 与麦克阿瑟在马尼拉和科里吉多战场形影不离的新闻记者克拉克·李,

  作为麦克阿瑟的密友和知己,此时又来到了澳大利亚采访麦克阿瑟。后来,

  他在一本有关麦克阿瑟的书中写道:

  “当将军发现在澳大利亚的军事力量多么微弱,毫无希望援救他在菲律 宾的部队时,确实使他大吃一惊。将军认为,这是整个该诅咒的战争中最使

  人震动和吃惊的事件,那些日子里,麦克阿瑟脸色死一样地苍白,嘴唇抽搐。 长时间的沉默之后,他常情不自禁的伤感地说道,上帝可怜我们吧。”

  是的,身为一名将军,再没有什么能比没有军队、武器更沮丧的事了。 麦克阿瑟来到澳大利亚,满怀希望地想找到一支强大的陆军和空军,率领他

  们打回去,解放菲律宾。但是,映入他眼帘的却是另外一番景象。

  当时,整个澳大利亚的武装力量还不到 2.5 万人,除了一些工兵和后勤 支援部队外,绝大多数作战部队都开往中东,只剩下一个训练不良的作战师。 拥有

  250 架飞机的空军,由于缺乏零部件和引擎,只有极少数还能参加作战。 而美国亚洲舰队没有航空母舰。战列舰,只有 25 艘急待彻底检修的潜艇,它

  们已连续 4 个月出航,艇上人员精疲力尽,井由于装备的一再故障而士气低 落。

  而日本人在最后夺取巴丹、科里吉多的同时,已经气势凶凶地朝着南太 平洋一路扫荡击来,婆罗洲、西里伯斯、安汶、马来西亚、苏门答腊、爪哇、

  帝坟岛先后落入日本法西斯的魔掌。现在,他们又强占了澳大利亚的领地新 不列颠,并以此作为前进基地,继续向南进犯,前出到了同属于澳大利亚的

  巴布亚新几内亚的莱城和所罗门群岛中的布干维尔岛,这里与澳大利亚本土

  只隔着一条狭窄的托雷斯海峡。除此之外,再没有什么天然障碍能阻挡日本 人南进的脚步了,夹在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的澳大利亚,已经危在旦夕。

  正当麦克阿瑟面对澳大利亚的形势忧心忡忡的时候,美国最大的盟国英 国却对日本人在太平洋的战略意图,得出了不同的结论。英国首相丘吉尔写

  信给美国总统罗斯福,认为日本人很快会停下在甫太平洋的攻势,放弃澳大 利亚,转而向印度发起攻击。因此,丘吉尔建议罗斯福将集结在太平洋的美

  军转向英国人正在作战的东南亚地区。

  对于英国首相提出的建议,当然不会不引起罗斯福的重视。于是,罗斯 福给麦克阿瑟写信,征询麦克阿瑟对太平洋战场形势的看法。1942 年 3 月 8

  日,麦克阿瑟向罗斯福总统写了一封长信,详细谈了自己对太平洋战略形势 的看法:

  “自菲律宾战场的溃败,以及缅句的失陷,形成了一个新的局面。敌军 至少有两个以上的师以及在菲律宾的全部空军力量将腾出手来,作为它用。

  估计日军在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的军队可能组合,向它处进攻。至今在太 平洋未遇到对手的日本海军正在部署新的攻势。日军目前的新动向可能是发

  动攻击新儿内亚以及美国与澳大利亚之间的交通线。一系列活动表明,日军 是跟下西太平洋的一个潜在的凶暴危险的敌人。因此,形势有可能进一步恶 化。

  我认为日本人眼下不可能大举进攻印度。毫无疑问,印度是他们的一个 日标。但是,从目前的情况看,日本人有许多掠夺的基地来作为南进的跳板,

  左边又有托管的岛屿作为掩护,所以他们应该继续进行南进的准备,而将印 度列为它下一步收拾的目标。再有,在南大平洋作战,日本人可以将他在东

  方的海、空军加以重新组合,而要冲印度洋作战,日本人还没有充分的补给 基地,也没有将两大洋海军集中起来的可能性。对印度的作战需要大量的军

  备,相比较之下,目前南进比西攻更有把握。

  在这样的形势下,我个人认为当前最重要的是,应该加强澳大利亚和太 平洋地区的防御力量。比如,可以维持一支常备的正面防御的兵力以及一个

  安全的侧翼,以阻止敌人的南进,紧接着就应该进行反攻。”这里,麦克阿 瑟简直可以说是在苦口婆心地向罗斯福诉说着太平洋的重要性,使总统认识

  到,美国的太平洋形势非常危险。但是,在 3 月 16 日华盛顿举行的一次最高 决策会议上,由马歇尔、艾森豪威尔提出的建议占了上风。这项建议提出,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