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反恐轻骑兵_陈澄【完结】(2)

  [战争纪实] 《反恐轻骑兵》作者:陈澄【完结】

  ***************

  *第一部分

  ***************

  射击训练 整理行装 远征前夕 路边地雷 阿富汗政府军 悍马车炮塔上捕捉系统

  ---------------

  出版前言

  ---------------

  当中国的大多数年轻人还在和平中想象战争的时候,1983年出生的陈澄已经战斗在炮火纷飞的阿富汗战场了。

  作者18岁那年去了美国,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加入了美国陆军。在通过了严格的层层选拔之后,他选择了最有挑战性的兵种——轻骑兵,从此,开始了一个中国人在美国的军旅生涯。教官毫不掩饰对他的赞赏:“你是第一个来美国不到4个月就当上轻骑兵的中国年轻人。”

  公元2004年的暮春,当伊拉克战争一年多之后,作者所在部队接到任务,开赴世界瞩目的战场——阿富汗。

  此时,阿富汗国内局势动荡不安:塔利班政权刚刚倒台,但依然有不容忽视的武装力量,基地恐怖分子的活动亦是十分猖獗,这两股势力纠结在一起,不断制造恐怖袭击;同时,首次民主大选在即,然而国内依然政治派别林立,互相之前关系微妙,武装冲突时有发生。作者所在的部队,便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来到阿富汗,执行反恐任务,清剿塔利班武装和基地恐怖分子,平衡各政治派别的力量,保障阿富汗和平民主过渡。

  在本书中,作者用一只忠实而生动的笔,记录了他在阿富汗的日日夜夜。

  酷热而弥漫着硝烟的空气,贫瘠而又布满了地雷的土地,穷困的阿富汗人民,错综复杂的局势,都给作者留下了刻骨铭心的记忆;

  危险的恐怖分子,无处不在的恐怖袭击,风餐露宿的侦查、追踪,24小时绷紧的神经的警戒,给战士们留下一生难以抹平的印记;

  轻骑兵先进的武器装备,与敌人激烈的正面交火,血肉横飞的战场,重大国际事件的现场亲历,数次与死神擦肩而过,给读者带来现代战争最前线的真实目击。

  时至今日,我们如果对照当时的报刊、杂志,依然可以看到书中作者亲历的重大国际事件在当时造成的影响。

  同时,目睹了残酷的战争给平民带来的巨大伤害,作者也在书中由衷地寄托了自己对于和平的祈望。

  ……

  在本书出版的同时,作者继续在驻守于夏威夷的第25步兵师的骑兵队服役,几个月前从第25步兵师士官学院毕业,成为一名美军士官。

  //

  ---------------

  第一章飞赴坎大哈(1)

  ---------------

  1.1

  “你是第一个来美国不到4个月就当上轻骑兵的中国年轻人。”

  教官长毫不掩饰对我的赞赏

  夏威夷是个好地方,除了四季不变的摄氏18至27度的日气温外,还有那迷人的日出日落,未受污染的沙滩海水。

  然而,公元2004年的暮春,当伊拉克战争一年多之后,我们却要离开这座海上天堂,开赴另一个世人瞩目的战场——阿富汗,执行反恐战斗任务,保证阿富汗大选及战后重建工作的顺利进行。

  我所在的美国陆军第25步兵师航空旅奉命于3~4月份出发。悍马战车等辎重早已装运启程。车载船运,飘洋过海,那些笨重家伙据说得一个半月左右才能到达目的地。而我们则带上随身物品,携轻武器,乘飞机绕道欧洲,去阿富汗南部城市坎大哈集结。

  4月初的《柏林宣言》,包括东道主德国及中国等大国在内的国际社会一致要求世界应对阿富汗的重建予以安全及经济援助,美国在阿富汗的“持久自由行动”应持续下去。作为一名美国陆军轻骑兵特等兵,我将要和战友们一道,去那个饱经苦难的国家,接受战火的洗礼,让人民群众早日过上安宁的生活。

  我们经历过非常严格的训练。防卫夏威夷群岛并担负亚州地区联合防御任务的第25步兵师有“热带闪电”之美称,属下的骑兵中队除了我所在的地面侦察连(实则相当于师的快速反应连)以外,还拥有一个空中侦察连、空中救护连及后勤连、维修连。

  美国陆军的骑兵又称装甲侦察兵,有重型和轻型之分,全美国不过二三千人。重型骑兵作战主要用装甲侦察车,轻骑兵较特殊,只有几百人,多使用悍马车,或通过直升机空降。

  我是装甲侦察兵中的轻骑兵。两年多以前,在中国念完高中后来到纽约,与大多数留学生一样,边联系上大学,边找机会打工挣学费,同时还得学语言。但很快,我就厌倦了这种耗时费力且又花钱的老套路,想独闯一条属于自己的捷径,于是怀揣字典,也揣足了勇气,走上街头,大胆与老外交流。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遇见征兵官,经指点,去了图书馆,在网络上查找信息,得知在美国参军必须通过文化考试,内容包括一般科技常识、词汇知识、推算能力、文字理解、数字操作、电码速度、数学及技术理解、电子信息等等,然后面试、体检,选择兵种工作。

  当一名军人是我从小的梦想。当时我也没多想,就借了一本厚厚的复习资料回去,借助字典,苦读了两周,居然通过了笔试和面试,而和我同一批报名的有几个当场就没通过,因为当时“9·11”事件过去还不久,美国青年仇恐热情高涨,报名参军的人很多,所以挑选较严,听说因此也训练更严。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