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民国奇案演风雷_宋金来【完结】(6)

  天津雄厚的文化底蕴,拥有丰硕的创作素材,广阔的创作空间。亲爱的编导们,天津那么多的好东西,不要一叶障目统统看不到。

  五、天津文化大俗大雅,怎么就“牛二”了呢?究其原因,天津人最大的缺憾不会张扬,不张扬也无妨,算谦虚;偏偏不会藏拙,不会藏拙也无妨,算实在;偏偏擅长自嘲,自讽自嘲也无妨,归在风趣里边,会逗哏、幽默!须知,这无妨哪无妨,搁一块就有妨了。好听叫大大咧咧,难听叫没心没肺,二百五、狗器。天津部分人这种不着调的习气,纯粹是帮会遗留的习气。

  封建社会晚期,破产农民越来越多,逐步转向手工业等其他行业。为了应对统治者的压榨,便按同乡或行业自发结成民间团体,最具影响力的是红帮和青帮。

  红帮又叫洪帮,秘密结社始于清康熙十三年(1674年),以农民、手工业工人、城乡散工和游民为主,成分复杂。拜天为父拜地为母,故称天地会。他们以反清复明为宗旨,因明太祖年号洪武,内称洪门。小刀会、红线会、哥老会均属洪门分支。洪帮建立后举事抗清,势力迅速壮大,还配合太平天国多次在湖南、湖北、广东、广西、福建、台湾沿海武装起义。该会各派还有的参加过早期的工人运动,辛亥革命后,部分地区的派系受同盟会的领导。洪帮后来坐镇上海,称雄一方。

  青帮发迹于漕运又叫安清帮,最初结帮为的是垄断内河航运。据传康熙七年(1668年)罗教始祖三弟子翁某钱某潘某,应昭晋见“领帮匡漕”,钦封安清帮。“招收贤徒”十万八千“嚎丧鬼”,分成一百二十八个半帮,形成浩大的帮派体系。史载,雍正四年(1726年)青帮承包了大运河南粮北运的漕运业务,一时形成气候。清帮出自佛门,临济会宗派之分支,原本“尚天情,重义气”。青帮传四十八代,正统的帮徒严守《十大慎尊》《九大戒律》。戒酒、戒赌、戒淫乱、戒偷盗、戒斗殴;提倡正心修身、积德累功、为国尽忠。道义不为不清,只是始为朝廷操纵,后为把头垄断。

  青帮在天津的代表人物,是名噪一时的袁文会和刘广海。一个出身河霸流氓,一个出身贩草农民。他们虽是一门,却是黑社会势不两立的派系首领。因骨子里都有较深的“阶级烙印”,前者沦为汉奸,解放后被人民政府镇压;后者则在很大程度上维护平民利益,具备应有的民族气节。两股黑势力的较量(后期不乏正义与非正义之别),往往采用跳油锅、滚钉板、过刀山,断腿、剁手等玩死签、自毁自残的极端手段,以迫使、要狭对方屈服。日寇侵华期间,对青洪帮采用拉拢利用的策略,对双方的争斗极少干预。争斗常常分出胜负,每次总有一方获得地面上的利益。争斗中,伤亡者会得到帮会的抚恤和补偿。由于争斗手段残忍,获得抚恤和补偿的帮徒会受到英雄般的尊敬。争斗频繁“英雄辈出”,极易产生明星效应。对食不果腹衣不挡寒,死比活着舒坦的赤贫来说,模仿混混儿或者争当混混儿,在下层社会成为时尚,也就不足为奇。

  旧社会许多大城市都存在混混儿现象,电影《黑白人间》讲的就是北京混混儿。天津人始终把混星子视为不齿,视混混儿那一套为“臭狗食”“杂巴地”“狗食盆子”。就连混混儿自己也不拿自己当人看,“你老别跟咱下三癞一般见识呀!”一些不明底细的影视编导,把混混儿当成天津的特产,当成天津典型人物表现,犯了常识的错误。

  文化艺术具有教化的作用,必须宣扬邪不压正。这个邪不压正,是广义的也是狭义的。搞表演的明白,剧中人物在镜头前表演,不在戏份多少,看导演如何调度,如何把握尺度。天津早期拍摄的《血溅津门》,观众可能忘记了所有剧中人物,金树贵饰演的那个混混儿汉奸郭运起,至今提起来,仍然令人记忆犹新。以这个剧中人物为例,仅仅试图说明,该剧在本市播映和在外地播映,产生的效应则是不同的。普通话全国通用,天津话则是独家特有。

  一篇文章说不尽天津地域文化,笔者历史知识浅薄,一管之见难以窥得津城纵横之貌。只是因工作所涉,经常受电影电视中的天津人物刺激,日有所思夜有所想,不吐不快罢了。

  说起来还有很多话题,譬如“三不管儿”。几乎所有文章都说,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日军扩辟租界,并扩充南市一带为“预备租界”。后因中国当局交涉暂停扩充,形成划界不清管理不清的地界。这里的治安天津县不管;日租界不管;邻近的法租界不管;这就叫“三不管儿”。因地痞流氓在这里开烟馆妓院赌场,形成藏污纳诟的地方。地名的由来可能如此,但也不尽然。小孩想去那地方玩,大人不让去,说那儿被人打了不管;被人偷了不管;被人卖了不管。“三不管儿”的解释还有许多,那是另外的话题,不赘言了。

  笔者以为,把“三不管儿”简单定义为藏污纳诟的地方,缺乏全面的、历史的、具体的依据。从功能上看,“三不管儿”和北京的“天桥”没什么区别,都是下层贫民娱乐消费的地方。老辈人说,三教九流五行八做,三不管儿里都有。中国式摔跤的;耍把式练气功的;扔石锁耍中幡的;说相声变戏法的;卖大力丸的;演文明戏的(当然并不文明);修脚点瘊子的;拔牙相面的;测字算卦的;卖茶汤茶鸡蛋的……解放初依然可见明妓暗娼。这是“三不管儿”里的主要谋生人群。至于流氓混混儿、妓院赌场烟馆,旧社会哪里都有,并不是“三不管儿”标志性“产业”。妓院赌场烟馆肯定藏污纳诟,但不能说有妓院赌场的地方,有流氓混混儿的地方,整个地皮都是赃的。这里不是讨论“三不管儿”的“卫生”如何,讨论的是,为什么偏偏在这儿(!)形成“三不管儿”?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