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红色的起点_叶永烈【完结】(43)

  (一)一九一九年末日的晚间,

  有一位拿锤儿的,一位拿锄儿的,黑漆漆地在一间破屋子里谈天。

  (二)拿锤儿的说:

  “世间的表面,是谁造成的!你瞧!世间人住的、着的、用的,哪一件不是锤儿下面的工程!”

  (三)拿锄儿的说:

  “世界的生命,是谁养活的!你瞧!世界上吃的、喝的、抽的,哪一件不是锄儿下面的结果!”

  (四)他们俩又一齐说:

  “唉!现在我们住的、着的、用的、吃的、喝的、抽的,都没好好儿的!我们那些锤儿下面的工程,锄儿下面产的结果,哪儿去了!”

  (五)冬!冬!冬!

  远远的鼓声动了!

  劳动!劳动!

  不平!不平!

  不公!不公!

  快三更啦!

  他们想睡,也睡不成。

  (六)朦朦胧胧的张眼一瞧,

  黑暗里突然透出一线儿红。

  这是什么?

  原来是北极下来的新潮,从近东卷到远东。

  那潮头上拥着无数的锤儿锄儿,

  直要锤匀了锄光了世间的不平不公!

  呀!映着初升的旭日光儿,一霎时遍地都红!

  惊破了他们俩的迷梦!

  (七)喂!起来!起来!

  现在是什么时代?

  一九一九年末日二十四时完结了,

  你瞧!这红色的年儿新换,世界新开!如此鲜明的进步色彩,宣传“北极下来的新潮”(指十月革命),《星期评论》遭禁。前来就任《星期评论》编辑的陈望道,尚未走马上任,就告吹了。幸亏因陈独秀来沪,《新青年》编辑部(其实也就是他一个人)随之迁沪,正需要编辑。于是,陈望道成了《新青年》编辑,从三益里搬到渔阳里二号陈独秀那里住了。

  第三部分:酝酿陈望道“做了一件大好事”3

  《新青年》已是全国最有影响的刊物,居各刊物之首,在国内四十三个省市设有九十四个代派处。一九二○年五月一日,《新青年》推出面目一新的《劳动节纪念号》,版面比往常多了两倍,有四百来页。

  这一期刊出李大钊的《五一运动史》,刊出苏俄第一次对华宣言全文,刊十五个团体、八家报刊热烈赞颂这一宣言的文章——这一宣言是历史性的文件,全称为《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对中国人民和中国南北政府的宣言》,以苏俄副外交人民委员加拉罕署名,早在一九一九年七月二十五日便已发出,郑重宣布苏维埃政府废弃沙皇政府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和不平等条约。由于中国军阀政府的阻挠,这一宣言迟迟未能在中国报刊发表。《新青年》以不寻常的姿态,对这一宣言报以暴风雨般的掌声。这一不寻常的姿态,表明陈独秀明显地倒向苏俄。诚如蔡和森所言,《新青年》最初曾是“美国思想宣传机关”,后来则既“宣传社会主义”,也宣传过美国“杜威派的实验主义”,而从“劳动节纪念号”开始,“完全把美国思想赶跑了”,“由美国思想变为俄国思想”。

  陈独秀除了编《新青年》,想方设法把《共产党宣言》付印。随着《星期评论》的停刊,局面已显得紧张,公开出版《共产党宣言》会遭到麻烦。

  陈独秀跟维经斯基商量此事,维经斯基拿出了一笔钱作为经费。于是,在辣斐德路(今复兴中路)成裕里十二号,租了一间房子,建立了一个小型的印刷所——“又新印刷所”。取名“又新”,意即“日日新又日新”。“又新印刷所”承印的第一本书便是《共产党宣言》。一九二○年八月初版印一千册,销售一空。紧接着,在九月里再版,又印一千册。为了让读者买到《共产党宣言》,沈玄庐通过邵力子,在九月三十日《民国日报》的《觉悟》副刊上,非常巧妙地发了一则新书广告式的短文《答人问〈共产党宣言〉底发行》(“底”为“的”),署名玄庐。此文妙不可言,故全文照录于下:慧心,明泉,秋心,丹初,PA:你们来信问《陈译马格斯共产党宣言》的买处,因为问的人多,没工夫一一回信,所以借本栏答复你们问的话:

  一、《社会主义研究社》(引者注:《共产党宣言》是以“社会主义研究社”名义出版的),我不知道在哪里。我看的一本,是陈独秀先生给我的,独秀先生是到新青年社拿来的,新青年社在“法大马路大自鸣钟对面”。

  二,这本书底内容,《新青年》、《国民》——北京大学出版社——《晨报》都零零碎碎译出过几章或几节的。凡研究《资本论》这个学说系统的人,不能不看《共产党宣言》,所以望道先生费了平常译书的五倍工夫,把彼全文译了出来,经陈独秀、李汉俊两先生校对。可惜还有些错误的地方,好在初版已经快完了,再版的时候,我很希望陈望道先生亲自校勘一道!此文以答读者问形式刊出,而读者的名字实际上是沈玄庐自拟的。他提醒读者,此书“不能不看”,又强调译者如何精心翻译,而且书要再版。到何处去买呢?文中点明了地址。可是,又故意来个“障眼法”,说此书是供那些“研究《资本论》这个学说系统的人”看的。借用曲笔,为《共产党宣言》一书来了个“免费广告”!《共产党宣言》的发行,使那些“研究《资本论》这个学说系统的人”——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者们,得到了莫大的鼓励。诚如成仿吾在一九七八年为依照德文原版译出的《共产党宣言》新译本的《译后记》中所写的那样:“当时的日译本很可能是非常粗糙的,陈译本也就难免很不准确。但是它对于革命风暴前的中国革命的干部和群众起了非常重要的教育作用,仅仅‘有产者’、‘无产者’、‘阶级斗争’以及‘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这样的词句,就给了在黑暗中寻找光明的革命群众难以估计的力量。”是的,《共产党宣言》具有力透纸背、震撼人心的鼓动作用,使许多人豁然开朗,明白了许多道理:“共产主义已经被欧洲的一切势力公认为一种势力”;“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在当前同资产阶级对立的一切阶级中,只有无产阶级是真正革命的阶级”;“无产阶级,现今社会的最下层,如果不炸毁构成官方社会的整个上层,就不能抬起头来,挺起胸来”;“每一个国家的无产阶级当然首先应该打倒本国的资产阶级”;“无产阶级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而建立自己的统治”;“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共产党人是各国工人政党中最坚决的、始终起推动作用的部分”;“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概括为一句话:消灭私有制”;“共产党人不屑于隐瞒自己的观点和意图。他们公开宣布:他们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七十多年前发出振聋发聩的声音,通过一个个方块字,终于在中国响起。这本小书,最清楚不过地说明了为什么要建立共产党,共产党究竟是什么样的政党。确实,这本书的出版,为正在筹备建立中的中国共产党送来了及时雨!陈望道立了一大功。陈望道寄赠两本《共产党宣言》中译本给周作人,其中一本请周作人转给鲁迅(这是陈光磊对笔者所谈的。他记得,陈望道说过,当时与周作人通信甚多,寄《共产党宣言》是由周作人转去的,不是直接寄给鲁迅。后来许多文章写成陈望道直寄鲁迅)。鲁迅当天就读了,并对周作人说了如下赞语:“现在大家都议论什么‘过激主义’来了,但就没有人切切实实地把这个‘主义’真正介绍到国内来。其实这倒是当前最紧要的工作。望道在杭州大闹一阵之后,这次埋头苦干,把这本书译出来,对中国做了一件大好事。”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