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碧血春秋_邓治国【完结】(17)

  第二节 血战长江(5)

  在1938年10月10日,即“双十”节日来临之际,作为对辛亥革命二十七周年的献礼。江南战区右翼兵团,经过近二十天的战斗,几乎全歼日军陆军第十一军主力第一零一师团和第一零六师团,重创并击退日军陆军第九师团和第二十七师团及波田支队的增援,取得了抗日战争中最著名的万家岭战役的胜利。此役共击伤击毙日军三万余人,是武汉会战中江南战区最大的一次对日军歼灭战。  侵华日军第十一军之第一零一师团、第一零六师团遭到中国军队的歼灭性打击后,日军大本营鉴于其兵力分散,易遭受中国军队分割包围的态势,就调整作战计划,收缩兵力沿长江继续向西进攻武汉,以其优势空军沿长江寻找中国海军舰艇进行轰炸。  终于,日军空军轰炸机在武汉江面附近发现中国海军的“永绩”、“中山”等八艘战舰,便派出大量飞机进行轰炸。日军空军在掌握制空权的情况下,对中国海军的各型军舰进行狂轰滥炸。一代名舰“中山舰”在武汉附近的长江江面上,连续三天遭遇日军空军轰炸,全舰官兵沉着应战,用舰炮和高射机枪与日机进行海空对抗,连续击落击伤好几架日机。在同日机的对抗作战中,“中山舰”多处中弹起火,舰上的官兵,包括舰长在内非死即伤。“中山舰”在多处中弹后开始下沉,舰上几百名牺牲的官兵连同下沉的军舰,在硝烟中逐渐沉没于长江。  “中山舰”这艘中国海军历经几十年风霜的一代名舰,以其不屈的抗争同日本侵略者血战长江,完成了一代名舰的历史责任。  其后,中国海军所余的十几艘各型战舰和二十余艘运输驳船,在日军即将迫近武汉时,为阻止日军海军舰队顺江深入,将舰上的各型火炮卸下,然后自沉于江中。在一阵阵自沉的爆炸声中,中国海军以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海军都没有的集体悲壮行动,向全世界宣告:中国人民绝不向日本侵略者屈服,中国军队誓死与日本侵略者血战到底。  幸存的海军官兵,一部分编入江南战区教导队,作为炮兵继续同日本侵略者进行战斗。一部分由国民政府派遣到国外学习,为建设强大的中国海军作准备。  至此,国民政府海军的全部战舰和全体海军官兵,在完成阻敌封江作战任务后,完成了海军的历史使命。  海军作为一个军种和兵种,消失在抗击日本侵略者的长江战场上。  中国的现代海军,诞生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在这之前由于清政府经历了英国侵略者发动的二次鸦片战争,西方列强的船坚利炮,迫使清政府签订许多丧权辱国的条约。面对辽阔的海疆,洋务运动的发起者,向清统治者建议,师夷人之长以制夷,组建以新式舰艇的远洋舰队来捍卫中国的海洋权益。自此以后,满清政府开始向西方派出留学生和订购新式军舰,在甲午战争以前,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终于拥有北洋舰队、南洋舰队、福建舰队三支新式海军。其中北洋舰队拥有大小舰艇二十七艘,是远东最大,世界第七的现代海军编队。  由于在甲午海战中,北洋舰队遭受日本海军的歼灭性打击,损失巨大,一直未能恢复元气。全面抗战爆发时,中国海军舰艇只有一百二十余艘,总排水量才十一万吨,而实际能作战的舰艇只有六十余艘。  加上中国的军事工业落后,同拥有先进制造业,能自己制造飞机和航空母舰的日本相比,陆、海、空军事力量的对比,相差很大。  进攻武汉的日军,在掌握制空权和制海权后,其陆军便疯狂地沿长江两岸向武汉发起进攻。

  第三节 金牛铺阻击战(1)

  日军第十一军主力在江西九江的德安、庐山地区,遭江南战区右翼兵团的歼灭性打击后损失惨重。日军华中派遣军遂调整了进攻武汉的兵力部署,在收缩战线补充后备兵力后,集中五个师团的兵力,兵分二路。一路波田支队沿长江两岸在其海空军的配合下,攻占湖口、田家镇后,直取武昌;一路采取大迂回的战法,渡过江西的修水,攻占排市后,再兵分二路:以第九师团攻占咸宁以北的金牛铺、贺胜桥和咸宁城为一路,企图截断武昌守军的退路,将武昌守军包围在咸宁以北三角地带而歼灭之;另一路以第二十七师团向慈口、通山一线攻击前进,夺取崇阳和蒲圻。形成二道包围圈将防守在慈口、泉塘王村、金牛铺一线的中国守军六个军分割包围歼灭,以报万家岭之仇。  中国军队在保卫武汉的作战中,虽然取得万家岭聚歼日军二个师团三万余人的胜利,但敌强我弱的局面未能从根本上得到改变。最高统帅部鉴于日军兵力集中,不易分割歼灭。中国军队经过四个多月的战斗,予以日军重大打击,消耗了日军有生力量,武汉保卫战的战略目的基本达到。为长期抗战打算,避免持久消耗对我军不利,最高统帅部在10月16日决定,会战至10月25日我军主动放弃武汉。  战区长官部在接到最高统帅部主动放弃武汉的命令后,为了各部队有计划地撤退,避免出现溃退的局面,让日军有隙可乘,决定由长官部孙副参谋长率领长官部部分直属单位先行在金牛铺设立前线指挥部,统一指挥和协调长江南岸武汉外围作战的各部按预定计划向鄂西、湘北撤退。  10月18日,孙副参谋长率领战区长官部参谋处赵处长和部分直属单位,包括宪兵团、教导队和武汉市各区的部分警察,组成南下支队,先行来到金牛铺镇设立前线指挥部。  金牛铺镇位于武昌以南,咸宁以北;该镇所处的地形,东南方向是绵绵起伏的丘陵,有一座海拔高度为739.8米的制高点,高地由北向南,由十几个山头,组成一道屏障,横挡在金牛铺镇的东南面,当地人称之为龙角山。该山脉至北向南一直延伸至东北方向,湖北有名的梁子湖边。从东南方向进入金牛铺镇,只有龙角山高地下的一条普通道路;西面则是粤汉铁路的枢纽贺胜桥。  按计划从前线撤退到湖南的部队,经金牛铺至贺胜桥乘粤汉铁路的火车撤往湖南。  孙副参谋长率队来到金牛铺镇后,立即安排指挥部的运作,命令通讯分队架设电台同战区长官部及各守卫部队取得联系。安排宪兵团负责维护各部队撤退的纪律和秩序,警察部队维护金牛铺镇的治安;在指挥部完全开始履行职能后,孙副参谋长率领赵处长、刘团长、唐副官等一干随从人员到镇周围观察地形。鉴于目前整个会战已结近尾声,驻守在辛潭铺—三溪口—大冶一线的守军,是先期从前线撤退的部队,经过四个多月的战斗,部队消耗太大已非常疲惫。虽是三个军的番号,实力却不及三个师。原计划是从前线撤退经金牛铺至贺胜桥乘铁路直接向湖南转移,由于战场兵力不足,便安排在此休整并担负一般警戒任务,组成辛潭铺—三溪口—大冶防线,掩护后续部队逐次撤退至安全位置。  本来一个军的防御正面按当时的作战要求是三十五公里至四十五公里,但守军虽是三个军的建制,其实力不及三个师。每个军的防御正面只能按十五公里,纵深二十公里配置,远不能按一个军正常使用。于是孙副参谋长让刘团长率领的教导队占领金牛铺镇的东南方向的制高点龙角山高地,构筑野战防御工事,以防万一。  一切就绪后,各部队在前线指挥部的指挥下,开始有序的撤退。  10月21日,从按计划从前线撤退下来的H军和B军分别到达大畈和泉塘王村,指挥部安排上述二个军就地宿营,在此休整。待火车运输计划确定后,从贺胜桥乘火车撤往湖南。  此时,从排市出发的日军先头部队已经进至咸宁地区同守卫在辛潭铺—三溪口—大冶一线的中国军队交火,战斗异常激烈。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