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碧血春秋_邓治国【完结】(59)

  第二节 枣宜之战(2)

  其实,黄庆祥不说是替她家押送物资,丽春心里也明白。但对于丽春来讲,不管怎样,黄庆祥能公私兼顾常驻沅陵,且能经常往返溆浦至沅陵之间,这样就能在辰溪经常见到黄庆祥了,以解相思之情。  第一次出来押送物资,黄庆祥惟恐出现差错,不敢久留,只得向丽春告别。临别时,丽春告诉黄庆祥下次到学校来,不要这样全副武装,以免老师和同学见到后,有其他想法。  黄庆祥带着二个卫兵同丽春告别后,回到船队。询问一排长高万林和船老大有没有什么异常情况,高万林回答说:“没有。”  船老大接着说:“长官放心吧,我在这沅江跑了一辈子船,什么事都见过。有这么多国军护送,不要说土匪,就是各县的军警也不敢怎样,哪个敢造次,就数这趟风平浪静。”  船队顺着沅江水流,经过三日航行,顺利地到达沅陵。早有华茂商号的人在江边等着,办完交接后,黄庆祥便带着特务连的兵回到办事处向刘副师长交差。  没隔多久,刘副师长又安排黄庆祥带着特务连一个班的兵,从沅陵出发,押送徐家商号的一船盐到溆浦。时值春天,正是吹顺河风的时候,几乎所有的木船都撑起风帆,沿着沅江逆流而上。此时,江面白帆点点,千帆竟舟,是难得一见的好风景。盐船在辰溪停留时,黄庆祥到学校去看望丽春。丽春拿出庆瑞前几日的来信对黄庆祥说:“庆样,你家乡有信来。”说完将庆瑞的来信交给黄庆祥。  自出来当兵后,黄庆祥是第一次收到家乡亲人的来信,高兴地拆开信来阅读。丽春见黄庆祥阅读完家乡亲人的来信后,心情变的沉重起来,便问黄庆祥家乡发生什么事?黄庆祥告诉丽春:“这是我弟弟的来信。弟弟在信中说:‘家乡遭了旱灾,要不是我春节前给家乡汇去的一00块大洋,恐怕全家人现在都在挨饿。整个家族的亲人知道我目前的情况后,都很高兴,很希望能有你的一张照片寄回去。行吗?”  丽春立即找来纸笔,让黄庆祥赶紧给家乡亲人回信,并从相册里拿出几张相片,要黄庆祥寄回去。黄庆祥选了二张丽春的照片,对丽春说道:“丽春,我把你这张照片给家乡寄回去,这张照片留在我身边。思念你的时候,就拿出来看一看,以解相思之苦。”  “经常都可以见到,还要相片干啥?”  丽春督促黄庆祥给家乡亲人回信,并对黄庆祥说道:“快给你家写封回信吧,顺便再寄点钱回去。这几天,湖南的报纸都在报道说四川灾情严重。受灾的老百姓到处逃荒要饭,从农村到城市,灾情一天比一天严重,投机的商人更是哄抬粮价,连省会城市都发生抢米事件。作为大后方天府之国的四川,怎么闹起灾荒来,如此严重?当局更是救灾乏力,这会严重地影响抗战。”  四川的灾情,黄庆祥在沅陵从办事处每天订阅的报纸上已了解到。对黄庆祥来说,这一切都只能干着急,一直未能收到家乡亲人的回信,不知家乡的情况怎样?自己寄回去的钱收到没有?现在终于放心了。可要再寄钱回去,钱少了不行,可要向上次那样寄一大笔钱回去,自己哪有这么多钱啊!于是,在给亲人的回信中,只说几个月后,再寄钱回去。  信写好后,丽春对黄庆祥说道:“学校有专职邮差,每天都要到县城邮局去办事,此事由我替你办吧。”  黄庆祥将丽春的照片一并放在写好的信里,交给丽春。请丽春帮忙给寄出去。  就在四川各地的灾情逐渐加重的时候,侵华日军派遣军总司令部却再次趁火打劫,抓紧策划新一轮的军事进攻。  侵华日军主力第十一军,在第一次长沙会战中遭受九战区重创,接着国民政府又在全国范围内乘胜发起冬季攻势作战,令侵华日军损失惨重。日军中国派遣军总司令部,为了报复中国军队,同时也为了给新成立的汪伪汉奸政府助威,在军事上打击重庆国民政府,决定以第十一军为主,发动一次大的进攻作战行动,以消灭在汉水两岸地区的中国军队。于是, 日军中国派遣军总司令部命令第十一军,在其编成内抽调五个师团的作战部队组成攻击集团,并从驻守在长江下游的第十三军所属的第十五师团、第二十二师团各抽调一个支队(相当于旅团)的兵力配属给第十一军,以加强进攻作战力量。此外,还给第十一军加强了一个空军飞行团、一个海军舰队及海军的一个联合航空队共约二十万兵力。以消灭在汉水两岸地区的中国军队和攻占位于长江北岸的宜昌为作战目标。

  第二节 枣宜之战(3)

  日军选择攻占宜昌作为此次战役的主要作战目标,是因为宜昌是进入四川的门户,距重庆只有四百八十公里的路程。攻占宜昌,可在军事给重庆的国民政府和西南大后方以致命威胁。同时,可解除中国军队第五战区五十个师的兵力对武汉周围日军形成的包围态势。  为达成上述作战目的,新上任的日军第十一军司令官园部和一郎中将像前任一样,继续采取声东击西的策略,于4月下旬先向第九战区的江西九江地区发起“扫荡”作战,并以海军各一部,分别向鄱阳湖、洞庭湖实施佯攻。以空军航空兵对湖南、江西两省的战略要点进行轰炸,摆出要在九战区进行大的战役的态势,以转移中国方面的注意力。待其各部主力完成集结准备后,按照预定作战方案,采取两翼迂回,中间突破的战术,向中国军队第五战区主力发起进攻。  侵华日军进行的上述战役准备和作战意图,中国方面根据相关情报已洞悉日军第十一军有从河南信阳、湖北武汉二个方向,向鄂西北地区大举进攻的作战企图。军委会判断日军第十一军西进作战企图,是在寻歼襄河以东至枣阳一带部署的中国军队。  为粉碎日军的阴谋,打破日军的作战意图,将来犯之敌消灭在长江北岸,第五战区长官部根据军委会的指示,决心以一部兵力取正面,其他兵力分路挺进日军后方,积极实施扰袭作战。以主力兵团在枣阳以东、当阳以南地区同日军决战。  为达成上述作战目的,五战区长官部决心以三个军的兵力组成江防集团;依托襄河、东荆河右岸既设阵地阻击日军渡河作战,以消耗日军有生兵力为主要作战目的。  以第二十九集团军、第三十三集团军七个军的兵力组成右集团;以一部兵力固守襄河两岸既设阵地,巩固大洪山南侧各隘口。以主力部队控制于长寿店以北地区,伺机击破进犯日军。  以第十一集团军三个军的兵力及一个独立师、一个游击纵队组成中央集团;在高城至随县以西阻击日军。在战役第二阶段协助预备兵团,从两翼包围、击破日军。  以第二集团军及鄂东游击队共二个军的兵力组成左集团;对信阳的日军进行牵制作战,并以一部兵力向襄花路作战。  以第三十一集团军为机动兵团,集结于枣阳东北地区待命。  以第二十二集团军为预备兵团,部署于双沟地区。  以第二十一集团军的一个军及三个独立师对沿江日军据点和交通线进行破袭作战,并以有力部队对平汉铁路南段进行攻击作战,威胁日军后方。  各部队按照战区长官部的命令,迅速在集结地域展开。这些参战部队大部分在1938年4月徐州会战时,同日军激战于台儿庄的部队。  日军第十一军各部按照军司令官园部和一朗的命令,于1940年5月初完成集结准备后,兵分三路向第五战区的中国军队发起进攻。  一场以宜昌和枣阳为中心的大会战由此展开。这是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后,日军集结兵力较大的一次远距离作战。  会战开始后,日军分为左中右三路,分别从钟祥、随县、信阳出发,向汉水以北唐河以南的地区发起攻击作战。其中,右路日军第三师团和第四十师团的石本支队,于5月1日从信阳出发沿桐柏山北麓向西进攻;中路日军第三十九师团和第六师团池田支队于5月4日从随县出发,实施正面进攻;左路日军第十三师团于5月2日从钟祥出发,沿汉水东岸地区北上,直指枣阳。  三路日军在突破第五战区第一线阵地后,以每天三十公里至四十公里的速度向前推进。战至5月7日,右路日军第三师团占领唐河;左路日军第十三师团推进至王集;中路日军第三十九师团进抵随阳店,对枣阳构成合围之势。由于日军兵力单薄,各路日军之间的空隙较大,中国军队的各路守军在完成逐次抵抗后,按照预定作战方案从各路日军之间的空隙穿插转移至外线。5月8日,中路日军第三十九师团占领枣阳,汉水东岸作战结束。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