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碧血春秋_邓治国【完结】(61)

  第二节 枣宜之战(6)

  徐参议向刘副师长透露出一个惊天的秘密:“中日两国政府正在香港举行秘密停战谈判。国民政府的停战条件,就是日军必须无条件全部撤出中国。依目前情况看,估计谈判不会有什么样的结果,所有的一切都必须依靠战场上的胜负来解决。”  徐参议让刘副师长转告孙师长:“目前,军委会正抽调在云南和贵州整训的二个军赶赴长阳至公安一线,担任长江南岸一线防御任务。独立师此次开往湖北公安是执行临时任务,一旦局势稳定,即可调回湘西驻防。”  丽春在学校读书,黄庆祥没有时间赶到学校去同丽春告别。临离开徐公馆前,只好单独向徐夫人告辞,徐夫人嘱咐黄庆祥在战场上注意个人安全,她们全家都盼望着独立师及黄庆祥凯旋归来。  自从黄庆祥在湘江的突发事件中搭救丽春以来,徐家经过长时间的观察,对黄庆祥的认识也有很大的转变。徐参议夫妇出于对自己女儿的爱,原来只是单纯被动地接受黄庆祥。经过这一年多的接触,感到黄庆祥虽然出身贫寒,目前在军队中的地位较低,但也看到黄庆祥是一个努力追求上进的青年。“帝王将相另有种乎”,国军中的许多高级将领,也都出身贫寒,从普通士兵中拚杀出来的。徐参议夫妇深知自己宝贝女儿心高气傲,一般人是看不上眼的。见自己的女儿如此倾心于黄庆祥,亦相信自己宝贝女儿的眼光是不会错的,便开始器重黄庆祥了。徐府家大业大,也需要黄庆祥这样的人才来协助发展。  办事处撤销后,三方的合作关系依然存在。徐家同恒昌的生意照做,沿途负责押运的工作就由驻溆浦的一团留守部队承担。  黄庆祥随刘副师长赶回师部所在地安化,孙师长召集各团长在师部开会,宣布战区长官部的作战命令和独立师的行动计划。并进行了战前动员和人事调整。在这次人事调整中,唐朝调到师司令部作战室担任少校作战参谋。黄庆祥提升为师特务连上尉连长。  独立师依命令向长江南岸开进。  独立师按照战区长官部的命令,经过五天的急行军,准时到达战区长官部指定的位置,在长江南岸湖北的松滋至公安一线构筑江防阵地,重点是防御进攻宜昌的日军,从长江北岸渡江进攻长江南岸的湖北鄂南地区和湖南的湘西地区。  独立师沿松滋至公安一线展开后,孙师长就带着刘副师长、罗参谋长、张主任和几个团长及司令部一帮参谋人员,到长江边视察江防阵地,研究工事构筑和兵力部署。此时,正是初夏洪水季节,滚滚长江之水经过千里奔腾,出三峡后,在宜昌以下宽阔的江面上,沿着荆江两岸大堤,以汹涌澎湃之势向大海奔去。师部几位长官和三位团长经研究后认为:日军攻占宜昌后,以其现有装备,随时都有可能发动渡江作战。眼下我军应充分利用长江正处于洪水季节,江面宽阔,水流湍急的有利时机构筑好工事,完成兵力部署、火力配置的江防作战网络。将所有兵力放置在江岸一线阵地,作为防御日军渡江作战的重点。火力配置重点是压制日军抢占滩头阵地,务必使日军不能形成火力支撑点,将渡江进攻的日军消灭在江岸边,这样才有利于我军防御。  由于独立师担任从松滋至公安一线的长江江防任务,以独立师一个师的兵力要负责近一百公里的江防正面,整个兵力配备就只能沿江一线展开,加上这一带湖泊较多,地形开阔,又无二线后备兵力和机动部队,整个防线就显得很单薄。孙师长深知以独立师一个师的兵力担任如此宽的江防正面,兵力过于单薄。能弥补兵力不足的因素就是坚固的工事,能顶住日军各个波次的进攻。因此工事的构筑就成为独立师开进公安后最迫切的任务。  为了防止日军随时可能发动的进攻,全师官兵冒着盛夏的酷暑,没日没夜地沿江构筑江防工事。为迅速完成江防工事构筑,政治部张主任动员松滋、公安几个县的老百姓出来协助独立师构筑江防工事。一时间长江南岸到处都是冒着烈日挖工事的民工和士兵。

  第二节 枣宜之战(7)

  特务连和警卫连的任务是构筑师部作战指挥掩体。  师部的作战掩体是选择在埠河附近的一座山上,长江水流在这里形成一个弓形地带。在掩体内可清楚地观察对岸日军的动态和我军一线阵地的情况。江对岸就是日军占据的荆州,常有日军的汽船在江中出没,到我军这边控制的江防阵地前骚扰。此种情况下,扼守前沿阵地的官兵为避免暴露阵地的火力点,通常是用迫击炮轰它几炮,将日军汽船赶走。  在独立师完成江防工事的构筑后,从云南赶来的M军到达松滋至公安一线。根据军事委员会的命令,独立师将构筑好的阵地全部移交给M军,从松滋至公安一线后撤到常德市区驻防。

  第三节 同室操戈(1)

  常德是湘西北的重镇,位于洞庭湖畔西侧。是湖南通向四川、云南和贵州的大通道,素有“黔川咽喉,云贵门户”之称。这里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粮食和棉花的单产产量居全国之首,是有名的渔米之乡。  独立师进驻常德后,孙师长兼任常德警备司令。全师集中驻守在市区。师部驻地为原满清时期的一座军营。营房较大,师机关及警卫连、特务连、通讯连、卫生队、宣传队全部都集中住在师部大院内。特务连在独立师进驻常德市区后,因城区内部队较多,孙师长唯恐各部队进驻城区后,滋扰百姓。同时,严防日本特务、汉奸捣乱,便让特务连协助常德的警察维护市区治安。  常德由于位于沅江下游,西邻洞庭湖畔,物产丰富,人口稠密。抗战爆发后,从外省迁移到此的工厂、学校、机关较多,还有从长沙内迁到此的许多工厂和居民,市区常住人口猛增至几十万。人口大量增加,自然就会产生许多社会问题,这就给当地的地痞、流氓、恶霸敲诈勒索提供了不少机会,带来很大的治安隐患。  独立师进驻常德后,孙师长要求特务连协助常德警察维护社会治安秩序。这样特务连每日都要将全连以班为单位,安排在市区的主要街道、车站、码头上巡逻。  自从唐朝调到师部作战室担任作战参谋,黄庆祥担任特务连连长。副连长的位置暂时空置着,四个排长为争副连长的位置,进行暗中较量。除了争先恐后地拍连长黄庆祥的马屁外,还使尽各种招数讨黄庆祥的喜欢,让黄庆祥过足官瘾。  黄庆祥自担任连长后,特务连从安化到公安,现在又进驻常德,每日特务连的大小勤务工作,都要自己一人担当。要带好特务连的近二00名官兵可不容易,每天有很多勤务要处理,累得黄庆祥喘不过气来。刚当上连长,黄庆祥告诫自己,不能在自己担任连长时出乱子,给孙师长添乱。这时候要是有一个得力的助手就好了,想到这里,黄庆祥便认真地考虑在连队的四个排长里选择一个出来做副连长,替自己找个好帮手。可四个排长论资历和能力都相差不大,提谁都会不服气。以黄庆祥个人的喜好而论,觉得一排长高万林不错。高万林参加个南京保卫战,是刘副师长率部从南京撤往武汉时中途收留的。后随黄庆祥去给孙师长做警卫员,一直跟随黄庆祥,俩人相处不错。再一个人选就是万顺发,部队进驻常德后,由于住在一个大院内,二人经常见面,万顺发时常透露出想回特务连不想干军需官的念头,现在刚好有这个机会。是选择高万林还是万顺发?黄庆祥也拿不定主意。特别是万顺发要回特务连,一定要经孙师长和罗参谋长同意才行。看来找时间还是去和唐朝商量,征询唐朝的意见比较好。毕竟唐朝跟自己是好朋友,又是前任连长。请他帮忙参谋参谋一下,好拿定主意向孙师长报告。  打定主意后,黄庆祥趁下午要在师部开会的机会,先去找唐朝商量。路上碰见通讯连的卢燕平,也是去找唐朝的。二人便同行来到唐朝的住处,没想到唐朝不在。黄庆祥向作战室的张参谋打听唐朝的去处,张参谋告诉黄庆祥:“今日唐朝值班,在值班室陪孙师长下围棋。”  黄庆祥知道孙师长喜欢下围棋。以前在武汉时,有时间就经常让唐朝陪同下棋。孙师长同唐朝下围棋时。黄庆祥常在旁边观摩,时间长了以后,黄庆祥也学会了下围棋。好久没有见到孙师长下围棋了,黄庆祥内心也痒痒的,便同卢燕平向值班室走去。  此时值班室内,孙师长同唐朝正在棋盘上拚杀,周围早已围了一圈参谋在旁帮腔,刘副师长和罗参谋长也在场观战。刘副师长见黄庆祥和卢燕平进来,便向黄庆祥招手说:“黄连长,快过来看看,这盘棋师长是赢还是输?”黄庆祥连忙凑过去一看,见唐朝执黑棋,孙师长执白棋。这盘棋已到收官阶段,孙师长同唐朝正你来我往地劫杀官子。从表面上看,好象棋鼓相当,实际上黑棋在左下角有个死劫,一旦孙师长打劫,唐朝就要输悼六目,这样孙师长就可稳操胜券。但黄庆祥见孙师长并不急于打劫,而是在慢慢地收官,不知孙师长有没有发现这个死劫,还是有意先放着不动,待将其他棋子吃定后,再打劫一子定音。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