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碧血春秋_邓治国【完结】(85)

  第三节 第三次长沙会战(17)

  黄庆祥在掩体内用机枪不停地对进攻的日军扫射,引来了日军掩护火力的集中射击,子弹打在掩体的沙袋上,冒起一股股青烟。激烈的攻防场面,使惊魂未定的师生们逐渐清醒过来,随之加入搬运弹药和抢救伤员的行列。  东瓜山阵地激烈的枪炮声音,惊动了在指挥所内的孙师长,立即命令师炮兵阵地开炮还击。  进攻的日军,伤亡惨重地败退回去。  战场又逐渐恢复了宁静。  黄庆祥在掩体口,放下枪管发烫的机枪,望着尸横遍野的日军官兵尸体,叹了一口气说道:“好险,差一点就上当了。”便一屁股坐在掩体内的弹药箱上。  日军此次进攻东瓜山阵地,一改前期的进攻战术,步兵在炮兵火力准备阶段就开始冲锋,用炮兵的火力掩护,使步兵在四百多米的冲锋过程中,暴露在中国军队炮火下的时间缩短。同时,炮兵火力不再转移射击,还可以将守军和工事尽可能消灭在表面阵地上。待炮兵停止射击时,步兵已快冲上阵地了。  日军第三师团集中兵力和火力,发动对东瓜山阵地的进攻,旨在控制长沙城南唯一的制高点,达到从南面包围长沙,切断湘江西岸对东岸市区支援的目的。  黄庆祥喘了一口气,在弹药箱上稍坐片刻,回头一看,掩体内只剩下书记员和勤务兵二人,慰问团的师生们不见了。便问书记员:“慰问团呢?”  书记员回答说:“去战壕了。”  黄庆祥便立即对书记员说道:“你和勤务兵留在这里,我到阵地上去了。”  激战后的东瓜山阵地,硝烟尚未完全散去,满目尽是弹坑和遍地的子弹壳。特务连的官兵们正在清理战场和修复被打坏的工事,慰问团的师生正在给伤员包扎伤口。  黄庆祥见丽春冒着风雪天气,蹲在战壕里给伤员包扎,知道丽春是放心不下自己,才冒着危险上阵地的。现在不管怎样,也要想办法把丽春她们慰问团的师生哄下阵地。于是,便走过来对丽春说:“这一仗我们伤亡比较大,伤员有点多,你们能否协助担架队将伤员及时送到野战医院?”  丽春头也不抬地回答:“你想借此机会把我们赶下阵地?”  “阵地上的情况你们已了解,现在是伤员急需治疗。鼓舞士气的办法很多,不一定要在阵地上才起作用。比如,在野战医院协助医生护士救治伤员或者和宣传队的女兵,用广播电台播放鼓舞士气的歌曲,都可以鼓舞士气。上次我在你们学校,听校广播电台播放的《义勇军进行曲》,就很受鼓舞。要是在激烈的战斗中,官兵们听到这样的歌曲,哪还不精神百倍?狠狠地打击日军!”黄庆祥劝告地对丽春说道。  “我知道你的心思,待伤员都包扎好后,我们就一起下山,行了吧?”丽春包扎好伤员后站起身来,黄庆祥见状忙用手将头戴钢盔的丽春的头压下来,对其说道:“当心鬼子的冷枪。”  然后,让二个担架兵将伤员抬下阵地。自己则拉着丽春回到连部掩体。  书记员见连长回来,忙上前报告说:“连长,师长来过电话询问慰问团师生情况和刚才战斗中我军伤亡情况。”  黄庆祥对书记员说道:“你马上到各阵地去收集伤亡情况,见到副连长和慰问团的师生请他们立即回到掩体里来。”  战斗中负伤的伤员,经过卫生兵和师生们的包扎处理,开始往阵地下面运送。慰问团的师生们在包扎完伤员后,回到掩体内。  黄庆祥利用这个机会对师生们说:“我们独立师孙师长来电话说,对师生们所作的工作表示感谢!请你们随担架队一起下山。”  师生们简单地交换意见后,同意立即随担架队下山。临行前,丽春将头上戴的钢盔取下,戴在黄庆祥头上,对黄庆祥说道:“今天,我们慰问团的全体师生,再次领略了官兵们的英雄风采,长沙人民是不会忘记你们的。”  师生们下山后,黄庆祥紧崩的神经终于放松了。

  第三节 第三次长沙会战(18)

  万顺发回到掩体,对黄庆祥说道:“连长这一仗,我们伤亡不少啊,连队二百多名官兵,冒着鬼子的炮火从山后防炮阵地,回到战壕的射击位置,途中伤亡很大。刚才,我清点了一下人数,全连共阵亡三十七人,重伤十九人,轻伤二十三人;加上前几次战斗的伤亡,我们战斗减员已过半数。估计日军还会发动进攻,这么大的阵地,以现有的兵力很难挡住日军如此猛烈的进攻。是否请师里再增派一点兵力?”  “我们把真实的伤亡数字上报给作战室,师长就会安排的。让书记员赶快上报,日军新一轮进攻可能很快就要开始了。”黄庆祥回答万顺发道。  孙师长安排作战室的陈参谋,带着师里增援东瓜山的60多个官兵来到阵地。黄庆祥一看这六十多个官兵,心里一下就明白了,这仗已经打到了最后关头。师长已经无兵可增援了,要不然,怎么会把师里几个长官的卫士都安排上来了,不但如此,师部其他勤杂人员,连伙房的伙夫,都拎着手榴弹上来了。  不是说六战区增援的部队从湘西赶过来了,可增援的部队在哪里?  此刻,从湘西增援长沙的二个师,已经全部渡过湘江,正在长沙市区集结,准备从左右两冀反击进攻的日军。  陈参谋告诉黄庆祥:“师部现在除女兵外只剩下几个长官。警卫连、通讯连、辎重连、担架连、工兵连能抽调的兵,全都增援各团的阵地了。整个机关的参谋全都上阵地,直接参加战斗。”  黄庆祥将师部调来增援的六十多个官兵,除陈参谋留在连部协助指挥外,全部分配到各排去了。四排、五排担任阵地机动任务,继续在山后防炮阵地待命。一、二、三排全部进入战壕,随时准备战斗。  为减少日军炮兵火力对守备在战壕里的官兵造成的伤亡,黄庆祥让二排长带二个班到连部掩体内待命,掩体一下就挤得满满的了。  攻防双方都在调整部署,准备最后的拚搏。  岳阳的日军第十一军司令部内,阿南惟几司令官瞪着血红的双眼,正目不转睛地注视着沙盘,任凭参谋们移动标明双方兵力所在位置的红、蓝旗。此时双方的态势表明,进攻长沙的第三、第六师团和担任掩护的第四十师团,已经完全处在九战区几十万大军的包围之中。  是继续进攻还是撤退?  继续进攻?二个师团打了四天,伤亡惨重,前线部队携带的弹药快消耗殆尽,却始终未能突破长沙守军的外围阵地。  全线撤退?趁中国军队的包围圈刚形成之际,迅速北返突围?这样做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损失,却意味着自己冒险进攻长沙的失败。哪岂不是要让同僚们笑话?  极富冒险的阿南惟几下决心要最后一搏,抢在中国军队全线发起反击前,攻下长沙,来个败中求胜。个性的使然,让这位久经沙场的屠夫,全然不顾下级和身边参谋们的反对,悍然再次下达全线进攻长沙的作战命令。  已经暂停进攻的日军第三、第六师团只得重新组织进攻。  长时间的寂静,使在掩体里的官兵们感到某种程度的不安。老兵都知道,在战场上这种可怕的寂静,往往就是一场大血战的前兆。  这时,从长沙城楼传来广播电台的声音,首先打破这种可怕的寂静。广播电台先是播放《义勇军进行曲》,接着是播送长沙市民慰问守城官兵的慰问信和电报。  所有的官兵都屏声静气地在战壕里,倾听天空中传来的播音。万顺发用胳膊碰了一下黄庆祥,轻声说道:“连长,这电台播送慰问信的声音,好像是徐小姐。”  掩体内有几个官兵跟着附和地说:“对,好像是。”  这声音对黄庆祥来说太熟悉了,哪里还能怀疑?就是丽春的声音。  丽春她们慰问团随担架队送伤员从阵地上下去以后,回到独立师指挥所,孙师长问丽春她们有何感想?丽春回答孙师长:“阵地上一位军官提出用广播电台播放音乐,鼓舞官兵士气。”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